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韬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地质
  • 1篇预警
  • 1篇预警预报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防治
  • 1篇石流
  • 1篇实例分析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全球卫星
  • 1篇全球卫星导航
  • 1篇全球卫星导航...
  • 1篇自动化
  • 1篇自动化监测
  • 1篇卫星
  • 1篇卫星导航
  • 1篇卫星导航系统
  • 1篇滑坡

机构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刘韬
  • 1篇徐湘涛
  • 1篇赵星
  • 1篇李龙

传媒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GNSS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例分析
滑坡监测是滑坡灾害防治和预测预报的重要基础,通过滑坡监测,可掌握滑坡变形演化过程,也为滑坡稳定性判断和发展趋势预测提供依据。其中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可直接监...
刘韬
关键词:滑坡地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灾害防治
GPS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接娘坪变形体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接娘坪变形体位于贵州省都匀市,鉴于该地区的严重变形和可能失稳造成的严重后果,决定对该地区的变形进行监测。通过对该类型变形体监测预警指标的探讨,结合国内相关项目的经验和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等条件,选择了基于GPS的自动化监测技术,并辅以表面裂缝监测和降雨量监测。通过对该项目的建设,介绍了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并对一机多天线的技术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通过表面裂缝和表面位移监测数据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印证了GPS在该项目的适用性。自2013年3月至今,该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点累计变形和沉降量最大的点都位于G2号监测站上,且4个监测点的平面变形方向都向煤矿集中开采的南西向,这反映了该坡体的变形主要是与山体下部煤矿开采有关,与当地降雨量的关系不明显。
刘韬徐湘涛陈世昌
关键词:自动化变形体
泥石流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以贵州省望谟县望谟河泥石流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贵州省望谟县望谟河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落差大,汇流作用强,富有大量松散物质,发育有3条主沟。在强降雨条件下,各沟渠发育的小规模泥石流同时爆发流入主沟,最终汇流于望谟河内,导致流量增大,泥沙含量增多,易产生特大洪涝沟谷型泥石流灾害,对沿岸居民和下游的望谟县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011年6月6日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的爆发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减少泥石流危害,基于流域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发育特点的调研,以雨量、次声、水位和影像为监测内容,合理布置了雨量计、物位计、次声警报仪和视频系统,构成了针对该流域的泥石流监测网,拟定了预警阈值并划分了预警等级,形成了集采集、解译、传输、分析、决策、控制和预警为一体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异常数据、缺失数据、波状数据和噪音的优化处理,取得了有效的监测成果,实现了对流域内雨量、次声、水位、影像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控,为望谟河泥石流预警预报提供一定保证。
赵星李龙李禹霏刘韬
关键词:泥石流监测系统自动化监测预警预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