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春山

作品数:53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消融
  • 18篇房颤
  • 17篇导管消融
  • 17篇心房
  • 17篇心房颤动
  • 14篇射频
  • 13篇血管
  • 13篇射频消融
  • 11篇导管
  • 11篇动脉
  • 10篇冠状
  • 9篇消融治疗
  • 9篇冠状动脉
  • 8篇静脉
  • 8篇肺静脉
  • 7篇心律
  • 7篇心律失常
  • 7篇室性
  • 6篇心血管
  • 6篇心血管病

机构

  • 5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52篇卢春山
  • 37篇郭成军
  • 33篇方冬平
  • 31篇何东方
  • 31篇郝蓬
  • 18篇张英川
  • 17篇李果
  • 17篇刘兴鹏
  • 14篇马长生
  • 13篇赵林
  • 13篇董建增
  • 12篇汤日波
  • 11篇迟云鹏
  • 11篇胡福莉
  • 10篇马克娟
  • 10篇龙德勇
  • 9篇喻荣辉
  • 7篇刘晓惠
  • 7篇刘冰
  • 6篇柳景华

传媒

  • 10篇中国心脏起搏...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6篇中国医药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心脏与心...
  • 1篇第四届心房颤...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管消融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实验
卢春山郭成军方冬平郝蓬李果何东方刘冰张英川柳景华
射频消融犬迷走神经对Bezold-Jarisch反射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犬迷走神经对Bezold-Jarisch反射(BJR)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麻醉后经右侧开胸,完全随机分为心外膜组(n=6)及心内膜组(n=6)。心外膜组暴露左心室脂肪垫,行室间沟脂肪消融;心内膜组在左心室内沿高频刺激有效迷走反应1 cm周围区域消融。2组消融后均经左心室导管弹丸式推注藜芦定15μg/kg诱发BJR。记录2组推注藜芦定前后窦性周长基础值、最低值、最大下降值,及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左心室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的基础值和最大下降值。结果推注藜芦定前,2组各项指标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推注藜芦定后,心内膜组窦性周长最大下降值△窦性周长明显高于心外膜组[(198±32)ms比(190±28)ms](P <0. 05),2组其余各项指标的最大下降值ASAP、ADAP、AMAP、ALVSP、△LVEDP、△+dp/dt_(max)、△-dp/dt_(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犬室间沟脂肪消融削弱藜芦定诱发BJR时窦性周长下降的作用强于心内膜神经电位消融,但二者对动脉压、左心室压、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卢春山郭成军方冬平郝蓬何东方马克娟刘冰李果张英川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导管消融
64层螺旋CT及对比增强MR左心房成像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配准精确性的对比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CT及对比增强MR左心房成像与左心房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进行配准的可行性及精确性,并对其精确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40例应用CARTO系统进行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分别于消融术前24h内行64层CT左心房成像及对比增强MR左心房成像。提取左心房64层CT及MR的DICOM数据输入CARTO系统,与电解剖取样标测得到的左心房轮廓进行整合配准,进而生成可指导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各项实时操作的清晰的左心房影像。分析所有样本、64层CT组及MR组的DICOM数据与CARTO系统所得出左心房轮廓的平均配准误差,并对64层CT组及MR组的配准误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均差对比。结果64层CT组与MRI组均顺利完成了与CARTO系统的图像配准,生成了电解剖与影像解剖精确融合的左心房影像。所有样本、64层CT组及MR组数据的平均表面配准误差分别为(2.3±0.5)、(2.2±0.4)、(2.5±0.6)mm,表面配准误差均差分别为CT组(2.2±0.4)mm,MRI组(2.4±0.5)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P=0.081)。结论64层CT与对比增强MRA左心房成像均可与CARTO系统精确配准,且在配准精确性方面无差异。
卢春山张兆琪王珏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单导管消融改良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
目的报道以单导管消融改良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包括顽固性高血压),行动态血压检查,肾动脉CTA、肾动脉造影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5例患者(男性2例),年龄(36~51)岁,1例顽固性高血压,2例合并冠心病...
卢春山郭成军方冬平郝蓬何东方赵林张英川
Carto3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人院时间先后分为Carto3组和cartoXP组,各25例。前者采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后者采用carto XP电解剖标测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2组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①carto3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部位:右心室流出道问隔部14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5例,肺动脉瓣上1例,左冠状窦2例,主动脉和二尖瓣环连接处1例,二尖瓣环1例;失败者为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考虑其为心外膜起源室性早搏;手术时间(55±25)min,X线投照时间(6±3)min。②canoXP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靶点: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18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3例,右冠状窦2例,左冠状窦1例;失败者为左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考虑其位于左右心室流出道之间,消融能量不能达到;手术时间(67±15)min,X线投照时间为(9±5)min。2组均无并发症,即刻成功率均为96.0%(24/25)。Carto3组手术及x线投照时间均明显短于Caao X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可快速重建心脏电解剖结构,提高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率。
