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亮
- 作品数:69 被引量:350H指数:9
- 供职机构:科技部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姜黄素对矽肺大鼠肺组织PDGF及ERK1/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显示,矽肺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氯化钠溶液组增高(P<0.05),姜黄素组大鼠肺组织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提示姜黄素可降低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并可能通过影响PDGF、p-ERK1/2的表达在矽肺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郝小惠李娟郭志义刘和亮张丽娟
- 关键词:姜黄素矽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基因mRNA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表达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中内质网应激(ERS)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矽肺壹期、贰期和叁期男性患者23、25、24例分别设为矽肺壹期、贰期、叁期组,以8例诊断为观察对象的男性矽尘作业工人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纯化和培养AM后,提取RNA,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AM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4和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矽肺壹期、贰期和叁期组患者AM中GRP78、CHOP、Caspase-4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矽肺贰期组GRP78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矽肺壹期和叁期组(P<0.05),矽肺贰期和叁期组患者AM中的CHOP、Caspase-4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矽肺壹期组(P<0.05)。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矽肺患者AM中GRP78、CHOP、Caspase-4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与矽肺期别呈正相关(P<0.05)。结论 ERS在矽肺患者AM凋亡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孙海霞姚三巧韩亚凤何艳玲陈刚朱丽金玉兰白玉萍郝小惠刘和亮
-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7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 化学性ARDS时CO/HO及NO的变化及意义初探
-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及血红素加氧酶(HO)在ARDS肺循环障碍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与一氧化氮的作用相比较。方法制备油酸型(OA)ARDS大鼠模型后,测定不同病程时肺动脉、颈动脉、颈静脉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
- 刘和亮赵金垣陈莉
- 关键词:肺循环肺动脉支气管上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某金矿尖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1995年
- 某金矿尖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李庆友,刘和亮,刘艳辉,李民,李解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063000孙继龙,国和平河北省金厂峪金矿职工医院063000目前,国内有关金矿工矽肺的文献报道不多。1993年,我们对某金矿职业人群矽肺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李庆友刘和亮刘艳辉李民李解孙继龙国和平
- 关键词:尘肺金矿流行病学
- 纤维粘连蛋白MspⅠ和TaqⅠb基因多态性与尘肺易感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纤维粘连蛋白(Fn)的2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尘肺发病的关系,为筛检粉尘作业高危人群提供生物学检测指标。方法实验组A与实验组B均选自唐山钢铁集团和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过全面体检的接尘工人,以确诊的128名男性尘肺病人为研究对象,从受检的接尘工人中选择与病例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开始接尘年龄与累积接尘工龄相差不超过2 a、相同工作条件、同性别、同民族、未患尘肺的工人作为对照。采用1∶1配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LFP)的方法检测Fn基因MspⅠ、TaqⅠb位点的基因频率,应用配对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本次研究选择男性尘肺病例128例为实验组A。其平均年龄为(55.9±9.4)岁,累积接尘工龄为(27.8±5.6)a。实验组B平均年龄为(55.6±9.4)岁,累积接尘工龄为(29.0±5.4)a。两组的性别、年龄、民族、开始接尘年龄、累积接尘工龄、吸烟指数及血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果实验组A的MspⅠ位点CC(10.94%)、DD(27.34%)、CD(61.72%)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实验组B的CC(3.91%)、DD(41.4%)、CD(54.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的TaqⅠ位点HH(80.47%)、GG(2.34%)、GH(17.19%)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实验组B的HH(72.66%)、GG(3.91%)、GH(23.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粘连蛋白MspⅠ位点CC基因型可能会增加尘肺的易感性,未发现TaqⅠb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尘肺发病有关。
