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初国新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动脉
  • 3篇心电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成像
  • 2篇动脉瘤
  • 2篇断层摄影
  • 2篇断层摄影术
  • 2篇心电门控
  • 2篇影像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三维重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前瞻性心电门...
  • 2篇缺血

机构

  • 10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4篇初国新
  • 4篇陈志仁
  • 3篇衣闯
  • 3篇张丹木
  • 3篇黄兴
  • 3篇梁妍
  • 2篇方昊
  • 2篇贺永斌
  • 2篇张维权
  • 2篇毛海英
  • 1篇姜薇
  • 1篇田立波
  • 1篇邰建东
  • 1篇佟颖
  • 1篇孟繁凯
  • 1篇徐卉
  • 1篇白利民
  • 1篇孙平
  • 1篇尹航
  • 1篇徐晶

传媒

  • 4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右冠状动脉伪影与心率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右冠状动脉伪影与心率的关系。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64排螺旋CT,造影剂为Omnipaque(350 mgI/ml)或优维显370 mgI/ml,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心率均〈65次/min,分析心率与右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关系。结果 94例病例中有14例右冠有轻或中度伪影,一组心率在60~65次之间共21例,9例右冠有运动伪影,二组心率〈60次患者共73例,5例右冠有轻度伪影。结论 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心率控制在〈60次/min,能明显减少右冠出现运动伪影的几率。
衣闯尹航初国新
关键词:心率64层CT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ESRD)及长期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ESRD患者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组66例,ESRD患者无透析组42例,应用连续多普勒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速度,并由峰速推算出收缩期三尖瓣口的跨瓣压差,进而推算出右室收缩压及肺动脉压力。透析组患者在完成透析后1 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ESRD长期血液透析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平均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两组间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无创评价ESRD患者及经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压力,早期诊断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并改善预后。
徐晶徐卉初国新张艳丽王小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终末期肾病肺动脉高压
十六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比较研究
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是螺旋CT 问世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检查方法。在对CTA 大量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CTA 的诊断优势,对病灶显示...
初国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脑动脉瘤
文献传递
鼻骨骨折CT扫描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螺旋CT的不同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GELightspeed 16排螺旋机扫描仪,对5例鼻外伤患者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1例普通X线侧位平片显示阴性,...
贺永斌姜卫国初国新
关键词:鼻骨骨折计算机断层摄影术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鼻骨骨折CT扫描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的不同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GELightspeed 16排螺旋机扫描仪 ,对 5例鼻外伤患者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 ,1例普通X线侧位平片显示阴性 ,CT图像可显示有骨折线。单纯鼻骨骨折 4例 ,合并鼻中隔骨折 1例 ,鼻骨线形骨折 3例 ,粉碎性骨折 2例。其中重建后冠状位像显示鼻骨骨折线全面 ,可靠 ,横断位像可以显示骨折线 ,矢状位像上显示骨折线不很可靠 ,尤其对碎骨片的数目 ,来源分辨能力差 ,3D骨重建对微小的骨折分辨率差 ,对骨折有明显移位或塌陷的情况显示清晰。结论 冠状面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最可靠。
贺永斌姜卫国初国新
关键词:鼻骨骨折计算机断层摄影术三维重建
64排VCT XT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64排VCTXT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图像质量分析。方法:连续选取152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A组平均体重指数25.1,心率<65次/min)行前门控扫描,根据患者的自动毫安量选择管电流及管电压。同时比较回归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的30例患者(B组平均体重指数25.7,心率<72次/min)的剂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配对t检验,P<0.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前瞻性门控横断面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射线剂量平均为(2.75±0.95)mSv,所获图像质量完全达到临床诊断需要,B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平均剂量为(18.2±2.9)mSv。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线剂量减少了85.2%。结论:64排VCTX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横断面扫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也非常有效的降低了辐射剂量。
张维权初国新黄兴吴祥才张丹木陈志仁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总结肠系膜血管栓塞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总结2006年4月-2009年4月对25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所有检查均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及GE64排VCT机。其中10例平扫、15例平扫加增强。结果:11例患者可见病变血管增粗、管腔内充盈缺损,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7例,5例未见血管异常。16例患者血管病变区肠腔不同程度增宽、积液、积气。22例管壁增厚,并见“双环征”。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管壁变薄,增强时见肠壁延迟强化。17例肠系膜水肿,密度增高,呈“云絮样”改变。12例肠系膜血管“缆绳样”改变,血管壁边缘模糊。2例少量腹水。结论:多层螺旋CT的腹部平扫加增强可以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的形态及管腔内充盈情况,对病变肠道管壁、管腔、肠系膜及腹水的表现也能充分显示。因此对发现肠系膜血管栓塞有很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可以协助临床进行病变的分类及分期,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准确依据。应作为临床高度疑似肠系膜血管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张丹木张维权黄兴毛海英初国新王闯姜薇王钟林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血管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结直肠癌的MRI诊断价值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MRI对结直肠癌筛选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行MRI检查,扫描前进行水灌肠,再行结肠水成像、冠状和轴位FIESTA序列扫描、增强扫描采用T1WI脂肪抑制的轴位、冠状和矢状位的扫描。MRI诊断结果与纤维结肠镜或手术病理比较。结果:32例结直肠癌中11例表现为肠腔内软组织肿块,21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局限性狭窄,病变于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3例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6例可见病灶周围斑片状T1WI稍低信号;增强后病变段肠壁外缘光滑15例,不光滑或有结节影向外突出17例。MRI的FIESTA+水成像诊断敏感度为93.7%,准确度为82.0%,特异度为57.1%;FIESTA+水成像+动态增强检查的敏感度为100.0%,准确度为87.1%,特异度为71.4%。结论:MRI的结直肠水成像和FIESTA序列是筛选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结肠MRI水成像可以为结直肠癌直观的定位,部分替代钡剂灌肠检查;结合MRI的增强扫描可以准确诊断结直肠癌。
梁妍陈志仁初国新
关键词:结直肠癌磁共振成像
3D-ASL与DSC-PWI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在DWI正常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3例,均采用GE 3.0T 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术在TIA中的灌注表现。而在DSC-PWI中,分别CBF、CBV、MTT及TTP与ASL行阳性率对比,观察PWI中各项指标与ASL的CBF相关性。结果 23例患者中,ASL显示灌注不足18例,灌注过度2例,灌注正常3例;DSC-PWI显示灌注不足16例,灌注过度2例,灌注正常5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5例,符合率为65.2%。而在DSC-PWI中,与CBF、CBV相比,AS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MTT,TTP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阳性率偏高。结论无创性ASL在检测TIA脑血流量灌注异常时与DSC-PWI具有同样的效果,敏感性偏高。
申强孟繁凯杨波白利民初国新
关键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T血管造影头颈部联合扫描对脑供血不足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对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脑供血不足病例进行检查。132例患者行CTA检查后,共发现阳性病例81例,颈部至头颅底阳性49例,颈部及颅内同时发生病变27例,单独头部阳性9例,检查正常病例51例。结果:CTA能清楚显示颈部及颅内动脉病变的部位、形态、供血动脉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CTA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活、安全的检查方法,对寻找病灶、指导手术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可靠的影像资料。
初国新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脑供血不足颈部血管梗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