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作为双生子基因功能稳定性指标的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索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试各指标中更稳定、更精确的指标(内表型)。方法:在重庆市主城区募集6-16岁的双生子。签写知情同意书后,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对59对6-16岁的双生子测试(同卵双生28对,异卵双生31对),比较双生子两个体之间的六个常用指标(正确数、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总分类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个数)得分的相关系数,采取双生子的颊黏膜标本以提取DNA并进行卵型鉴定。结果:MZ组和DZ组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具有可比性(P>0.05),MZ组的持续错误数指标在双生子对个体之间的相关系数有显著相关(r=0.65,P=0.001),其余五个指标和DZ组的六个指标在双生子对个体之间的得分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常用的六个指标中,持续错误数受遗传的影响更大,作为内表型指标可能优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其他指标。
- 傅一笑侯枭蒙华庆李涛谢鹏贾璐黄颐罗庆华马晓红邓伟王英诚胡华杜莲冯坤邱海堂向云
- 关键词:神经心理双生子研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内表型
- 遗传与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影响的双生子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索遗传和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以学籍登记为线索募集6-16岁的双生子56对,采集颊黏膜标本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用儿童版艾森克个性测验(EPQ)作为儿童个性测量工具,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SDQ)、家庭活动计划一般功能量表(FAD-GFS)、应激生活事件问卷等向其父母收集家庭环境信息。结果:(1)50对双生子成功提取DNA,卵型鉴定结果显示:同卵双生子24对,异卵双生子26对;(2)同卵双生(MZ)组的EPQ内外向、稳定性、掩饰度三个因子分每对双生子个体之间均正相关(r=0.75,0.73,0.56;P<0.05),而异卵双生(DZ)组仅有稳定性因子分在每对双生子个体之间有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小于MZ组(r=0.47,P<0.05;MZ组:Z值可信区间为(0.94±0.44);DZ组:Z=0.51);(3)110位双生子个体的EPQ内外倾向性(E分)与FAD-GFS分值呈负相关(r=-0.20,P<0.05),精神质(P分)与母亲GHQ-12分值呈正相关(r=0.22,P<0.05),稳定性(N分)与父亲的专制养育分呈正相关(r=0.24,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儿童个性主要受遗传因素决定,但家庭环境中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父亲的养育方式、健康的家庭功能等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也可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傅一笑蒙华庆李涛谢鹏覃青贾璐黄颐侯枭罗庆华马晓红邓伟王英诚胡华杜莲冯坤邱海棠向云
- 关键词:双生子研究儿童
- 吗啡注射对大鼠自伤行为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吗啡注射对大鼠自伤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SIB)的影响及不同给药模式之间自伤行为的差别。方法将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自身给药组,yoked-吗啡对照组。通过鼻触反应建立由灯光线索诱导的静脉自身给药模型,同时记录自身给药训练期间(每次剂量1mg/kg,每日限量50次,14d,每天4h)各组的自残程度及自残率的变化。结果首先建立了稳定的灯光线索诱导的吗啡自身给药模型,有效鼻触反应数(35±4)次,其次自训练第10天起,自身给药组及yoked-吗啡组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均达到100%,92%的大鼠为前掌及后掌的断裂咬伤,但2组自伤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吗啡注射能够导致SD大鼠产生严重的自伤行为,自伤率随着训练的进行而升高,自伤行为的产生与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而与精神活性物质所引起的觅药行为关系不大。
- 冯坤高玉峰罗庆华社莲蒙华庆周文华张富强唐甩恩
- 关键词:自伤行为吗啡自身给药动物模型
- 蛋白质组学在精神科学领域的应用
- 2008年
- 冯坤罗庆华高玉峰蒙华庆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精神疾病
- 吗啡成瘾大鼠引燃状态海马蛋白质表达变化
- 目的 利用双向电泳及质谱技术分析引燃状态下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为探索复吸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16只,吗啡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8只。采用静脉自身给药模型,建立吗啡成瘾的...
- 邱海棠高玉峰傅一笑杜莲邱田冯坤罗庆华蒙华庆
- 关键词:吗啡成瘾海马蛋白质组双向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