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外非半月节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观察颅外非半月节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机架倾斜角度、穿刺角度与深度、穿刺操作时间,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近、远期效果。结果107例患者均在CT定位引导下将射频穿刺针精准地穿刺至卵圆孔内、外口之间,机架倾斜角度(穿刺针与冠状面夹角)、穿刺角度(穿刺针与矢状面夹角)、平均穿刺深度和平均穿刺操作时间分别为(18.2±7.6)°、(15.9±4.6)°、(63.48±11.7) mm和(13.6±5.7) min。经90 ℃ 120 s射频热凝后104例患者下颌支支配区疼痛完全消失,针刺该区域感觉减退;2例患者耳前颞区残存疼痛,1例患者舌尖侧面遗留残余痛,再次射频后治愈。除21例患者术中出现面部血肿外,无颅内出血及感染发生。随访12~24个月,复发9例,再次治疗有效。结论选择颅外三叉神经下颌支出颅孔道(卵圆孔)行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安全有效。
- 仲勇林慧丹黄冰姚明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
-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方法按配对设计原则选择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31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30min(T2)、关腹后(T3)和术后24h(T4),记录患者心率、平均动脉血压(MABP),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皮质醇(Cor)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术后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间点,B组患者MABP均低于A组患者(P〈0.05),T4时两组患者M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B组NE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但两组间Co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B组NE、Cor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更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 仲勇周嘉袁岚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8例骨科行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并予以右美托咪定辅助。108例患者被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7例。A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泵入右美托咪定0.8μg/kg,D组为空白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于泵入右美托咪定开始时、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记录并比较MAP、HR、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开始时,各组MAP、HR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A组、B组、C组MAP水平显著低于D组,但A组、B组和C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显著高于A组、B组、D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显著高于A组和D组。C组有4例患者需要给予阿托品提高心率,其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C组中发现3例患者需要多巴胺升血压,其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能达到最好的临床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仲勇袁岚周嘉
- 关键词: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
- 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361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根据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分为延迟组和非延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前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随机选取80%(289例)的病例作为训练集,20%(72例)作为测试集,基于训练集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评估模型效能。结果训练集289例患者中,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延迟60例(20.8%),非延迟229例(79.2%)。2组患者年龄、手术史、是否吸烟、受教育年限、术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前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麻醉深度、主要麻醉方式、麻醉时长、术中IL-6、IL-10、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oCA评分(比值比=0.630,95%置信区间:0.487~0.815)、麻醉深度(比值比=0.906,95%置信区间:0.833~0.986)、麻醉方式(比值比=0.411,95%置信区间:0.191~0.883)、术中IL-10水平(比值比=0.843,95%置信区间:0.744~0.954)为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延迟恢复的保护因素,术前IL-6水平(比值比=1.358,95%置信区间:1.168~1.580)、术中IL-6(比值比=1.027,95%置信区间:1.003~1.050)、术中IL-1β水平(比值比=1.803,95%置信区间:1.422~2.286)为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均P<0.05),上述因素预测术后认知功能延迟恢复的一致性指数为0.871(95%置信区间:0.818~0.923),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与实际观察的相关性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外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7.5%,曲线下面积为0.890。结论术前IL-6水平和术中IL-6、IL-10、IL-1β水平与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相关,
- 仲勇项金慧汪静李兴
- 关键词:全身麻醉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Β
- 右美托咪定调控NLRP3炎症小体活化改善动物模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控包含NACHT、LRR和PYD域的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OCD组和POCD+DEX组,每组20例。通过吸入异氟醚建立大鼠POCD模型。术前30 min接受腹膜内注射DEX(20μg/kg)。检测3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凋亡、NLRP3表达及NLRP3炎症小体活化蛋白白介素-1β(IL-1β)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表达水平。结果 POCD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凋亡指数、NLRP3、IL-1β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CD+DEX组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高于POCD组(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凋亡指数、NLRP3、IL-1β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OCD组(P<0.05)。结论 DEX能够保护POC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
- 项金慧汪静李兴仲勇
-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