方冬平郭成军刘天骄卢春山郝蓬何东方李果马克娟刘冰张英川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CARTO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109例接受CPVA治疗的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行环绕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PVI)。通过对10项临床和消融过程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单次CPVA术后早期(〈3个月)复发和晚期(≥3个月)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实现消融终点,其中59例为通过单一CPVA法(简称强化CPVA法)实现PVI,50例为通过CPVA联合肺静脉口节段性消融法(简称改良CPVA法)实现PVI。49例(45.0%)在术后早期复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a)。单因素分析显示左房增大、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改良CPVA法是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指标;但经多因素分析后仅有改良CPVA是独立的预测指标(P〈0.001;RR:4.670;95%CI:1.996-10.927)。随访9.1±3.5(4-15)个月,33例(30.3%)在术后晚期复发ATa。单因素分析显示左房增大、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改良CPVA同时也是晚期复发的预测指标,但亦仅有改良CPVA是经多因素分析确定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6;RR:0.391;95%CI:0.613-0.941)。严重并发症包括1例心脏压塞和1例脑卒中。结论 在以PVI作为房颤CPVA治疗的消融终点时,无论是术后早期复发或晚期复发,改良CPVA法均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
刘兴鹏马长生董建增胡福莉龙德勇刘小青方冬平喻荣辉汤日波卢春山郝蓬刘晓惠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肺静脉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经导管消融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心房颤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并发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效果。方法18例甲亢并发房颤患者,均经抗甲亢治疗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3个月以上,仍伴有发作频繁、症状严重,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联合指导下行环绕两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的电学隔离。结果18例患者术中均达到消融终点。随访12.6±6.8(4-27)个月,13例(72%)患者在不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前提下无房颤发作,5例(28%)房颤复发。无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发生于甲亢患者的房颤,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
胡福莉马长生刘旭董建增王新华刘兴鹏龙德勇方冬平郝蓬喻荣辉汤日波何小魁卢春山刘晓惠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甲状腺机能亢进心房颤动肺静脉射频消融
替格瑞洛对ACS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接受PCI手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心脏功能改善、抑制血小板聚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6个月,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28天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水平降低,研究组MPA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U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7.01%)低于对照组(2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显著的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室射血分数、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心肌损伤修复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卓书江卢春山王志胜李光智
关键词:氯吡格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外周血Toll样受体4及TNF-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状动脉介入疗效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探讨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及TNF-α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并成功置入支架,术后6-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将患者分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5-7d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14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占10.4%,无再狭窄组121例,占89.6%。组间比较:术前TLR4及TNF-α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LR4[(144.20±52.99)vs.(117.40±61.9),P〉0.05],TNF-α[(34.32±11.97)vs.(27.47±14.47)ng/L;P〉0.05];术后5-7d两组患者TLR4与TNF-α表达均升高,且再狭窄组升高更明显:TLR4[(182.20±61.59)vs.(125.10±61.9),P〈0.01],TNF-α(52.62±19.04)vs.(32.63±13.71)ng/L,P〈0.01)。再狭窄组术后TLR4和TNF-α均升高,与支架置入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中TNF-α的浓度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呈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外周血TLR4及TNF-α的表达均升高,且再狭窄组升高更明显,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TLR4及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相关。
马克娟郝蓬方冬平何东方赵林卢春山张英川郭成军
关键词:TOLL样受体4TNF-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窦性心律下消融延迟的高频电位防治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延迟的高频电位防治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35.41±12.69)岁,其中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8例、右心室特发性室速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冠心病1例、长QT综合征1例、短QT综合征1例、左心室部分心肌致密化不良1例、Brugada综合征1例。常规行电生理检查后,采用Carto系统构建心室电解剖模型,部分患者与螺旋CT心脏影像融合显示,在窦性心律下,于临床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初步定位处,标测延迟的高频电位。在高频电位区起搏标测,与临床室性心律失常QRS波形态相同处实施消融治疗,观察消融反应。消融初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QRS波形态与临床一致,并随放电时间延长消失者,判为消融有效,术后随访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延迟高频电位和消融靶点10例位于左心室间隔面、2例左心室乳头肌周围、2例右心室流出道、1例左心室后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偏间隔部、2例位于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上。经多次放电消融后,采用与消融前同样的刺激方案,16例未诱发室速,1例失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24个月,3例复发,其余均无心悸、晕厥发作。结论在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延迟的高频电位,在较长的随访期内可有效防止室速/室颤复发。
宋洪勇郭成军方冬平李果卢春山郝鹏何东方张英川
关键词:窦性心律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