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俭
- 作品数:191 被引量:9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 2012年
- 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PCIA镇痛效应和血清CRP水平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0~50岁,ASAI—II。随机分为两组,即帕瑞昔布钠组(试验组,n=30例)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30例)。
- 滕培兰刘功俭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患者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炎症反应术后钠生理盐水组
- 200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医学年会2009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暨江苏省第四次麻醉与疼痛临床技能研讨会在徐州召开
- 2009年
- 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治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医学会和徐州医学院承办的200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医学年会、2009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暨江苏省第四次麻醉与疼痛临床技能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古城徐州隆重召开。
- 刘功俭
- 关键词:麻醉学疼痛医学
- 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专家共识被引量:186
- 2011年
- 疼痛的危害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急性疼痛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
- 黄宇光黄文起李刚刘功俭连庆泉彭书崚王国林王祥瑞徐建国严敏姚尚龙余大松俞卫锋赵国栋
- 关键词:术后镇痛酒石酸布托啡诺急性疼痛情感体验手术创伤疾病状态
-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评价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80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SP600125组(S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组).ALI组、S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C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和D组给予LPS后,分别尾静脉注射JNK抑制剂SP600125 30 mg/kg或二甲基亚砜0.2 ml.于给予LPS后4 h时,各组处死10只大鼠,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取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和IL-1β的浓度,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各组其余10只大鼠观察至给予LPS后48 h,记录大鼠生存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BALF中TNF-α和IL-1β的浓度、肺组织W/D比和肺损伤评分升高,生存率降低(P〈0.05或0.01);与ALI组比较,S组BALF中TNF-α和IL-1度、肺组织W/D比和肺损伤评分降低,生存率升高(P〈0.01),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NK的活化参与了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
- 陈龙成勤陈西艳张岩张茂银张稳稳刘功俭左明章
- 关键词: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内毒素血症
- 加强机能实验学网络式教学的着眼点
- 2013年
- 机能实验学为新时期培养实践性医学人才的新型实验课程改革,其重点在于倡导基于现有教学条件,借助优势教学资源,开拓高效教学方式,但是实施课程的难点也在于此。所以机能实验学开展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特点的网络式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众多的网络式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中,
- 张洋焦皓王红军徐明孟晶刘功俭
-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教学条件实验课程改革教学资源教学方式
- 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医学生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估五年制医学生临床麻醉学实习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生临床技能得分及实习考试总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中具有较明显优势。
- 贾梦醒徐晓梅孙晓楠齐敦益刘金东刘功俭
-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网络
- 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术后镇痛作用,为临床选择镇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90例择期行单侧TK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0.5mg·kg^-1、右美托咪定1μg·kg^-1和生理盐水10ml,3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全麻诱导、维持程序,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在麻醉前30min,术后2、4、8、12、24、48、72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舒适评分(BCS评分);记录术后24h内按压镇痛泵的总次数、有效次数和二者比值(D/D比值)及镇痛泵的用药量;观察术后72h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果术后8h,N组的HR和MAP高于麻醉前30min(P〈0.0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VAS评分均低于N组(P〈0.05);术后2、4、8、12h,D组的VAS评分低于N组(P〈0.05);术后8、12、24、48h,P组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BCS评分均高于N组(P〈0.05),D组在术后2、4、8、12h的BCS评分高于N组(P〈0.05);术后8h,P组的BCS评分高于D组(P〈0.05)。P组与D组在术后24h内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次数、D/D比值和镇痛泵用药量均低于N组(P〈0.05),P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内,P组和D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N组(P〈0.05),P组和D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均高于N组(P〈0.05),P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吴防刘功俭谭迎春
- 关键词:帕瑞昔布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
- 帕瑞昔布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20例。Ⅰ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10 ml),手术结束后静脉连接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镇痛泵中使用0.5 mg/L舒芬太尼共100 ml;Ⅱ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手术结束后静脉连接PCIA泵,镇痛泵中使用0.5 mg/L舒芬太尼共100 ml;Ⅲ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手术结束后静脉连接PCIA泵,镇痛泵中使用1 mg/L舒芬太尼共100 ml。分别在术后第6、12、24、48 h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并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Ⅲ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延长(P<0.05),出现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Ⅱ组患者在术后第12、24和48 h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Ⅰ组和Ⅲ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镇痛质量。
- 郭继龙刘苏王光磊齐敦益刘功俭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阿片
- 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是否较单纯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使用更为安全合理。方法30例择期行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MRP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RP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麻醉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及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维持及拔管前血压及心率较基础值均降低(P<0.05);Ⅱ组在插管时血压升高明显,与Ⅰ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Ⅱ组使用丙泊酚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瑞芬太尼用量也有增加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Ⅰ组拔管期躁动的患儿比例也较低。两组拔管时间差异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是一种有效的小儿腭裂麻醉方法,而复合咪唑安定则更为安全、经济。
- 袁燕刘功俭
- 关键词: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小儿腭裂
- 体外循环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体外循环对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包括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体外循环过程中,红细胞由于机械挤压、与氧合器和管道系统异物表面的接触,心内吸引和血液稀释等因素,其细胞膜硬化,膜流动性降低,SOD活性降低及贫血,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成为体外循环术后易感染的原因之一。
- 刘功俭王玉龙
- 关键词:体外循环红细胞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