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
- 作品数:181 被引量:48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酶法修饰绿茶多糖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糖苷酶溶液为工具酶,研究酶法修饰茶多糖对环磷酰胺抑制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多糖TPS与改性后的茶多糖ETPS在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4个方面的实验中,结果均呈阳性,说明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酶法修饰改性能显著提高绿茶多糖的免疫活性。在同等剂量下,ETPS与TPS相比能提高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能显著提高DTH试验耳肿程度、血清HC50、NK细胞活性。绿茶多糖通过酶法修饰免疫活性得到增强。
- 余志石玉涛倪德江
- 关键词:绿茶茶多糖酶法修饰免疫活性
- 远红外提香温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利用101-3Y型远红外鼓风恒温干燥箱进行工夫红茶的提香试验,分析不同提香温度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香温度的升高,各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先增后降,125℃处理的红茶感官品质最好,115℃提香次之;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茶多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适当的提香能够提高红茶品质,提香温度不应高于135℃,最适在115℃-125℃之间,所得红茶香气高甜、滋味鲜醇,综合品质突出。
- 仇方方陈亚忠余志艾仄宜陈玉琼倪德江
- 关键词:工夫红茶提香温度
-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被引量:11
- 2017年
- 文章从实践教学现状,特色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实施过程,与之配套考评模式和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新发展方向几个方面探讨了华中农业大学茶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茶文化艺术节"与"茶学创业实践"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课程内容,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成效显著。
- 余志陈玉琼邓俊涛倪德江秦喜秀吴虹
- 关键词:茶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 高维生素C柿叶青砖茶含片制备工艺研究
- 2024年
- 为增加青砖茶产品种类,文章基于柿叶茶和青砖茶的保健功能,开发一种高维生素C(Vc)柿叶青砖茶含片产品。研究以柿叶茶提取物及青砖茶提取物为原料,探讨了不同浸提条件对柿叶成分的影响和不同含片配方对茶含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浸提条件为使用蒸馏水温度70℃,时间60 min,浸提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浸提液中Vc含量为3.56%,多酚含量为7.05%,水浸出物含量为31.32%。含片最佳拼配比为青砖茶柿叶提取物比2∶8,含片中Vc含量为7.18 mg/g,多酚含量为17.88 mg/g。
- 吴位河唐海燕倪德江余志陈玉琼
- 关键词:柿叶茶青砖茶含片
- 一种红茶光照萎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光照萎凋的方法,其步骤是:A、采摘鲜叶原料,嫩度控制在一芽三、四叶以内;B、将鲜叶原料摊放在萎凋设备内,摊叶厚度≤10cm,得到摊放叶;C、在摊放叶的上方用黄光:波长585‑590nm、或橙光:波长5...
- 余志倪德江陈玉琼张贝贝陈华才封雯廖光伦仇方方
- 文献传递
- 一种黑茶改良富硒的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茶人工富硒的加工方法,其步骤:(1)以一芽二叶烘青绿茶为原料;(2)取富硒干酵母粉,配制成富硒酵母水溶液待用,将富硒酵母粉精确称重后,采用纯净水溶解,配制成酵母液;(3)绿毛茶薄摊于水筛上,富硒酵母水溶...
- 余志李倩殷雨心郝娟陈小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拉曼检测的田间快速测定茶树品质成分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检测的田间快速测定茶树品质成分的方法,使用便携式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过滤芯片和检测芯片配合对茶叶样品的品质成分进行检测,所述过滤芯片和检测芯片进行组合可以对茶叶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且检测多种茶叶品质成分...
- 余志张晓东梁培张德王璞倪德江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仿生学与电化学的茶叶涩味柔性传感器及其检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学与电化学的茶叶涩味柔性传感器及其检测装置,包括叉指电极的制备、预凝胶溶液的制备、紫外聚合水凝胶和装置电信号的读取四步工艺;叉指电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基底薄膜的选择;柔性基底的清洗;柔性叉指电极...
- 余志董智杰郑淑琳周敬涛毕璐张德倪德江
- 石墨烯银SERS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银SERS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第一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第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和去离子水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预设体积的量加入到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搅拌;(b)、向容器中加入第四...
- 余志倪德江王璞张德陈金磊梁培
- 文献传递
- 骞林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成分研究
- 2023年
- 以尖连蕊茶单芽为原料,设计加工工艺优化方案,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骞林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骞林茶优化加工工艺参数为自然摊放24 h,使用蒸青机110℃蒸汽杀青30 s,再使用茶叶提香机80℃烘2.5 h至足干。该工艺所制骞林茶干茶色泽黄润,汤色黄明,清香高长,滋味浓厚甜醇,叶底肥壮完整。与绿茶对照相比,优化工艺所制骞林茶中游离氨基酸、叶绿素a、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和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多酚类、可溶性糖和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骞林茶中未检测到咖啡碱,同时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优化了骞林茶加工工艺,为武当山骞林茶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 董智杰叶继煜黄进余志叶飞张丙华张群峰
- 关键词:抗氧化儿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