- 王永恒范雪云刘和亮冯秋菊张叶青
- 关键词:尘肺
- 矽肺模型大鼠各器官硅元素水平测定被引量:3
- 2012年
- ①目的探讨硅元素在矽肺模型大鼠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情况。②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染尘组。染尘组依据染尘时间(1、3、5、7、14、21和28d)分为7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取大鼠心、肝、脑、脾、肺、肾等器官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硅元素的水平,并进行准确度和精确度实验;取每只大鼠右下肺最大横径处肺组织用于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③结果染矽尘大鼠各器官组织中硅元素水平在SiO2进入体内后即可上升,并随时间的推移呈升高趋势且分布存在差异。④结论矽肺模型大鼠各器官组织硅元素水平浓度分布大小依次为肺、心、肝、脾、肾、脑。ICP-MS法可以较好地检测硅元素,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 王宏丽郝小惠白玉萍李清钊刘和亮
- 关键词:二氧化硅矽肺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以进一步弄清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为解决其有效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间断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后 1、 3、 7、 14、 2 1d颈静脉取血监测血液流变学特性 ,同时检测血浆Fib、ET 1、MDA、NO及cGMP含量。结果 染毒后脑循环血液流变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粘度增加 ,且见血管内皮严重受损 ,缩血管物质增加 ,NO cGMP系统受到抑制。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存在持续性影响 。
- 王耀宏赵金垣崔书杰邓敏温韬刘和亮
- 关键词:脑循环ET-1FIB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NS
- 外源性一氧化碳对大鼠脑内源性气体信使系统的影响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脑内气体信使系统的影响 ,为迟发性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体重 2 40~ 2 80g雄性SD大鼠腹腔单次注射染毒 ,分别于染毒前及染毒后 0 5、 1、 2、 4、 8h ,颈静脉取血测定血浆NO及cGMP含量 ;取双侧脑海马组织 ,测定HO、NOS活性和cGMP含量。结果 染毒后脑循环中NO cGMP通路一过性上调 ,随后抑制 ;脑海马组织中HO、NOS活性下降和cGMP含量降低。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体内气体信使系统功能失衡 。
- 王耀宏赵金垣崔书杰邓敏温韬刘和亮
- 关键词:一氧化碳环磷酸鸟苷血红素加氧酶NOSCGMP
- 姜黄素对矽肺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表达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矽肺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矽肺模型组、姜黄素组和溶剂对照组。后3组均一次性气管内给予质量浓度为50 g/L的矽尘混悬液1 ml,生理氯化钠溶液组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染尘第2天,姜黄素组给予质量浓度为20 g/L姜黄素300 mg.kg-1.d-1(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溶剂对照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15 ml.kg-1.d-1。于第29天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肺组织AQP-1及mRNA表达。结果矽肺模型组、溶剂对照组肺组织中AQP-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氯化钠溶液组减低(P<0.05),姜黄素组肺组织AQP-1表达较矽肺模型组增强(P<0.05)。结论姜黄素可使大鼠矽肺模型肺组织中AQP-1表达增强,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影响AQP-1的表达,在矽肺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郝小惠王宏丽刘和亮张丽李艳辉
- 关键词:姜黄素二氧化硅矽肺水通道蛋白-1
- 不同染尘剂量对大鼠血清硅元素、克拉拉细胞蛋白及表面活性蛋白-D表达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鼠矽肺模型不同染尘剂量与血清硅元素水平、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进行比较。方法 145只雄性W istar大鼠按不同染尘剂量(10、30、50、70 g/L)及不同时间点(染尘后1、3、5、7、14、21和28 d)分为对照组及28个染尘组。取大鼠血液及肺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中CC16和SP-D水平。结果随着染尘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血清硅元素的水平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CC16水平于造模后即开始降低,自第7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染尘剂量的增加水平不断减少;SP-D水平于造模后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在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天最高,21 d起开始逐渐下降。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早期低剂量染尘时即明显升高,且早于CC16和SP-D的变化,三者水平均随染尘剂量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提示血清硅元素、CC16和SP-D水平变化可能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 王宏丽赵金垣朱丽白玉萍李清钊刘和亮
- 关键词:矽肺CC16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