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承惠

作品数:31 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专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肾炎
  • 10篇中医
  • 8篇湿热
  • 7篇中医药
  • 7篇慢性肾炎
  • 6篇肾小球
  • 5篇肾功能
  • 5篇肾小球疾病
  • 4篇肾功能衰竭
  • 4篇肾衰
  • 4篇黄蜀葵花
  • 4篇功能衰竭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医药疗法
  • 3篇医药治疗
  • 3篇原发性肾小球...
  • 3篇肾病
  • 3篇肾积水
  • 3篇湿热证

机构

  • 21篇江苏省中医院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南京中医学院...
  • 2篇南京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江苏中医》

作者

  • 31篇余承惠
  • 12篇熊宁宁
  • 11篇余江毅
  • 8篇江燕
  • 5篇何伟明
  • 4篇邹燕勤
  • 4篇章永红
  • 4篇龚丽娟
  • 4篇龚丽娟
  • 2篇汪君梅
  • 2篇孙伟
  • 2篇王宁皎
  • 2篇王旭方
  • 2篇郭惠芳
  • 2篇许陵冬
  • 2篇刘胜芳
  • 2篇陆念祖
  • 1篇刘宏伟
  • 1篇李华伟
  • 1篇邓颖

传媒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南京中医学院...
  • 2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蜀葵花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1995年
黄蜀葵花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32例临床观察余江毅,熊宁宁,余承惠(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黄蜀葵花,肾病湿热证,尿NAG,尿唾液酸,尿SOD黄蜀葵花(Abelmoschusmanihot)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解毒功效,药理实验显示...
余江毅熊宁宁余承惠
关键词:黄蜀葵花肾病湿热证肾小球肾炎
老年慢性肾炎52例临床报告
1989年
补精活络为主和扶脾清化为主治疗老年慢性肾炎52例,显效38.5%,总有效率为78.9%,提示对清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有较好疗效。
章永红姜建龙余承惠周嘉琳汤建萍
关键词:老年肾炎
后腹膜纤维化肾积水的中医药治疗
后腹膜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亦称为输尿管周围纤维化、增生性输尿管周围炎、Ormond综合征等.中医应属水肿、腰痛、癃闭、虚劳等范畴。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尚未见到。近几年来,余老在门诊...
何伟明江燕余承惠
关键词:肾积水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
血尿唾液酸、尿NAG与肾炎湿热证的关系被引量:26
1993年
通过87例慢性肾炎的临床对比观察,发现肾炎湿热证组尿唾液酸(SA)、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明显高于非湿热证组(P<0.05~0.01)。16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均表现有湿热,其血、尿SA,尿NA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湿热证组(P<0.001),且尿SA与尿NAG里显著性正相关(r=0.751),并与尿蛋白量相平行。经单味清热利湿药黄蜀葵花治疗后,两组尿SA、NAG均呈显著性下降,尿蛋白量亦明显减少(P<0.05~0.001),说明尿SA、NAG值可作为肾炎湿热证的客观辨证指标及疗效参考指标。
余江毅熊宁宁余承惠陆念祖
关键词:唾液酸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对家兔肾炎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3年
观察黄蜀葵花对家兔体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B细胞及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组CIC水平下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病理对照组(P<0.01),且二者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P<0.01);OKT_3、OKT_8明显高于病理组(P<0.01);免疫荧光及电镜显示药物组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明显减少,表明该药具有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力,促进CIC的转运与清除,从而减轻CIC介导性肾损伤的作用,且可能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反应程度的药理效应。
余江毅熊宁宁余承惠
关键词:肾炎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540例被引量:1
1989年
对540例慢性肾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完全缓解98例、基本缓解151例,好转240例,无效51例。对慢性肾炎的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章永红邹燕勤龚丽娟余承惠郭惠芳姜建龙孙伟周嘉琳
关键词:肾炎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
余承惠运用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被引量:4
2018年
余承惠主任医师认为风湿、湿热毒邪侵袭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因,在临床上从微观辨病的角度来认识雷公藤,认为可用其替代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雷公藤的毒副反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陈盼许陵冬江燕王旭方余承惠
关键词:雷公藤慢性肾炎蛋白尿
肾炎湿热论被引量:5
2014年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百年金陵名医余承惠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四十余年,他提出肾炎湿热论,认为湿热蕴肾是肾炎的基本病理,贯穿于肾炎整个病程中,虚实夹杂是证型的基本表现,清利湿热抗炎是治疗肾炎的主要环节。笔者有幸师承学习,现将余主任的经验整理如下。
江燕何伟明余承惠
关键词:肾炎湿热清利湿热
清热利湿、解毒泄浊法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75例被引量:14
2000年
慢性肾功能不全简称慢性肾衰(CRF),是慢性肾脏疾病或累积肾脏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综合征。对于未进入尿毒症终末期的75例患者(Ccr>10ml/min,Scr<707μmol/L),我们用清热利湿,解毒泄浊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病人均为江苏省中医院肾病中心门诊或住院病人,分别为慢性肾衰前三期病人,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排除继发肾病引起的CRF。
刘胜芳余承惠
关键词:肾炎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延缓慢肾衰267例被引量:21
1997年
对267例慢性肾衰患者经过长期的系统观察和对照研究(3月~6月),探讨了中药口服,保留灌肠,静脉滴注3法并用能延缓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远期疗效。结果:根据肌酐倒数与时间(月)关系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3联组的直线斜率(b值)明显高于口服中药组,表明3法并用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衰病程的进展,并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周迎晨王钢余承惠邹燕勤
关键词:口服灌肠脉络宁肾功能衰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