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手术
  • 9篇护理
  • 6篇手术室
  • 5篇止血
  • 5篇止血带
  • 5篇气压止血
  • 5篇气压止血带
  • 4篇四肢
  • 4篇四肢手术
  • 4篇衬垫
  • 3篇血栓
  • 3篇手术患者
  • 3篇手术室护理
  • 3篇皮肤损伤
  • 3篇卧位
  • 3篇俯卧
  • 3篇俯卧位
  • 3篇并发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手术配合

机构

  • 22篇南通大学第二...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3篇何燕
  • 19篇沈碧玉
  • 16篇陈黎敏
  • 8篇徐冠华
  • 7篇马灵驭
  • 3篇顾海燕
  • 3篇朱莉
  • 2篇叶红
  • 2篇刘经纬
  • 2篇崔志明
  • 1篇王芳
  • 1篇顾栋华
  • 1篇王玲玲
  • 1篇朱华
  • 1篇郑兵
  • 1篇李风华
  • 1篇韩丽
  • 1篇黄海燕
  • 1篇田婷
  • 1篇张丽华

传媒

  • 5篇护士进修杂志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行后路截骨矫形术的体位安置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手术患者的体位安置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及经关节突"V"型截骨术治疗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术中患者取俯卧位,合理利用体位垫使患者身体与支撑面呈点状接触,通过调节床面与躯体角度,辅助手术矫形。结果 22例患者体位稳定,维护了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术中出现体位垫移位5例,均发生在截骨后调节腰桥角度时。除3例面部压红,术后2 h恢复外,未出现其他因体位安置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手术患者,术前充分的体态评估,术中合理的体位安置能够方便手术医生的操作,减少相关并发症。
陈黎敏徐冠华沈碧玉何燕
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胸腰椎骨折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待排除患者急诊手术防护方案的构建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以下称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传染性强,现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于个人、家庭及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1]。其传染源主要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手术室环境通常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防护性,如手术室的层流系统、医护人员常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但由于其工作性质,如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及血液、气管插管、吸痰及使用电外科设备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等,增加了医护人员暴露的风险,如防护不当,密闭的手术室环境将是医院最危险的区域[2]。
顾海燕陈黎敏马灵驭朱莉何燕朱玉华
关键词:手术室环境急诊手术无症状感染医护人员气管插管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rtPA组)15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7例,未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后14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将mRS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结果观察组治疗14d时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护士掌握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脑梗死的溶栓率,减少溶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黄海燕张丽华沈碧玉何燕
关键词: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溶解疗法护理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对手术室工勤人员感染防控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对手术室工勤人员感染防控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室工勤人员36人,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手术室感染防控培训,培训前、培训3个月后分别对手术室工勤人员感染防控行为阶段、感染防控认知及操作技能水平、手术室感染监测指标等进行评价。结果培训3个月后手术室工勤人员行为阶段优于培训前(χ^(2)=22.74,P<0.01);感染防控认知及操作技能水平得分均高于培训前(t=10.72,P<0.01;t=20.66,P<0.01),手术室各项感染监测指标合格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能较好的改变手术室工勤人员感染防控的行为阶段,提高手术室工勤人员感染防控认知及操作技能水平,对提升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顾海燕王芳陈黎敏何燕马灵驭赵春梅
关键词:手术室工勤人员行为转变理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同行评价小组,在质量控制中实施即时同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层培养,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专科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水平。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减少,团队成员整体实力提升。结论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沈碧玉刘经纬何燕马灵驭朱莉
关键词:手术室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3
2011年
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残余的药理作用,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若监护不当,则危及患者的安全及康复.现将PACU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何燕沈碧玉李风华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并发症护理
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脊髓损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在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则按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2组分别在术前访视前1d和术后第7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术后SAS、SDS测评结果显示,2组负性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干预组2次测评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可以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陈黎敏沈碧玉何燕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脊髓损伤
可控性交替式气囊垫在俯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使用可控性交替式俯卧位气囊垫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的效果和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全身麻醉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测试,同时记录波幅及潜伏期。试验组采用可控性交替式俯卧位气囊垫,术前设定充气压力及交替减压时间;对照组采用马蹄形硅胶头托,在颧骨、双侧颊部用水胶体减压贴保护,术中每60min抬高支撑部位,维持1~3min。观察两组患者面部压红及压疮情况。结果两组视觉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面部压疮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控性气囊垫可明显减少俯卧位手术患者面部压疮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马灵驭沈碧玉何燕陈黎敏叶红韩丽
关键词:俯卧位压力性溃疡手术中护理诱发电位
高分子吸收树脂用作气压止血带保护衬垫在小儿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分子吸收树脂用作气压止血带保护衬垫在小儿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11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使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在气压止血带受压处垫柔软的棉纸以保护,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分子吸收树脂衬垫,比较两组患儿受压处皮肤损伤情况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局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观察组有2例患儿受压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皱褶压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子吸收树脂衬垫能降低四肢手术患儿受压皮肤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陈黎敏徐冠华沈碧玉何燕
关键词:气压止血带四肢手术皮肤损伤并发症
新型气管导管固定带在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固定带,以降低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气管导管移位率和脱管率。方法将100例在全身麻醉俯卧位后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面颊两侧胶布上辅以3M透明贴膜;实验组,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带固定气管导管。观察和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经临床试用,实验组未发生气管导管移位和脱落,面部皮肤仅有两例发生红肿,未见过敏和破损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新型气管导管固定带可以明显降低气管导管移位率和脱管率,同时降低面部皮肤刺激症发生率,且操作简便易行。
陈黎敏崔志明徐冠华沈碧玉何燕王玲玲
关键词: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