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性
  • 2篇骨性安氏
  • 2篇安氏
  • 2篇错HE
  • 1篇硬组织
  • 1篇替牙期
  • 1篇头影
  • 1篇头影测量
  • 1篇头影测量分析
  • 1篇牵引矫治
  • 1篇前方牵引矫治
  • 1篇轻度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骨折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治疗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面部

机构

  • 3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3篇冯忠
  • 2篇梁国谦
  • 1篇吴纪楠
  • 1篇黄敏莉
  • 1篇杜国勇
  • 1篇陈觉尧
  • 1篇许瑞冰
  • 1篇苏葵
  • 1篇胡文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FRIII矫治轻度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临床疗效的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FRIII矫治轻度骨性三类错牙合所产生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轻度骨性三类错牙合患者,使用FRIII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SNA、ANB显著性增大(P<0.001);Cd-A显著性增大(P<0.01);SNB、Cd-Gn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U1-SN显著性增大(P<0.01)、IMPA显著性减小(P<0.01)。(3)OP-SN显著性增大(P<0.001)、PP-FH治疗后变化无显著性。(4)FMA、Y轴角显著性增大(P<0.05)。(5)N-Me、ANS-Me显著性增大(P<0.05),N-ANS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FRIII治疗骨性三类错牙合能使上颌骨前向生长量明显增加,下颌骨产生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治疗后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牙合平面产生一定的顺时针旋转而腭平面无明显变化;患者前面高在治疗后增大且主要表现为前下面高增加。
冯忠梁国谦
关键词:头影测量硬组织
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5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临床病例,年龄7~11岁,以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通过头影测量技术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SN A、A N B显著性增大(P<0.001),SN B显著性减小(P<0.05),提示上下颌矢状不调明显改善。(2)A-X轴距、A-Y轴距显著性增大(P<0.001),而PP-SN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上颌骨矢状向及垂直向的生长均有所促进,且上颌骨未发生明显旋转。(3)B-X轴距、M P-SN增大(P<0.05)而B-Y轴距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下颌产生了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4)U1-SN显著性增大(P<0.05),L1-M P显著性减小(P<0.05)。(5)N-M e、A N S-M e显著性增大(P<0.05)。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错能促进上颌骨整体的向前向下生长,并使下颌产生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上前牙唇倾及下前牙舌倾,有效改善了骨性Ⅲ类面型。
冯忠梁国谦
关键词: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疗效分析
颌面部骨折的外科治疗
2001年
本文通过对我科自1989年以来收治的92例颌面部骨折疗效的临床和总结,对各类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特别指出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要以对称的颌面外形,良好的咀嚼功能,最少的面部疤痕为目标进行修复。特别强调颌面软组织的损伤要从整形的角度进行修复。
吴纪楠陈觉尧许瑞冰苏葵杜国勇黄敏莉冯忠胡文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