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兵 作品数:30 被引量:16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国际地震学 2006年 R.D.Adams 刘文兵 陈林军 马丽 王武星关键词:国际地震学 地震学家 地震记录 地震发生 地学和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网格计算 被引量:2 2005年 简要描述了网格的特点和发展;列举了国际上建设地震学应用网格的研究动态;最后对我国地震学中引入网格技术的情况做了简单描述。 刘文兵 马丽 陈会忠 黄伟关键词:应用网格 网格计算 网格资源 海量数据 地震科学 汶川8.0地震序列特征的研究 刘文兵用自然电位估算地铁干扰大小——以天津塘沽地震台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地铁杂散电流会导致地表电位发生变化并引发危害,其大小与轨道绝缘情况、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有关,难以直接测量。基于自然电位不仅是地下介质电导率分布的响应也是场源(电流源)反应的特性,利用“轨道—大地”模型,计算最近地面线路单列列车行经塘沽地震台时产生的杂散电流最大可达50 A。结合地铁“日行夜停”的特点,对塘沽地震台自然电位数据进行分段研究,估算出地铁杂散电流平均约33.15,引起的电位变化平均约为0.68,并得到地铁运行最大日干扰时间规律。为准确评估地铁运行对地电观测的影响,提出科学改造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建波 雷生学 张明东 刘文兵 刘金城 马义山关键词:自然电位 地铁杂散电流 电位变化 天津塘沽、天船井水位异常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2016年 天津地区天船、塘沽两口浅层承压井自2013年以来陆续出现突升、突降异常变化。虽经水质检测结果认为井水可能受到工业污染,异常信度较低,但通过多方面的环境调查,至今未查到污染源和抽水等环境干扰。依据天船、塘沽两口井现有数据连续性和稳定性好、异常映震率高等特点,并结合距塘沽井28km的同层位潘庄井数据(参考对比),利用1水平层状含水层一维模型的含水层应力与井水位变化关系式、2邻近测震台站近场地震序列Sg震相剪切波分裂、3区域主要断裂库伦应力估算等三个方面所反映的不同深度应力变化结果,初步分析认为塘沽井和天船井所在局部区域存在由深部至浅部的应力扰动情况,并且所反映的应力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同步性。 王熠熙 刘双庆 刘文兵 李赫 马建英 张磊关键词:横波分裂 偏振分析 2010年滦县地震序列视应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2010年3月6日河北滦县发生ML4.5地震,其前震较为活跃且余震丰富。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监测到的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滦县ML≥2.5地震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得到地震视应力。结果表明:1 ML4.5地震视应力表现出震前存在高值异常,震时达到峰值,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特点,而且主震视应力远大于多数余震,由此推断该序列类型为主余型。2视应力的数值变化可以反映震源区应力状态,利用视应力的变化过程来探讨地震序列性质,结合传统序列判别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别序列类型。3在震级ML≤3.3范围内震级与视应力大体为正相关。 李赫 刘文兵 王熠熙 刘双庆 龚永俭 尚先旗 高也关键词:视应力 震源机制 土耳其地震研究与监测情况 被引量:3 2000年 介绍了土耳其的地震研究与观测情况, 其中包括: 人工地震波观测、水化观测和地震预报实验场等。 陈化然 刘文兵 张国民关键词:地震研究 地震观测 地震监测 伊兹米特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1 2000年 对1999 年8 月17 日土耳其伊兹米特7.4 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表现出一定的异常。 陈化然 王俊国 刘文兵 张国民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伊兹米特地震 地震前兆 2017年9月4日临城M_L4.4地震震源参数及其揭示的构造意义 被引量:6 2019年 2017年9月4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发生了ML4.4地震,临城及周边地区震感明显。此次地震发生在地震较少的临城县,是邢台地区近年来的一次显著地震,研究其发震机理对认识曾于1966年发生MS7.2地震的邢台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河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临城ML4.4地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然后利用gCAP方法反演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对该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采用sPL深度震相对震源深度进行精确测定。结果显示,临城地震序列主轴沿NE向分布,深度剖面揭示倾向SE,深度集中在6.5~8.2km,平均约7km。主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I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76°、69°和-40°,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3°、53°和-153°,由此可知该地震为具有少量正断分量的走滑型地震。起始破裂深度约7.5km,矩心深度6km,多个台站观测到的sPL深度震相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矩心深度的可靠性,地震由深部向浅部破裂。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和地震序列定位结果分析,认为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根据1966年邢台地震发震机理的启示,推测发震断层为临城地区滑脱构造面之下的一条走滑兼具较小正断分量的潜伏断层。本次地震是深部断裂的一次应力调整,并没有导致深浅部断裂的贯通破裂,因此该地区仍然具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 李赫 谢祖军 王熠熙 王晓山 董一兵 张辉 张辉 刘文兵 刘文兵 高也关键词:震源参数 发震构造 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逆向追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强震发生前,震源附近的地震活动往往会呈现出一些空间和时间的异常特征,分析和提取这些异常特征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了与常规强震预测方法迥异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活动反向追踪法(Reverse Tracing of Precursors,RTP),对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几个MS≥7.5大震(含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进行了探索性的回溯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中国大陆大震预测方面有一定的适用性,并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未来强震活动做了一定的预测。 刘文兵关键词:地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