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兴文

作品数:23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4篇血液
  • 4篇脓毒症患者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病
  • 3篇型心
  • 3篇衰竭
  • 3篇脑钠肽
  • 3篇扩张型
  • 3篇扩张型心肌
  • 3篇扩张型心肌病
  • 3篇肌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率
  • 2篇心率震荡
  • 2篇休克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灌流

机构

  • 22篇九江学院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作者

  • 22篇叶兴文
  • 10篇杨蕙文
  • 10篇喻秋平
  • 7篇李力
  • 6篇刘松
  • 5篇罗余生
  • 5篇许向东
  • 5篇谷翔
  • 3篇罗洋
  • 2篇罗康华
  • 2篇付娟
  • 2篇周昊
  • 2篇袁媛
  • 2篇余华
  • 2篇赵鑫
  • 1篇周小娟
  • 1篇潘斌
  • 1篇桂芳
  • 1篇帅丽华
  • 1篇刘怀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江西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连成分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与黄连中成分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择2013—2014年间对头孢噻肟耐药的100株大肠埃希菌,筛选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并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硫酸阿米卡星对产ESBLs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再以ATCC 25922为质控菌株,以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检测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与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并计算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FIC)值。结果共筛选出10株产ESBLs耐药大肠埃希菌,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与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后对9株耐药菌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而盐酸巴马汀与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后对全部耐药菌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结论盐酸巴马汀或盐酸小檗碱或黄连提取物与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用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帅丽华姜登钊刘怀周小娟潘斌叶兴文
关键词:小檗碱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阿米卡星盐酸巴马汀
床边IABP联合机械通气在AMI心源性休克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联合机械通气在ICU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导致心源性休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ICU自2...
叶兴文喻秋平杨蕙文刘松李力罗洋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机械通气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0例。大剂量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万U/BID,连续应用7d;而常规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BID,连续应用7d。两组患者在给药前和治疗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C);检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大剂量乌司他丁组PT、DD和FIB明显下降,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PLC计数比较,大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二组患者肝肾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对脓毒症导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临床,无明显毒副作用。
杨蕙文喻秋平叶兴文李力刘松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凝血功能
经桡动脉行左肾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报道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顽固性血压高十余年于2007年12月收入院。查体:血压160/100mmHg,左肋膈角处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既往服用多种降血压药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有十余年糖尿病史,否认有...
谷翔许向东罗余生叶兴文
文献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脓毒症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脓毒症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ICU住院的60例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以rh TPO 300 U/(kg·d),皮下注射,连用7 d,对照组予以同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代替rh TPO。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2、3、5、7天两组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及输注血小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3、5、7天后试验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输注血小板量少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促进脓毒症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恢复,减少机采血小板输注量,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
杨蕙文喻秋平叶兴文李力刘松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其炎性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确诊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素组65例和非激素组60例。激素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bid,静脉滴注给药,疗程7 d。抽取静脉血检测二组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血清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炎性指标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二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激素组各指标均低于非激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CD3^+、CD4^+、CD4^+/CD8^+均较非激素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激素组APACHEⅡ评分低于非激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喻秋平杨蕙文叶兴文赵鑫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脓毒症休克T淋巴细胞亚群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CRP、CD64指数和HLA-DR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炎症反应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5例确诊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49例)和非激素组(46例)。激素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2次/d,持续静脉滴入,连续给药7 d。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检测入院时及入院第1、3、5、7天血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及单核细胞HLA-DR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激素组各时点血CRP水平均低于非激素组(均P<0.01)。自治疗第3天始,激素组各时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均低于非激素组(P<0.01)。治疗第3天,2组患者血单核细胞HLADR水平比较(P<0.05);第5、7天2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喻秋平杨蕙文叶兴文李力罗洋刘松赵鑫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严重脓毒症CD64HLA-DR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综合ICU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综合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综合ICU在2011年3月-2013年10月开展PDT术的48例患者,并选取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T组,出血量明显少于OT组,切口大小明显小于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OT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适合于综合ICU的危重患者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叶兴文喻秋平杨蕙文李力罗洋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危重患者并发症
脑钠肽在房颤合并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血浆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房颤(AF)并血栓形成患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大小等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F患者的血浆BNP浓度。结果:血栓组血浆BNP浓度高于无血栓组[(10.137±1.212)vs(7.576±1.241)Pmol/L,p<0.05];血浆BNP浓度与患者年龄(r=0.824,p<0.001)、房颤持续时间(r=0.671,p<0.001)、左心房大小(r=0.719,p<0.001)成正相关。结论:AF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差异与血栓形成有关,血浆BNP浓度与年龄、AF持续时间、左房内径有相关性。
叶兴文
关键词:房颤脑钠肽血栓
早期联合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参数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及血小板参数对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为1组(〈10分)、2组(10~19分)和3组(〉20分),所有患者均在确诊24 h内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患者PLT显著下降,P-LCR、MPV、PDW均显著上升(P〈0.05);2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CD62P、CD63表达均上调(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PLT的下降,血小板MPV、PDW、P-LCR均逐渐上升,血小板MPV、PDW、P-LCR与PLT呈高度负相关性(r=-0.442、-0.395、-0.472,P〈0.01),PLT与APACHEⅡ评分呈高度负相关(r=-0.602,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603、0.619,P〈0.01);血小板MPV与CD62P、CD63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2、0.310,P〈0.05),血小板P-LCR、PLT、PDW与CD62P、CD63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体内存在血小板高激活状态,根据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血小板参数可初步判定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变化。
喻秋平杨蕙文叶兴文李力刘松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参数脓毒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