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建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先导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三江流域与岷江上游生态区数量分类及可能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对三江流域及岷江上游内 73个县市进行生态区数量分类划分出 5个生态区 ,并根据各生态区之间水热条件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适宜的造林树种。用Miami模型计算的TsPt和TsPn反映了研究区林木可能生产力的差异 ,且用其比值还可揭示各地水热平衡状况。
- 马明东刘跃建
- 关键词:岷江上游生态区造林树种
- 云杉天然林分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研究建立了云杉天然林分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ym为0.6888,Rymt值为11.0804,用Rymt检验,t0.05=1.98,t0.05
- 马明东罗承德张健胡庭兴刘跃建
- 云杉天然林分生境条件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等数学方法筛选出对云杉生产力影响极为显著的生境因子,并依据这些因子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云杉分布区天然林分生境条件进行数量分类,提出云杉分布区产区大地貌生境区植被型生境组局部地形生境型土壤生境类型级5级分类系统,将川西北高山产区划分为2个生境区、5个生境组、11个生境型和17个生境类型级。
- 马明东罗承德张健胡庭兴刘跃建
- 关键词:生境
- 四川西北部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库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在四川西北部沿都江堰-映秀-小金在不同海拔梯度选择16个典型群落类型森林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揭示了该区域不同群落类型森林土壤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和土壤养分库状况,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氮关系和碳氮与养分因子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氮储量差异明显,全氮含量在0.78~3.51g/kg,密度在0.77~2.84kg/m2。亚高山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氮含量整体上高于低山森林植被类型;1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库有明显差异,在36.07~73.45kg/m2之间。总体上原始天然林较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库高,反映出植被越原始则养分库越高,1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中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和全氮均表现出显著线性关系,其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29.63%~87.00%,密度分配为29.49%~76.08%,以落羽杉人工林为参照碳库管理指数为70.63%~2 138.11%,碳库质量优良;碳氮比为6.89~13.80,对林木生长较为适宜。其成果为该区域森林经营和因5.12地震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 刘跃建李强马明东
- 关键词:群落类型土壤养分库
- 森林生态系统立地指数的遥感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森林生态系统立地指数分析和立地质量的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和造林营林的重要理论基础与规划方法,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由于技术的限制,迄今为止,还没有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立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和开展立地条件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研究。卫星遥感为大面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以云杉为对象,利用卫星遥感为研究手段,在岷江上游的四川西北部松潘镇江关流域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立地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探索有关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并通过有关精度的评估分析这种高技术应用的价值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植被指数NDVI和TNDVI与野外实测云杉立地指数(SI)基本为线性相关。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测定结果的比较研究,发现在1∶1比例的分析图中,NDVI和TNDVI的遥感反演模型都有很好的拟合效果与较高的精度,说明通过遥感植被指数的方法测定森林立地指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马明东江洪刘世荣朱春全刘跃建王金锡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云杉反演模型
- 应用4种数学方法对暗针叶云杉林分生境属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应用多元线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分量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4种数学方法,定量比较分析了云杉分布区、地貌、土壤和植被类型等11个生境因子与地位指数、林分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林分生物量4个生产力指标,结果表明4种数学方法均可用于生境条件分类因子的筛选,且尤以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较为直观,可揭示生境因子间对生产力贡献大小,通过对因子内分级(类目)后从各类目得分值大小,反映出各生境因子内不同等级对生产力贡献的差异。类目的划分标准可直接用于类型间等级尺度,该方法与系统聚类或Fuzzy聚类相结合,构成生境分类方法的完整系统。
- 马明东刘跃建
- 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布被引量:66
- 2008年
- 对32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碳含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楠木林分平均生物量为174.33t·hm^-2,其中乔木层为166.73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95.6%;楠木林分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含量为树干0.5769gC·g^-1,树皮0.4654gC·g^-1,树枝0.5232gC·g^-1,树叶0.4958gC·g^-1,树根0.4931gC·g^-1,灌木层0.4989gC·g^-1,草本层0.4733gC·g^-1,苔藓层0.4143gC·g^-1,枯落物层0.3882gC·g^-1;土壤碳含量平均值为0.0139gC·g^-1,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层次土壤碳含量逐渐减少;楠木林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27.59t·hm^-2,其中乔木层91.33t·hm^-2,占楠木林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40.13%,灌木层0.38t·hm^-2,只占0.17%,草本层1.71t·hm^-2,占0.76%,苔藓层0.63t·hm^-2,占0.28%,枯落物层0.66t·hm^-2,占0.29%,林地土壤(0-80cm)碳贮量为132.88t·hm^-2,占58.40%;其碳库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0-80cm)〉乔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苔藓层〉灌木层;楠木林分净生产量为8.5706t·hm^-2a^-1,其中乔木层净生产量为6.6691t·hm^-2a^-1,占林分总量的77.82%。楠木林分碳素年固定量4.2536t·hm^-2a^-1,其中乔木层碳素年固定量3.5736t·hm^-2a^-1,占林分总量的84.01%。
- 马明东江洪刘跃建
- 关键词:楠木人工林生物量碳含量净生产量碳贮量
- 红豆杉资源及开发利用综述被引量:43
- 2004年
- 本文系统阐述了红豆杉开发利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中国乡土红豆杉资源现状,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曼地亚红豆杉在我国的引种情况。通过对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市场需求分析,提出了目前红豆杉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该产业开发的对策。
- 马明东刘跃建
-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
- 森林生境质量评价及分类评述被引量:4
- 1993年
- 生境质量评价分类的意义 生境条件是由众多环境因子组成,它是影响或决定一个地段森林类型及其生产力和生境因子总和,包括气候、地形、地势、土壤、植被和生物因子等。然而这些因子又是地质史、自然地理、大区气候和演替发展的函数。在这个复杂的总体中,各生境因子互相制约,相互联系,对森林类型的形成,林木生长发育和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尽管如此,但也是具有局部的同一性,某些微小变化只能导致林木生长效果微小差别。
- 马明东刘跃建
- 卧龙亚高山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碳汇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利用野外实际调查数据对四川卧龙亚高山9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9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总有机碳含量为15.39-41.30 g/kg,总有机碳密度为14.00-25.95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排序为冷、铁杉暗针叶林〉云杉暗针叶林〉冷杉红桦混交林〉亚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灌木林〉高山柳、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落羽杉人工林。活性有机碳含量为4.85-23.14 g/kg,活性有机碳密度为4.29-10.55 kg/m^2。活性有机碳储量排序为云杉林〉灌木林〉亚高山草甸〉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人工林。研究结果还表明,卧龙亚高山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碳储量较高、碳库质量较好,有明显的碳蓄积,是一个较大的"汇"。
- 马明东李强罗承德刘跃建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森林植被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