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雪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总结14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本组患儿以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病情发展迅速。对于单以腹痛、呕吐等症状无法解释的面色苍灰、循环不良时,应考虑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心电图的变化,持续实施心电监护。及时行心脏超声、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在抢救护理中重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取得配合。对并发心源性休克患儿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均以输液泵泵入,1路用生理盐水以10 ml/kg的总量输入,0.5~1 h内输完,另1路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评估补液效果。做好用药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组4例治愈,9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
- 林芳何洁雪王威
-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消化道症状护理
- 以腹痛及呕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被引量:4
- 2009年
- 总结18例以腹痛及呕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认为腹痛及呕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容易误诊及漏诊,需严密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及早确诊,做好消化道症状的护理,禁食一切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严格护理体检观察皮疹的情况,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注重预防感染,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做好健康宣教以防复发等是护理的重点。本组1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中1例患儿复发。
- 王威张小鸥何洁雪
- 关键词:腹痛呕血过敏性紫癜护理
- 肠套叠和嵌顿疝致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急救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总结7例小儿肠套叠或嵌顿疝引起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急救护理经验。肠套叠或嵌顿疝患儿,尤其是空气或手法整复术后骤然出现超高热、惊厥,高度警惕脓毒性休克;及时评估患儿循环状况,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快速、大量液体复苏;关注神志、瞳孔、脉搏、血压、惊厥情况,预防缺氧和脓毒性脑病;本组6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观察患儿全身皮肤黏膜出血情况,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法减少血肿形成;严密观察患儿体温变化,选用鲁米那镇静,予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在有效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使用偏大剂量的激素,有助于快速降温。结果3例患儿成活,4例发生难治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死亡。
- 何洁雪林芳
- 关键词:肠套叠嵌顿疝脓毒性休克急救护理
- 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以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1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均以呕吐、腹痛为主要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可出现休克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心电图表现多样且易变,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11例中9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治愈。结论应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的认识,治疗的关键是尽早诊断,及时纠正休克,改善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金益梅何时军何洁雪王霞
- 关键词:腹痛休克暴发性心肌炎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探讨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TR-Band止血气囊压迫穿刺部位的适宜止血时间。方法 300例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TR-Band止血气囊压迫止血,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52例)分别于压迫1 h、2 h开始给气囊减压放气。比较两组术后出血、血肿等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创口疼痛、桡动脉闭塞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 Band止血气囊用于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术后减压时间改为1 h是可行的。
- 康孟乐何洁雪林海燕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技术并发症护理
- 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观察比较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有发热症状的患儿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复方氨基比林治疗。结果:两组在第1h内退热效果和退热速度相同,而布洛芬混悬液在第2h就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体温,并能堆持6~8h;复方氨基比林未能将体温退至正常。用药3h后体温有回升趋势。结论:与复方氨基比林比较,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
- 张团海李伟陈敏何洁雪
- 关键词:布洛芬发热
- 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认识与护理
- 目的提高对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认识和急救护理能力。方法总结10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抢救护理,及预后。结果8例患儿一旦发生休克,均急剧恶化死亡,经总结经验后,2例成功救治。临床医护人员...
- 陈敏郑琼何洁雪
- 文献传递
- 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识别与护理
- 2009年
- 总结10例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识别与护理经验。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识别重点在于提高对早期休克的认识,密切观察患儿临床表现与体征,严格护理体检,重视患儿典型皮肤深脓疱疹进展,尽早识别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护理重点在于遵医嘱尽早应用敏感抗生素,配合医生行早期直接目标治疗,完善转科流程,缩短院内转科时间,争分夺秒行液体复苏。本组10例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致感染性休克患儿8例死亡,2例存活。
- 陈娟弟郑琼何洁雪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休克社区获得性感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