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治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脏
  • 3篇排斥
  • 3篇排斥反应
  • 2篇心脏移植
  • 2篇药敏
  • 2篇移植排斥
  • 2篇移植排斥反应
  • 2篇移植物
  • 2篇移植物排斥
  • 2篇受体
  • 2篇共刺激
  • 2篇共刺激分子
  • 2篇共刺激分子B...
  • 2篇肺炎
  • 2篇分子
  • 2篇ICU
  • 2篇刺激分子
  • 1篇单胞菌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机构

  • 14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建德市第二人...

作者

  • 14篇吕治林
  • 8篇孙仁华
  • 6篇严志焜
  • 5篇潘晓华
  • 3篇赵仲生
  • 3篇邱莲女
  • 3篇周永列
  • 3篇周冰
  • 2篇吕火祥
  • 2篇姜晓晖
  • 2篇林惠君
  • 1篇杨向红
  • 1篇许金燕
  • 1篇陈娟红
  • 1篇沈岳良
  • 1篇胡庆丰
  • 1篇胡志斌
  • 1篇韩芳
  • 1篇徐良
  • 1篇江玲芝

传媒

  • 4篇浙江实用医学
  • 4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符合诊断的IMS患者,据其是否行血液灌流治疗,将56例患者分为血液灌流组及非血液灌流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胆碱酯酶恢复至正常时间、昏迷至清醒时间、阿托品用量、IMS病程、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存活率等,综合评价血液灌流治疗IMS的疗效。结果血液灌流治疗能加快胆碱酯酶恢复,缩短昏迷至清醒时间,缩短IMS病程及平均住院时间,减少阿托品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王建文孙仁华吕治林
关键词:血液灌流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
监测大鼠心脏移植前后共刺激分子B7及其受体表达的意义
2005年
目的观察共刺激分子B7-1、B7-2及其受体CD28、OX40和CD11a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白细胞中B7分子及OX40、CD11a、CD28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B7-1、B7-2分子及OX40、CD11a受体的表达高峰值均出现在术后第7 d或维持高峰平台至术后第7 d,此时移植物排斥反应多表现为2~3级;CD28受体的表达在移植前后与排斥反应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动态监测大鼠外周血淋巴、单核细胞中B7-1、B7-2分子及OX40、CD11a受体的表达有助于观察移植排斥反应的进程.
周永列严志焜吕治林赵仲生邱莲女周冰潘晓华林惠君
关键词:心脏移植共刺激分子B7受体
危重病患者中的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006年
目的分析ICU患者中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_GVHD)的发病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女性患者输血前后自身对照,采取静脉血样,用PCR技术进行TA_GVHD插入基因片段及人Y染色体特异基因荧光检测。结果26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输血后出现Y染色体特异基因片段检测阴性而同时TA_GVHD插入基因片段检测阳性的结果,发生率为53.8%。结论ICU中TA_GVHD发生率较文献报道明显增多,可能与ICU中危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
孙仁华吕火祥韩芳吕治林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输血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ICU的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01-2006年我院ICU的院内获得性真菌性败血症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58株真菌菌株,非白色念珠菌比例高达74.54%。药敏分析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其次为5.氟胞嘧啶,氟康唑对非白色念珠菌敏感率低。92.72%的患者有3种或以上的易患因素,总病死率50.91%。结论ICU的院内获得性真菌性败血症致病菌株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增加,病死率高。消除易患因素,加强真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助于改善预后。
杨向红孙仁华徐良吕治林
关键词:真菌血症药敏分析抗真菌药
二氮嗪改善供心超时冷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 研究二氮嗪在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中的作用,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chondrialATP sensitivepotassiumchannel,MitoKATPC)开放剂在改善供心功能中的可能机制,及超时(超过公认5h)冷保存供心的有效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7组。对照组、二氮嗪(DE)组,以上两组又各分为冷保存3、5、10h组和DE +5 羟基葵酸盐(5 HD)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复灌6 0min ,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冠脉流出液心肌酶漏出量及心肌水含量变化,并做心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 (1)冷保存3、5、10h后,DE组LVDP、±dp/dtmax、CF恢复率在多个复灌时间点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心肌酶漏出量明显减少。(2 )5、10h保存组中,DE处理后LVEDP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3)与对照组相比,保存10h后DE组的心肌水含量明显降低,且心肌超微结构优于对照组。(4)与保存5h对照组相比,保存10h后DE组在复灌期可显著抑制LVEDP的增高;仅LVDP和-dp/dtmax恢复率较保存5h对照组低。(5 )DE的上述作用可被Mi-toKATPC的特异性阻断剂5 HD抵消。结论 Celsior保存液中加入DE能明显改善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且供心的冷缺血安全时间可安全延长至10h。
严志焜胡志斌郭炜潘晓华吕治林沈岳良
关键词:二氮嗪供心冠脉流出液LVEDP冷保存离体鼠心
外周血T细胞受体和CD_(25)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TCR)和IL-2受体α链(CD25)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TCRαβ、TCRγδ和CD25的表达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后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的表达[(52.0±10.7)%、(2.1±1.9)%]显著高于术前[(41.7±9.2)%、(1.3±0.8)%](均P<0.05);TCRαβ和CD25的表达变化与排斥反应的进程有关,术后第5天[(51.8±11.5)%、(2.0±1.5)%]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至第14天[(60.5±6.3)%、(3.1±1.6)%]仍维持在高峰平台,高于术前(均P<0.05),此时移植物排斥反应多表现为2~3级。TCRδγ在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低,在术前和术后无显著变化。结论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动态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的表达有助于临床移植排斥反应的评价。
周永列严志焜吕治林赵仲生邱莲女周冰潘晓华林惠君
关键词:T细胞受体CD25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
心脏、心肾联合移植术后长期生存者急性排斥反应2例报告
2004年
吕治林孙仁华严志焜
关键词:心脏心肾联合移植术急性排斥反应长期生存者
2002~2006年ICU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变化
2007年
目的分析最近5年ICU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变化特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采集ICU患者的血、尿、痰、胸水等标本,常规培养分离,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连续观察5年,2006年菌株数明显增加;14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敏感性为90%、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88.19%、头孢吡肟81.43%、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为77.86%、复达欣77.86%、头孢替坦75%、环丙沙星75%、左氧氟沙星67.14%。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均≤30%,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几乎100%。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ICU内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抗感染,强调防治结合,综合治疗。
宋于康孙仁华吕治林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物敏感性ICU
两种方法测量ICU颅脑损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代谢车CCM监测静息能量消耗与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差异。方法选取ICU4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用代谢车进行静息能量消耗的监测和用Harris-Benedict计算基础能量消耗,比较两种结果的差异。结果依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基础能量消耗比代谢车测量的静息能量消耗实侧值低(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静息能量消耗明显高于基础能量消耗,利用代谢车监测静息能量消耗这一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许金燕陈娟红江玲芝吕治林
关键词:静息能量消耗颅脑损伤营养支持
清肺组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探讨清肺组方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07例VAP患者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同时,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清肺组方(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VAP临床症状、胸片改善情况、病死率和病程方面的差异,客观评价中医药对VAP的治疗价值。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X^2=3.97,P〈0.01),胸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X^2=4.05,P〈0.01),治疗组vAP病死率(X^2=4.86,P〈0.05)下降,VAP病程缩短(t=2.79,P〈0.01)。结论清肺组方对VAP有治疗作用。
孙仁华姜晓晖陈敏华吕治林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相关性中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