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文政

作品数:27 被引量:131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肠癌
  • 11篇直肠
  • 10篇直肠癌
  • 7篇肿瘤
  • 5篇切除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5篇肠肿瘤
  • 4篇低位直肠
  • 4篇低位直肠癌
  • 4篇多器官功能
  • 4篇多器官功能障...
  • 4篇多器官功能障...
  • 4篇多器官功能障...
  • 4篇器官
  • 4篇器官功能
  • 4篇器官功能障碍
  • 4篇器官功能障碍...
  • 4篇综合征
  • 3篇直肠肿瘤

机构

  • 21篇天津市人民医...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八五...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天津国际生物...

作者

  • 27篇付文政
  • 15篇张春泽
  • 6篇张锡朋
  • 6篇贾岩峰
  • 6篇马东旺
  • 4篇方国恩
  • 4篇罗天航
  • 4篇毛岸荣
  • 3篇李玉玮
  • 3篇毕建威
  • 3篇华积德
  • 3篇马立业
  • 2篇刘贵生
  • 2篇李会晨
  • 2篇陈卫东
  • 2篇张伟华
  • 2篇王涛
  • 1篇刘责生
  • 1篇马钢
  • 1篇杨晓蓓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结直肠疾...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2009欧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00例
2010年
2005-2009年,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0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张春泽付文政张锡朋马东旺李玉玮刘贵生
关键词:一期根治术肛周脓肿疗效满意
应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壁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211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80min(45-190min),术中出血为15-90ml,平均35.6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d(平均4.9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6.3d(2~16d)。1例病人由于网膜出血进行了急诊二次手术。2例病人由于皮下出血.于手术后2~6h进行了伤口修整术。211例病人长期随访(60~178个月),有6例病人(2.8%)出现疝复发,所有病例无慢性疼痛。结论应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复发率低。
张春泽付文政贾岩峰江涛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开放式手术修补术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被引量:7
2014年
直肠癌手术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对外科医生是巨大的挑战,熟练的结直肠外科医生处理直肠癌时仍然感到最大的挑战的是什么:狭窄骨盆、肥胖等因素造成的骨盆狭窄。想要保留肛门功能。对于肥胖患者分离直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腹腔镜手术直肠切除也面临先天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吻合口位于耻骨直肠肌附近时。最近的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AMIS-TME)的出现可能是解决这一临床棘手问题的新方法。我科近期开展了一些TAMIS-TME手术。现报告如下。
李会晨付文政张锡朋
关键词: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低位直肠癌
EPH治疗中重度痔40例临床观察
2014年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EPH)治疗中重度痔的疗效,将65例中重度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EPH治疗,对照组25例行PPH治疗。治疗组中以出血及3处以下痔脱垂(脱出痔核≤3个)症状为主的患者只行一次EPH,痔环形脱垂患者(脱出痔核≥4个)行二次EPH;对照组痔环形脱垂患者行PPH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9例(97.5%),对照组治愈24例(96.0%)。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术后痔核回缩不全1例(2.5%),复发1例(2.5%);对照组痔核回缩不全2例(8.0%),复发1例(4.0%)。治疗组患者术后无肛门狭窄、出血等并发症和后遗症;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狭窄2例,出血2例。结果表明,EPH治疗中重度痔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操作简单,费用低,无需住院及麻醉,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和后遗症,可重复操作。
张春泽付文政贾岩峰
降结肠回肠多原发癌患者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性,66岁,因'间断便血1周'查肠镜诊断为'降结肠癌'住院,于2011年6月1日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肿瘤位于降结肠,并探查肝、胆囊、胰腺、脾脏、胃、小肠及结肠的其他部位未见异常,遂行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提示结肠中分化腺癌,癌肿浸润至浆膜外血管,淋巴管内未见癌栓,肿块旁淋巴结2/14枚癌转移。术后给予FOLFOX方案化疗2次及生物治疗。
张春泽王涛付文政李杰
关键词:多原发癌结肠癌根治术左半结肠小肠肿瘤
