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畅
- 作品数:92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生物絮团水产养殖系统的水体后处理和重复使用研究
- 为了在两个生物絮团养殖周期之间实现脱氮和水体的重复使用,实验在第一个养殖周期后设置了反硝化和硝化重构的过程。在反硝化过程中,设置1个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CN0、CN1、CN2、CN4和CN6),即额外添加的碳氮比分别为0...
- 刘文畅谭洪新罗国芝
- 关键词:硝化脱氮
- 文献传递
- 生物絮团颗粒及其活化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絮团颗粒及其活化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通过对水产养殖过程中剩余的生物絮团进行收集,添加保存营养剂和使用低温对其硝化性能进行最大程度上的保留,通过絮团活化剂和活化方法对其硝化性能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恢复,然...
- 刘文畅谭洪新姜泽建罗国芝郭衍硕吕欣蓝
- 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开展被引量:2
- 2021年
- 循环水养殖被认为是代表21世纪水产养殖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形式之一。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一流学科优势,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循环水养殖系统核心功能单元的技术原理,至少能够进行2个典型养殖品种、不同养殖负荷及两个典型区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功能单元的基本配置,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亲自实践操作的难题,显著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优化了教学管理体系,极大促进了科教融合。
- 罗国芝刘文畅刘文畅
- 关键词:水产学虚拟仿真实验循环水养殖系统
- 一种鱼虾菜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虾菜养殖系统,属于鱼虾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养殖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鱼养殖区、生物絮体沉淀区和虾养殖区;所述鱼养殖区包括进水口、鱼跑道式养殖槽、曝气装置、碳源放置容器和文丘里射流器;所述生物絮体沉淀区包括...
- 罗国芝贺希刘文畅谭洪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成本低刺激生物絮凝水产养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低刺激生物絮凝水产养殖方法,每72小时从生物絮凝‑养殖池底部排出1/4‑1/3的絮团和养殖水到沉淀池,排出的絮团和水在沉淀池中静置40‑50小时,使溶解氧降低到0.2mg/L以下;养殖池排出絮团和养...
- 罗国芝谭洪新蒙浩炎刘文畅樊利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应用于池塘中的软性材料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池塘中的软性材料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该养殖系统包括设置在池塘中的养殖槽、漂浮在养殖槽四周的操作平台、气提系统和养殖水体增氧系统,养殖槽上部为鱼类养殖区(1),养殖槽底部为粪便收集区(2),中间由网格...
- 孙大川谭洪新罗国芝刘文畅叶继良盛祥
- 文献传递
- 浮性与沉性生物絮团氨氮处理能力与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沉性絮团与浮性絮团在加碳源和不加碳源条件下的氨氮处理能力与营养组成,在加碳源和不加碳源的条件下各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沉性絮团、混合絮团和浮性絮团。每组总悬浮固体(Total Suspended solid,TSS)≈150 mg/L,碱度约为300.00 mg/L,以10 mg/L氯化铵(NH_(4)Cl_(2))为氮源,以DOC/TN=15的葡萄糖作为碳源,进行为期3 d的连续水质监测试验,试验结束后取絮团测营养指标。结果显示:在加碳源的条件下沉性絮团、混合絮团和浮性絮团的总氨氮去除效率分别为(1.03±0.03)mg/g·h、(1.00±0.01)mg/g·h、(1.05±0.07)mg/g·h;不加碳源的条件下沉性絮团、混合絮团和浮性絮团的氨氮去除效率分别为(1.20±0.16)mg/g·h、(1.28±0.03)mg/g·h、(1.02±0.03)mg/g·h,不加碳源组沉性絮团和混合絮团的氨氮去除率高于加碳源组沉性絮团和混合絮团,两组之间浮性絮团氨氮去除率差异不显著。浮性絮团的亚硝酸盐氮(NO_(2)^(-)-N)有较高的峰值质量浓度,加碳源条件下为(1.85±0.05)mg/L,不加碳源条件下为(3.32±0.38)mg/L,加碳源组和不加碳源组沉性絮团、混合絮团以及浮性絮团的硝酸盐氮、总氮和溶解性总氮最终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加碳源的情况下浮性絮团具有更多含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以及脂肪酸,不加碳源的情况下沉性絮团具有更多含量的氨基酸,浮性絮团具有更多含量的EPA。研究表明,沉性絮团对整个生物絮团系统的总氨氮以及亚硝酸盐氮处理效果更好,浮性絮团营养价值更高。
- 谭竟宏陆泳因罗国芝谭洪新刘文畅
- 关键词:营养组分
- 生物絮凝技术在池塘养虾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基于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的水产养殖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净化养殖水体,被认为是解决当前集约化水产养殖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分析了碳源投加在生物絮凝养虾与传统养虾中的区别,总结了BFT池塘养虾具有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水处理费用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优点,指出BFT碳源消耗量大、能耗较高的局限性,并结合南美白对虾生物絮凝池塘养殖技术,对生物絮凝技术在中国虾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刘文畅罗国芝谭洪新
- 关键词:生物絮凝虾类养殖池塘养殖
- 一种交互式生物滤器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互式生物滤器及方法,设置有絮体排放阀门、上清液排放阀门、进水口、溢水口、曝气石,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水质监测装置,进水口连接有相应水管及水泵,曝气石由气体电磁阀控制曝气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进水水质监测装...
- 谭洪新刘文畅罗国芝樊利鹏张南南于永霞蒙浩焱
- 文献传递
- 新建组合填料垂直潜流湿地系统处理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的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探索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技术,在条子泥垦区运行了一种以碱蓬作为净化植物,风化煤、陶瓷环和石英砂为组合填料的垂直潜流湿地系统,通过比较进、出水差异分析净化效果。70 d后,将不同填料取出进行硝化能力测试,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垦区尾水中的pH、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分别为8.55~9.17、3.58~8.53 mg/L、0.47~1.16 mg/L和17.96~26.63 mg/L。经湿地净化后,出水中的pH为7.34~8.79,基本满足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一级标准。TN、TP和COD_(Mn)分别为2.75~6.65 mg/L、0.33~0.71 mg/L和16.32~24.16 mg/L,基本满足二级标准。pH、TP和COD_(Mn)在进、出水中的差异显著(P<0.05),平均下降8.78%、36.26%和13.52%。硝化能力测试表明,上、下层风化煤、陶瓷环和石英砂填料对总氨氮(TAN)的去除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7.44%、88.88%、49.30%和11.47%。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填料上的差异显著(P<0.05),优势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在石英砂上显著富集,norank_f__Microscillaceae在有碱蓬草根系附着的上层风化煤中显著富集(P<0.05)。本研究证实了组合填料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沿海垦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 王雪峰刘文畅樊利鹏谭洪新谭洪新孙大川
- 关键词:风化煤人工湿地高通量测序沿海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