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声乐
  • 3篇乐教
  • 3篇教学
  • 3篇歌唱
  • 2篇审美
  • 2篇声乐教学
  • 1篇多媒体
  • 1篇选曲
  • 1篇演唱
  • 1篇演艺
  • 1篇译介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教学
  • 1篇审美角度
  • 1篇声乐表演
  • 1篇声乐表演艺术
  • 1篇视听

机构

  • 9篇赤峰学院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9篇吴海燕

传媒

  • 7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作家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译者主体视角下《内经》对俄译介路径探究
2024年
时代背景下的中俄文明互鉴让中医药文化日渐出现在俄罗斯人的视野之中,同样也推动着中医典籍在俄罗斯的译介与传播,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多个《内经》俄译本在俄接连问世。俄罗斯共有三位译者翻译过《内经》,本文以《内经》的几位俄译者为线索,顺序展现《内经》在俄完整译介过程的同时,旨在从译语文化出发审视译文,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出的主观能动性对《内经》译介的作用,以期推进中医典籍对俄译介路径的纵深探索。
宋昱爽吴海燕
歌唱呼吸的运用被引量:3
2010年
歌唱有四个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其中最根本的是呼吸,它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歌唱的呼吸主要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纯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式呼吸。如果要做到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呼吸,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吴海燕
关键词:共鸣发声
歌唱的前期准备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歌唱不是仅仅把声音唱出来,它需要把乐谱中的内涵传达出来。因此,本文探讨了唱一首歌之前,如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使歌唱者能在演唱中要全身心的投入,用心去歌唱。
吴海燕
关键词:歌唱
谈声乐教学中的吐字训练被引量:1
2012年
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基础,而咬字吐字又是歌唱中准确表现语言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本文分三个部分来介绍"出声"、"归韵"、"收音"并逐一论述,探求歌唱中字正腔圆的效果成因。
吴海燕
关键词:出声归韵收音
高校音乐教学中视听审美教学方法探析被引量:9
2011年
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知、表现与创造等方面的艺术审美活动必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来获得。21世纪高校音乐教师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情感"和"审美"教育上,这必将成为高等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吴海燕
关键词:视听审美情境
再谈歌唱的技巧
2011年
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需要演唱者把思想感情、内在含意,充分、确切、有效、清楚地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本文从歌曲的选择、歌词的准备、曲调的准备等多方面分析了要想演唱好一首歌,必须在前期作好充分准备,在演唱中要全身心地投入,要用心去歌唱。
吴海燕
关键词:选曲歌词
从审美角度试析声乐表演艺术被引量:2
2012年
声乐表演是声乐作品与声乐欣赏的纽带,声乐艺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声乐表演的审美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及其作用,说明了声乐表演艺术是演唱者的再创作,其审美体现在实际演唱中的应用,并充分展示了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吴海燕
关键词:审美声乐表演演唱
论多媒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多媒体音乐教学生动直观、表现力极丰富,能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缩小时空差距。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以上我们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教学中没有直观的参照物、上小组课的局限性、学生无法及时发现演唱的缺点、伴奏的单调性等.利用多媒体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教材,扩容信息量,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歌唱技巧,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声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吴海燕
关键词:多媒体声乐教学
试论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
2013年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且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其中,蒙古族长调是最具鲜明游牧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演唱形式。美声唱法与长调演唱中既有许多不同之处,又有许多相融相生的地方。本文重点阐述了长调与美声唱法各自的特点、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并提出了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若干问题。
吴海燕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美声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