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陵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与人才关系的探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被引量:1
- 1987年
- 本文利用数据库检索提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34个研究所(室)有关获奖人才群体的统计结果,采用结构分析探讨了获奖科技人员的数量、年龄、能级、专业等结构与出成果的关系,并对该院获奖人才群体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评价,为今后农业科研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议。
- 刘寄陵银希厚
-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中国农科院平均年龄百分率
- 我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杨美英唐近春梁佩谦章士炎王广智毕于运覃志豪杨瑞珍李尚兰龚绍文杨献荣隋鹏飞李荣刘寄陵
- 该项目全面应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现状概查资料,以县为基本单元汇总,全国实有耕地面积约20亿亩,比统计面积多38.54%。并系统分析出耕地普查面积与统计面积差别的规律。按耕地所处地势坡度,划分不同层次耕地,即平耕...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业发展规划耕地开发土地资源土地利用
- 中国农科院获奖人才群体结构研究
- 1987年
- 据统计,从1957年建院到1986年上半年为止,收集的946项获奖成果中,除有34项成果未署名或只署集体名以外,署有个人姓名的获奖科技人员累计为3291人次,其中男性占72.7%,女性占27.3%。按署名的912项成果计算,平均每项成果有获奖人3.6人,相当于三个半人获一项成果。在3291获奖人次中,经查核,实际获奖人数为1843人,平均获奖指数是1.56,即约有一半多人平均两次获奖,这说明从总体上看,这批人才群体的智能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其中有个别人曾多次获奖。由于我们是联系获奖成果去研究群体人才,不是研究个体人才,而且同一获奖人才不同时期的知识、年龄、职称和获奖名称等级都在不断变化,同一获奖人在不同成果中所起作用、地位及其组配方式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研究成果与人才的关系时,在较高层次主要以获奖人次作为研究对象,在较低层次或涉及成果时,实际又是以获奖人数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人才群体的真实情况。
- 刘寄陵银希厚
- 关键词:获奖成果主持人中国农科院
- 农业科研人员出成果时的年龄及其与研究周期的关系
- 1988年
- 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是农业科研单位的根本任务。研究取得成果特别是获奖成果中人才群体的年龄结构,对于揭示科技队伍创造力和生命力及其继承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奖成果一人才数据库的检索统计结果,试图对建院三十年来近千项获奖成果中1800多名科技人员(3200多获奖人次)的年龄,及其与成果研究周期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制订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 刘寄陵银希厚
- 关键词:获奖成果最佳年龄农业科研单位年龄分布中国农科院
- 农田产量预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研究
- 1986年
-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和重要农区,也是早涝盐碱灾害频繁的地区。为了探讨这一地区影响农田产量的主要因素和产量变化规律,我们选择山东陵县为试验点,在1983—1984年建立该县农田产量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 刘菊生刘寄陵
-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农田试验点灾害
- 论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特征及其途径
- 1986年
- 科学成果商品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这是当前农业科技领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基本特点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要比工业及其它科技领域的难度大得多。
- 刘寄陵
-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研单位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