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TCT联合HPV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TCT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两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106例病理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III)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TCT检测阳性者80例,敏感度为75.5%,HPV DNA检测阳性90例,敏感度84.9%,经统计学分析,TCT及HPV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都是病理级别越高检出率越高。结论:该两种方法在宫颈早期病变的筛查中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阳性检出率提高。
- 刘惠敏
- 关键词:宫颈病变
- 小剂量罗比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50例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比卡因应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 (Patienecontrolepiduralanalgesia ,PCEA)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 10 0例足月、单胎、头位妊娠的初产妇 ,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 ,每组 5 0例。镇痛组给予0 0 75 %罗比卡因 +芬太尼 ( 1μg/ml) ,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 6ml/h ,冲击量 2ml,锁定时间 10min。进行痛级评分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 ,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监测胎心率 (FHR)、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 镇痛组用药 15~ 30min均感到无痛或基本无痛 (痛级评分 0到Ⅰ级 )。镇痛组产妇MBS在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产妇均能下地活动。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为 499± 10 7min ,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 (P <0 0 5 )。镇痛组第二产程时间 6 3± 37min ,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镇痛组与对照组的宫缩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镇痛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低浓度罗比卡因和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 刘惠敏方向东
- 关键词:罗比卡因分娩硬膜外镇痛芬太尼
- 普洛舒定E_2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体会
- 1998年
- <正>本院采用普洛舒定E_2阴道凝胶(即前列腺素),局部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现将其应用效果与同期催产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选择1996年1月~9月60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普洛舒定E_2组(治疗组)30例,催产素组(对照组)30例。年龄24~32岁;孕周<37周,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37~42周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42周,治疗组9例,对照组7例。本组初产。
- 苏燕金红寇青刘惠敏邱静颐
- 关键词:足月妊娠药物引产
- 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 2009年
- 刘惠敏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切口
- 1100例巨大儿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选取经过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巨大儿1 100例作为观察组(巨大儿组),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体质量儿1 00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体质量儿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孕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胎儿腹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按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胎儿腹围≥192 cm预测巨大儿的可信度达90%以上。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经阴道分娩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结论产妇分娩时的宫高、腹围、超声检测胎儿的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对产前预测巨大儿有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 刘惠敏周桂菊
- 关键词:巨大儿产前预测分娩方式
- 临床回顾性调查巨大儿340例分析
- 2002年
-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999年至2001年间340例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的发生率为6.8%(340:5007),呈逐年升高趋势。巨大儿组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7.4%,17.4%,12.4%,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组(P<0.01),影响母儿预后。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的孕周、体重有关,更主要是孕期营养摄入与消耗失衡所致。定期的产前检查,根据妊娠情况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运动,适时分娩是预防巨大儿发生的有效措施。提高巨大儿的诊断率,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术指征,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 刘惠敏
- 关键词:巨大儿分娩方式
- 性病患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 2005年
- 目的 了解性病患者性病防治知识、行为现状,观察医院健康教育在性病防治中的效果,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68例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 性病患者性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较低,有83. 9%的人在有偿性行为时不使用避孕套。患病后存在多种心理障碍。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性病防治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结论 需要加强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随诊健康教育是做好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刘惠敏朱启明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
- 血清TSH、FT_(4)联合预测妊娠合并甲减不良结局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联合指标对妊娠合并甲减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00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和同期体检的184例健康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甲减组和健康组。比较甲减组和健康组的血清TSH和FT_(4)水平、母体与围产儿不良结局;比较甲减组母体与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者与未发生者的血清TSH、FT_(4)水平;分析血清TSH和FT_(4)水平预测甲减组患者母体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效能。结果甲减组孕妇血清TSH水平高于健康组(t=59.036,P<0.05),血清FT_(4)水平低于健康组(t=5.907,P<0.05);甲减组母体、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健康组(χ^(2)值分别为4.698和4.875,P<0.05)。甲减组母体、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者血清TSH水平高于未发生者(t值分别为5.529和6.075,P<0.05),血清FT_(4)水平低于未发生者(t值分别为3.922和5.453,P<0.05)。血清TSH联合FT_(4)预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母体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更高,其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TSH和FT_(4)联合指标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母体与围产儿不良结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洪琼时晓丽吴萍沈茜刘惠敏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多发生于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宫颈、阴道、会阴和腹部手术切口,少数发生在某些特殊部位,如膀胱、直肠、肾脏、输尿管、、肛周、肺部等.EMT是以痛经、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属良性病变,但具有浸润、转移、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 刘惠敏李新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妇科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42例患者均在宫腔和腹腔内实施了2种或2种以上的手术操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已妊娠。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妇科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解决了单纯宫腔镜或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局限性,尤其是在不孕症患者的诊治中具有较大优势,诊治同步,缩短住院时间。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安全有效地运用于大部分妇科疾病。
- 刘惠敏周桂菊李新玲
-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妇科疾病妇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