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史学
  • 2篇野史
  • 2篇杂记
  • 2篇札记
  • 2篇史学价值
  • 2篇撰述
  • 1篇典范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格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传承
  • 1篇学术界
  • 1篇学术批评
  • 1篇学术专著
  • 1篇原罪
  • 1篇原罪意识
  • 1篇章学诚
  • 1篇知识分子
  • 1篇治学
  • 1篇少年

机构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单磊

传媒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语文知识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北民族论丛
  • 1篇地域文化研究
  • 1篇清史论丛
  • 1篇理论与史学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0
  • 3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陔余丛考》史考部分与《廿二史札记》之关系例考被引量:5
2019年
赵翼素以诗文见长,并由文入史,成为"乾嘉考史三大家"之一。《陔余丛考》是他由诗文创作转向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从该书史考部分到《廿二史札记》反映出他在史学领域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轨迹。两书关系十分复杂,有承袭关系、互补关系、修正关系、彼此独立关系等,其中承袭关系和互补关系表现得比较显著。两书在结构安排、问题提炼、条目设置、论据选取、论证取径、结论形成、文字表述等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表明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两书又有彼此呼应、相得益彰而又不尽相同的内容,体现出互补关系。总体而言,两书各具特色,各有优劣,研读时应彼此参照,不宜偏执一端。
单磊
天理教起义背景下的地方社会控制
2009年
清中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天理教起义即在这一形势下由豫北滑县燃遍北方各省。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朝野上下对其发生原因其镇压方式有不同认识。最终,中央与地方联合剿杀了起义,其中朝廷处于主导地位。这反映国家政权在豫北民众的社会认同中表现强烈,官方意识在豫北地区依然颇具影响力,并牢固地制约着地方意识的觉醒。
单磊
关键词:清中叶天理教社会控制
《文史通义》中修辞格的运用浅析
2010年
《文史通义》既是一部史学理论经典,又是一部不朽的文学精品,这突出地表现在章学诚对修辞格的自觉运用上。"修辞立诚"是贯穿章学诚历史文学思想的一条红线。章学诚找到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合理结合点:重视文辞的价值,主张文史互动,同时又要求历史撰述应当言之有物,戒除虚饰浮夸的空洞文风,达到"修辞立诚"的目的。
单磊
关键词:章学诚《文史通义》修辞格
野史撰述的实践:赵翼《檐曝杂记》的史学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檐曝杂记》记述了赵翼求学、科考、仕宦、游历、归乡的历程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的轨迹,对展现其为人、为官、为学,勾勒其浮沉进退,进而通透地理解其成长轨迹和学术思想,深有裨益。该书涉猎范围广泛,涵盖军政、皇室、科举、官场、人物、宗教、物产、风俗、地理、气候、西洋、外国等,所记内容多为亲历亲见,属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该书还具有较高的史学批评价值。《檐曝杂记》与赵翼其他著作相发明,可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赵翼不同著作之间的内在关联。
单磊
关键词:史学价值
霍布斯鲍姆史学理论体系中的“偏见”解读
2019年
历史学有没有党派偏见(partisanship)?这似乎是一个荒唐的疑问,却又是一个时刻萦绕于历史学家头脑中的问题。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旗手"的英国史学理论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1917—2012)给出了极其肯定的回答,甚至将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科学的发展一直没有与党派偏见相分离——没有党派偏见.
单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霍布斯鲍姆埃里克历史学社会科学
野史撰述实践的典范:赵翼《檐曝杂记》的史学价值
2019年
《檐曝杂记》记述了赵翼求学、科考、仕宦、游历、归乡的历程,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的轨迹,展现了其为人、为官、为学情况,勾勒了其浮沉进退一生,进而对研究者通透地理解其成长轨迹和学术思想,深有裨益。该书涉猎范围广泛,涵盖军政、皇室、科举、官场、人物、宗教、物产、风俗、地理、气候、西洋、外国等,所记内容多为亲历亲见,属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该书还具有较高的史学批评价值。《檐曝杂记》与赵翼其他著作相发明,可在一定程度上透视赵翼不同著作之间的内在关联。
单磊
晚明野史笔记繁盛的历史合理性被引量:3
2009年
晚明社会险恶、国史不兴,知识群体忧时愤世却又无法找到救世之途,只得借助于野史笔记这种思想资源来表达社会主张和利益诉求。民间参与史事记载和历史评价反映平民社会走向成熟之际官方史观与民间史观的趋同。晚明史学"实录不实,野史不野"的独特景观正是对这一趋势的践行。野史笔记风行于世有利于自我意识觉醒、史家个性张扬、记事领域拓宽和主体权力扩张。
单磊
关键词:晚明
知识分子应当具有原罪意识——学术界的“僧多粥少”现象评述
2010年
单磊
关键词:学术界知识分子学术专著学术批评疲劳症
吕思勉史学札记对赵翼考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学者工夫,贵于铢积寸累,涓涓不息,终至江河.”学问无穷,学海无涯,初学者往往苦于乱丝无绪,难以涉其涯涘、窥其堂奥.作为学术入门之阶,札记是学术积累的绝佳形式.清人章学诚曾谆谆告诫后学:“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
单磊
关键词:清代史学吕思勉学术传承
赵翼诸种著作之关联考述
赵翼著作的群落结构较为合理,既有正史考证,又有野史笔记,既有历史撰述,又有诗文创作。《陔余丛考》和《廿二史札记》属于史考,是"立功"之作;《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以及《瓯北集》的史学部分属于史作,是"立言"之作;其史...
单磊
关键词:著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