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鑫
- 作品数:31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双侧激励源对热声制冷谐振腔内声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超声磁致伸缩换能器作为热声制冷机的激励元件,其输出声场强度直接影响热声制冷的效率。为提高谐振腔内直观的声压幅值,在单侧磁致伸缩换能器激励的基础上,集合声波相干理论,应用有限元软件ATILA模拟了双侧激励情况下,不同长度谐振腔与激励相位的匹配关系对谐振腔内声压幅值的影响,并与单侧激励谐振腔内声压幅值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激励力情况下,双侧激励(170 mm受同相激励,340 mm受反相激励)谐振腔内产生的平面驻波声场更加稳定、单色性好、声压幅值是单侧激励的1.78(半波长谐振腔)/1.81倍(一个波长谐振腔),均接近于2倍关系。以上研究成果对双侧激励源的相位与谐振腔长度的匹配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 于文鑫丁艳春汪建新
- 关键词:谐振腔振幅
- 浅谈压电泵发展及分类
- 2020年
- 摘要 : 压电泵是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使压电振子产生变形,引起泵腔的容积变化,实现流体输出,或者利用压电振子产生 的振动波,间接传输液体,形成流体的输出。本文综述性的阐述了压电泵的分类和压电泵的国内外研究的发展,为研究压电泵理 论研究奠定基础。
- 接勐于文鑫
- 关键词:压电泵压电材料
- 顶板剪切梁理论及应用研究
- 在煤矿生产中,顶板事故占矿井灾害的70%以上,顶板事故或顶板破裂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剪切力为顶板事故的主导力,以剪切梁理论研究顶板问题。 本文从理论上出发,从力学最基本的方程推导煤层顶板的变形破坏规律与上覆岩层压力和...
- 于文鑫
- 关键词:顶板剪切变形冲击地压
- 文献传递
- 煤岩体温度测量装置
- 本发明属于测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煤岩体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热敏电阻温度测试仪(8)、热敏电阻(14),在装置的左端头设封闭式金属铝温度探头(1),温度探头(1)插装固定在半封闭塑料圆管(2)左端壁中,在温度探头(1)的内圆...
- 潘一山徐连满李国臻李忠华阎海鹏于文鑫
- DSAD_V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在钢联棒材厂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由于钢联棒材厂中任何一个设备发生事故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传统的人工监测、诊断方法会增加维修成本和周期,也会造成误诊和漏诊。文章介绍了DSAD_V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平台的原理及功能,并利用该平台对钢联棒材厂精轧机等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得到相关趋势图和幅值图并进行故障诊断。
- 于文鑫丁艳春谭洪武王军
- 关键词:高线轧机监测系统故障诊断
- 钻屑温度测试煤体法向应力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针对煤体法向应力测试问题,基于煤体法向应力的变化引起钻屑温度改变的实际,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了钻屑温度与煤体法向应力的对应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煤体法向应力不同而其余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钻屑温度随着煤体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升高;钻头温度最大值、钻头温度上升速率、钻孔温度、煤屑温度与煤体法向应力基本呈线性关系。实验方法可用于测试煤体法向应力水平变化,为预测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提供新的思路。
- 李忠华朱丽媛徐连满于文鑫
- 关键词:冲击地压预测
- 三腔并联压电泵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性能,设计了两种结构的三腔并联压电泵。一种采用“层叠式”结构,另一种采用“一字”排列式结构。比较两种结构的体积,“层叠式”压电泵体积为74880 mm^3,“排式”压电泵体积为98928 mm^3,前者是后者的0.75倍。在80 V正弦交流电驱动下,工作频率在40~400 Hz内,对两种结构的三腔并联压电泵进行输出性能测试。可得,两种结构压电泵最大输出气体流量可达3405 mL/min,输出液体流量可达708 mL/min,输送液体压力最大可达20.6 kPa。结果显示,三腔并联压电泵可大幅提高泵的输出能力,并且采用“层叠式”结构设计可大幅度减小泵体体积。
- 杨立奇孙晓锋于文鑫
- 关键词:压电泵三腔并联
- 剪切梁模型在煤矿中的弹性变形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由于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大,采场顶板压力对工作面带来严重的矿山压力显现,对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将煤层顶板简化为只受剪力作用的剪切梁模型,在不考虑横向变形情况下用,研究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确定顶板最大挠度和最大等效剪切力的所在位置,为煤矿开采过程中预防顶板事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于文鑫谭洪武杨殿伟
- 关键词:顶板剪切梁
- 深部岩体脆延转化特性与覆岩塑性极限状态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研究深部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基于深部岩体的脆延转化特性,采用解析分析方法,对深部采场上覆岩层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部岩体在拉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强度后表现出塑性软化特性,承载能力随拉应变的增大而降低;深部开采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规律主要受弯矩支配;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长度逐渐增大,上覆岩层所受弯矩逐渐增加,拉应变逐渐增大,当局部拉应力达到弹性极限强度时岩层处于弹性极限状态;随着采煤工作面的继续推进,弯矩继续增加,拉应变继续增大,最终岩层达到塑性极限状态,弯矩达到塑性极限值,岩层失去承载能力而断裂。关键岩层达到塑性极限状态时,因断裂而释放大量变形能,诱发冲击地压等矿山动力灾害。
- 李忠华姜学焱于文鑫
- 关键词:深部开采上覆岩层极限弯矩
- 氧化亚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氧化亚铜(Cu_(2)O)作为p型直接带隙半导体,由于其性质无毒、资源丰富、易于制备、化学性质稳定,以及较合适的光学禁带宽度等多方面优良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中。本文主要对Cu_(2)O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Cu_(2)O太阳能电池中普遍存在的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问题,为改良此类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刘金东孟庆然程学晶于文鑫王海波
- 关键词:氧化亚铜半导体禁带宽度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