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MP-9抑制剂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抑制剂(SB-3CT)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信号通路对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对数生长期SCC15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采用0、2.5、5、10μmol/L SB-3CT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处理24、48、72 h时细胞增殖率;处理24 h时,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侵袭细胞数,采用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融合距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MMP-9、PI3K、Akt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MP-9、PI3K、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处理24、48、72 h时,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依次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处理24 h时,低、中、高剂量组侵袭细胞数[(96.26±21.11)、(52.00±13.13)、(21.20±6.15)个]和细胞融合距离[(91.80±25.00)、(65.10±19.00)、(27.20±11.00)μm]小于对照组[(125.00±31.15)个、(127.90±27.00)μm](P<0.05),低、中、高剂量组依次减小(P<0.05)。低、中、高剂量组细胞MMP-9、PI3K mRNA和MMP-9、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Ak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依次降低(P<0.05)。4组细胞Akt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抑制剂可抑制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
- 何伟刘世杰韩永洁王云
- 关键词:人口腔鳞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 医院档案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
- 2000年
- 何伟
- 关键词:医院档案工作市场经济病案管理
- 西宁地区不同软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 高东旺刘世杰赵琳盛国民何伟
- 该成果首次在高原地区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口腔颌面部不同部位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各种组织瓣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为高原地区的各种软组织缺损修复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实用价值较高。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缺损
- 管理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档案
- 2001年
- 何伟
- 关键词:科研档案
- 泡型肝包虫病及其肝外脏器转移的综合影像学研究
- 唐桂波杨国财杨珍张强何多龙张庆欣张淑坤何伟徐辉郭建忠梁林张忠左言芳范增芳
- 肝泡型包虫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中国主要以西部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流行较严重。肝AE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并不断芽生增殖...
- 关键词:
- 关键词:包虫病诊断影像学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 兄弟同患着色性干皮病继发面部皮肤癌2例
- 2022年
- 1病历摘要例1.男,藏族,39岁;例2.男,藏族,36岁。2例患者系同父同母兄弟,均于30余年前面部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片,日晒后加重,平素眼睛畏光,日晒后易流泪,皮损逐年增多,蔓延至全面部于2021年1月12日就诊于我科。例1于5年前左下眼睑处出现黄豆大结节,质地硬,压痛明显,无破溃及出血;例2于1年前鼻梁部出现芝麻大增生物,表面反复破溃,伴轻度压痛,不易愈合。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 张晓岑何伟王宝庭何酉丰祁洁
-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
- 高原医学科研档案的利用被引量:1
- 2009年
- 高原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对高原医务工作者提高诊治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何伟
- 关键词:科研档案
- 环磷酰胺作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抑癌基因PTEN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索环磷酰胺作用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抑癌基因PTEN的影响,为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寻找新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免疫沉淀(IP)技术提取细胞中的PTEN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10、30、60min)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0、25、50μmol·L^(-1))作用Namalwa细胞株时PTEN基因的活性;Western-blot技术检测PTEN,磷酸化PTEN,Akt及磷酸化Akt的表达;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环磷酰胺作用Namalwa细胞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q-PCR技术检验基因谱表达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作用Namalwa细胞后PTEN活性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出磷酸化PTEN及磷酸化Akt表达降低;基因芯片筛选发现上调的基因有13个,下调的基因有16个。环磷酰胺作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amalwa细胞后引起基因表达谱广泛改变。对差异基因的分析得出环磷酰胺作用Namalwa细胞引起基因表达谱重要信号通路上基因的改变。结论环磷酰胺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较低的缓解率,可能与环磷酰胺作用细胞使PTEN基因活性减弱,同时引起信号通路上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 何伟葛自力刘世杰祝华珺
- 关键词:环磷酰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TEN基因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