内皮祖细胞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18头小型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9头)和对照组(9头).实验组动物采用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方法制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设伤后正常状态(T1)以及注射脂多糖(LPS)前(T2)和注射后即刻(T3)、24 h(T4)、48 h(T5)5个时间点抽取骨髓和外周血,加入红细胞裂解液,显微镜下计算有核细胞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和外周血中EPCs含量,并计算EPCs绝对数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T1、T2、T3、T4、T 5时骨髓中EPCs(×106/L)分别为7.64±0.68、7.32±0.55、7.58±1.13、7.77±0.70、7.88±0.84,外周血中EPCs(×106/L)分别为3.54±0.26、4.06±0.64、3.74±0.55、3.61±0.37、3.98±0.63;实验组骨髓中EPCs(×106/L)分别为7.45±1.55、6.58±0.80、11.27±1.20、10.88±1.15、8.36±2.88,外周血中EPCs(×106/L)分别为3.21±0.48、8.71±2.04、5.98±0.77、1.27±0.91、2.14±0.96.实验组T3、T4、T5时骨髓中EPCs明显高于对照组;T2、T3、T4、T5时外周血中EPCs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各时间点骨髓中EPCs明显高于外周血中(均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MODS发生发展过程中外周血EPCs先出现明显升高,然后迅速下降;而骨髓EPCs先略有下降,后明显升高,出现MODS后下降.EPCs的变化在MODS的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付文政毛岸荣罗天航方国恩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流式细胞仪
XPC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方案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神经毒性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XPC)基因的遗传变异对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辅助化疗的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86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且术后接受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的Ⅲ期CRC患者。此外,收集患者的外周血生物学标本进行XPC基因遗传变异分析。XPC基因多态性和无疾病生存期的关联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通过卡方检验探讨基因型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186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4.3年,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5.5年。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提示位于XPC基因编码区的rs2228001位点与预后及安全性相关。预后分析结果表明TT和TG/GG基因型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3.8年和5.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5.0年和5.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s2228001位点基因型和不良反应分析结果表明TG/GG基因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伴随了相对较高的神经毒性发生率(72.9%vs.55.4%,P=0.014)。结论XPC基因rs2228001位点可以作为预测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辅助化疗的Ⅲ期CRC患者预后及神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郑凯张天可付文政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RPH治疗中重度痔55例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研究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吻合术(RPH)治疗中重度痔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重度痔患者回顾性分为2组,治疗组55例行RPH治疗,对照组45例行PPH治疗。结果:RPH组治愈54例,PPH组治愈44例(P>0.05);术后随访半年,RPH组并发症低于PPH组(P<0.05)。结论:RPH作为治疗中重度痔操作简单,费用低,不用麻醉,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
张春泽付文政贾岩峰
关键词:RPHPPH
全系膜切除术和双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双吻合器(DST)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08年133例直肠癌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吻合口漏8例(6%),吻合口狭窄4例(3%),直肠阴道瘘2例(1.5%),吻合口出血3例(2.3%),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死亡3例(2.3%)。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的应用可有效保留肛门功能,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张春泽付文政张锡朋马东旺李玉玮刘贵生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保肛手术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优势及技术要点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优势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远切缘距离、环周切缘、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1例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6例行次全内括约肌切除术,1例行全内括约肌切除术。术中出血平均168 ml(73-263 ml),手术时间平均260 min(190-330 min),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平均1.56 cm(0.93-2.19 cm),切缘均阴性。术后吻合口漏5例,吻合口狭窄6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病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4个月复查发现肝转移行肝转移癌切除术。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有73.3%、83.3%和96.7%的患者达到肛门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ISR手术增加了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手术机会,选择合适的病例,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的前提。
付文政张春泽孙轶李会晨秦海张锡朋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