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装饰
  • 2篇艺术
  • 2篇中堂
  • 2篇文化
  • 2篇民居
  • 2篇徽州古民居
  • 2篇古民居
  • 1篇艺术个性
  • 1篇油画
  • 1篇油画创作
  • 1篇语言
  • 1篇审美理想
  • 1篇素描
  • 1篇素描教学
  • 1篇素描教学改革
  • 1篇素描课
  • 1篇厅堂
  • 1篇碰撞
  • 1篇文化价值
  • 1篇现代艺术

机构

  • 5篇宿州学院

作者

  • 5篇刘洋
  • 1篇许兴海

传媒

  • 4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基础素描课的改革
2009年
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新的需求,不能适应时代和艺术的发展。在基础素描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的有:教学目的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的更新,只有在做以上改变的基础上,基础素描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美术专业教学的基础,才能起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艺术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的重要作用。
刘洋
关键词:素描教学改革艺术个性
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成因探究被引量:5
2011年
从徽州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入手,剖析了徽州古民居厅堂"中堂"装饰风格的形成与徽州人内心世界、外部环境以及文化艺术氛围的相互关系。徽州古民居独特的形制为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文化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徽州与"吴地"之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文化形成的外部因素;徽州社会的崇儒重教文化传统为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历史与文化基础,也是"中堂"装饰风格在徽州古民居中形成的根本原因。
许兴海刘洋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厅堂中堂装饰文化
论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起源与审美寓意被引量:1
2016年
从徽州古民居"中堂"书画装饰的起源、具体构造、建筑审美、经济功能等方面入手,剖析了徽州古民居的"中堂"书画装饰结构和风格与其文化艺术氛围的相互联系,分析了其审美意蕴和价值意义。徽州古民居"中堂"书画装饰已经成为徽州装饰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装饰方式,是徽州文化代表性文本之一;在古徽州人心中,"中堂"书画装饰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精神上的支柱;徽州古民居"中堂"装饰已与现代徽州的社会风俗、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紧密相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
刘洋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中堂文化价值
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中国的后现代与传统艺术理念的碰撞及融合
2012年
当代中国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愈发明显,随着时代变迁所产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价值的变化,当代艺术无论是从观念还是表现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美学思想面临冲击与融合的艰难抉择,传统与现代该怎样取舍,是决定中国艺术体系走向的重要命题。
刘洋
关键词:后现代
油画创作中对装饰艺术语言的借鉴与运用
2012年
从装饰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艺术中色彩体系的法则两个方面阐述装饰艺术语言对油画的影响,分析了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语言形式法则和简化概括、夸张变形、解构重构等形象处理方式对油画创作的启发,以及装饰艺术色彩法则中的主观性、单纯性、平面化、象征性等方面对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影响。通过借鉴装饰艺术语言,可以使油画创作从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使油画艺术的外延与内涵得到拓展与丰富。
刘洋
关键词:装饰油画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