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群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1,3-二苯基-4-酰基-5-吡唑酮Eu(Ⅲ)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被引量:6
- 2000年
- 以 4种 1 ,3-二苯基 -4 -酰基 -5 -吡唑酮为配体 ,合成了 Eu( )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对其荧光性质进行讨论 ,结果表明 ,配合物发射 Eu( )的特征荧光 ,配合物荧光强度与配体吡唑环 4-位酰基上的取代基团密切相关 ,荧光强度随配体不同的变化顺序为 DPBZP>DPBAP>DPBTP>DPCAP,第二配体 1 ,1 0 -邻菲罗啉具有较为明显的荧光增强作用。
- 李建宇曾红于群刘光中
- 关键词:配合物荧光铕
- 聚氟乙烯膜及改性的聚氟乙烯膜的制备、表征与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制备了聚氟乙烯(PVF)和添加0.5wt%氧化石墨烯(GraphiteOxide,GO)改性的聚氟乙烯膜,并用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其溶胀性能和渗透汽化(PV)性能。在60~80℃下,用0.5%的苯酚/水混合物研究其对料液组合物的通量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PVF膜选择性下降而通量增加,但是改性膜的通量降低而选择性增加。
- 陈晓培张彤夏艳叶宏于群
- 关键词:渗透汽化聚氟乙烯膜分离氧化石墨烯
- 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3年
- 有机电致发光 (OEL)是目前国际上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稀土配合物发光的色纯度高 ,作为OEL材料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介绍稀土配合物OEL材料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发光亮度的提高 (涉及到配体、第二配体和中心离子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 ,以及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与光致发光性能的关系 ) 。
- 于群李建宇
-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特性发光器件
- 铕(Ⅲ)-苯甲酰丙酮-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被引量:12
- 2006年
- 为提高苯甲酰丙酮(BA)的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以邻菲啰啉(Phen)作为第2配体合成了三元混配配合物Eu(BA)3·Phen,并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FTIR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数据表明,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Eu(BA)3·2H2O相比,Eu(BA)3·Phen的荧光强度提高了57%。
- 李建宇马洁峰于群宋坡
- 关键词:苯甲酰丙酮邻菲啰啉荧光
- 制膜条件对硅橡胶膜微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PVDF超滤膜为支撑层,以107、108、RT-615为3种硅橡胶的复合层,制备了交联硅橡胶/PVDF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乙醇/水的分离。采用SEM表征了硅橡胶/PVDF复合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测定了交联硅橡胶均质膜的溶胀度、密度和交联链长度,考察了硅橡胶交联结构、交联剂用量、交联温度对硅橡胶膜微观结构与分离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硅橡胶最佳制膜条件。研究发现与加成型交联硅橡胶(RT-615)相比,脱醇型交联硅橡胶(108、107)交联链长度较大,膜自由体积较大,更适于低浓度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
- 展侠于群冯旭东叶宏蒋佳雨李继定
- 关键词:硅橡胶制膜条件微结构乙醇渗透汽化
- 《化工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被引量:5
- 2013年
-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目前学生考试的情况,教研室对化工原理课程的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结果表明:考试改革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更新了题库内容,革新了部分题型,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的考试制度和学生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李双阳冯旭东叶宏展侠于群
- 关键词:化工原理考试改革
- 聚氨酯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分别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GA)、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作为软段,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或β-环糊精(β-CD)为硬段,制备了3种聚氨酯(PU)膜,对其结构和热性...
- 叶宏王静梁海燕冯旭东于群
- 关键词:聚氨酯渗透汽化膜分离
- 文献传递
- 1,3-二苯基-4-酰基-5-吡唑酮螯合剂离解常数和两相分配常数的测定
- 2001年
- 在水-二氧六环混合体系中,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四种新的β-二酮螯合剂在二氧六环不同含量时的离解常数,通过外椎,求得它们在纯水中的离解常数。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它们在氯仿、苯和正己烷三种有机溶剂与水之间的两相分配常数。
- 韩小兰李建宇薛卫星于群温萍
- 关键词:螯合剂离解常数电位滴定法
- 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详细综述了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的聚酰亚胺膜的改性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共聚(改变主链结构、侧基结构和引入特殊功能性单体)、填充(无机物填充和有机物填充)、交联、共混以及表面改性5种改性方法,包括其反应原理、设计思路以及对聚酰亚胺膜分子结构和分离性能的影响等。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改性方法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几种改性方法在渗透汽化膜分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改性方法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总结。
- 叶宏冯旭东梁海燕于群石胜鹏
- 关键词: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改性
- 聚氨酯渗透汽化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聚氨酯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渗透性和力学性能等,近年来在渗透汽化领域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的聚氨酯及其改性膜的研究情况及最新进展,重点评述了以聚丁二烯、聚酯和聚醚为软段的PU渗透汽化膜材料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分离性能,以及共混、填充和接枝3种改性方法的反应原理,改性思路、对PU膜分子结构和分离性能的影响等;同时分析了不同材料和改性方法在渗透汽化膜分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的聚氨酯膜材料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叶宏冯旭东王静张晶晶于群
- 关键词:渗透汽化分离膜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