于九明
- 作品数:42 被引量:4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复合钎焊铝箔技术在汽车热交换器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03年
- 采用以Al-Mn合金为芯材,双面包覆厚度为10%的Al-Si合金钎料,采用热轧工艺轧制复合而成的复合钎焊铝箔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质量比铜箔制的同类产品约轻40%,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祖国胤王宁于九明温景林
- 关键词:汽车热交换器芯材
- 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钎焊带的加工技术被引量:11
- 2004年
- 综述了目前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及几种生产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钎焊带的加工技术,如热轧复合、冷轧复合及反向凝固等,分析了影响产品综合性能的工艺参数及应用前景。
- 王宁李毅于九明
- 关键词:汽车热交换器
- 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7年
- 在自制的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复合轧制装置上进行了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制备工艺研究.根据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确定了高频电流的主要参数,结合常规热轧复合的对比实验,分析了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对不锈钢/碳钢复合带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25—30)%的压下率下制备出高性能的不锈钢/碳钢复合带,复合带的硬化程度较低,避免了常规热轧复合带在高温退火后界面出现的脆性"贫碳层",退火后复合带的延伸率可达40%以上.高频电流在线加热工艺有效解决了各阶段母材氧化的问题,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程度很低,该工艺的加热区温度分布合理,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的特点.
- 祖国胤李红斌李兵于九明温景林
- 关键词:压下率
- 蜂窝夹芯复合板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03年
- 蜂窝夹芯复合板是一种高效结构材料,具有轻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振、隔热、隔音、阻燃等性能优点。介绍了各类蜂窝夹芯复合板的结构特点,同时综述了蜂窝夹芯复合板在航空航天领域、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应用情况,指出蜂窝夹芯复合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冯仁杰于九明
- 关键词:结构特点
- 铜/钢液固相复合界面的结合强度被引量:24
- 2000年
- 用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包钢线,研究了铜线表面的处理方法,预热温度,铜液的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中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经酸洗、机械打磨并覆助镀剂的钢线,在400℃预热复合后,钢线与铜层之间的结合效果较好,界面结合强度达到95MPa。
- 于九明方晓英孝云祯
- 关键词:铜包钢线
- 不锈钢/碳钢冷轧复合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通过对不锈钢 碳钢复合板冷轧工艺的研究 ,提出了不锈钢 碳钢冷轧复合的结合机理。分析了影响不锈钢与碳钢复合的主要因素 ,指出扩散退火可以明显提高复合界面的结合性能。得到的实验数据对于开发新的不锈钢 碳钢复合板冷轧工艺有指导作用。
- 祖国胤王宁于九明温景林
- 关键词: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冷轧扩散退火
- 反向凝固过程铜/钢复合界面的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界面是复合材料特有的而且是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 ,分析了反向凝固复合铜 /钢界面形态 ,组织结构和过渡区成分变化 ,探索反向凝固复合的初结合机制·研究表明 ,铜 /钢反向凝固复合经历液态铜在固态钢表面初始润湿 ;液态铜的凝固、结晶 ;Fe,Cu原子互扩散等物理冶金变化过程 。
- 于九明孝云祯王群骄陈金英李玉刚张大伟
- 关键词:反向凝固铜
- 铜/钢液固相复合界面冶金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以液固相复合法生产的铜包钢线为研究对象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能谱等手段分析了铜 /钢界面区的组织形态和成分组成 .结果表明 :在界面区发生了互扩散 ,形成了 Fe、Cu固溶体 ,无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产生 ,这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微观结合力 .
- 方晓英于翠芳于九明
- 关键词:铜包钢线复合线材
- 金属夹芯复合板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9
- 2003年
- 简要介绍了各种金属夹芯复合板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其应用领域。阐述了金属夹芯复合板按照芯材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芯材的制备方法,结合芯材的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蜂窝芯材的制备。在金属板面与芯材的各种连接技术中介绍了胶接、钎焊连接、缝焊、激光焊以及界面瞬间液相扩散轧制等连接方法。
- 张敏于九明
- 关键词:芯材胶接钎焊连接缝焊激光焊
- 在线高频电阻加热工艺对碳钢/铝复合带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研究了2种母材在线高频电阻加热生产碳钢/铝复合带的生产工艺,对产品的金相形貌与元素扩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界面上没有生成采用传统热轧工艺所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FeAl3和Fe2Al5;碳钢/铝复合带的最佳退火工艺为450℃退火1h;复合带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在线高频电阻加热工艺在双金属复合带的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祖国胤于九明温景林
- 关键词:碳钢金属间化合物集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