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齐兵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VMAT与dMLC-IMRT的剂量学差异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动态多叶光栅调强放疗(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 MLC-IMRT)的剂量学差异,以为患者治疗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放疗科收治的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每位患者设计连续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continue 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c VMAT)、分段切线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tangent 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t VMAT)和d MLC-IMRT 3组计划,比较3组计划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计划肿瘤靶区剂量分布均满足临床需求,D_(2)、Dmean、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机器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D_(2),d MLC-IMRT组高于c VMAT组和t VMAT组;对于Dmean,d MLC-IMRT组低于t VMAT组和c VMAT组;对于CI,c VMAT组最优,t VMAT组次之。在低剂量区域中,对于患侧肺受照体积,c VMAT组和t VMAT组均高于d MLC-IMRT组;对于心脏受照体积,t VMAT组明显低于c VMAT组和d MLC组,c VMAT组略高于d MLC-IMRT组。在高剂量区域中,对于患侧肺受照体积,c VMAT组和t VMAT组低于d MLC-IMRT组,t VMAT组高于c VMAT组;对于心脏受照体积,c VMAT组和t VMAT组低于d MLC-IMRT组,t VMAT组和c VMA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VMAT相对于d MLC-IMRT肿瘤靶区的适形性较好,对危及器官心脏、肺有着更优的保护。
- 毛宗普吴齐兵黄诚汪志
- 关键词:VMAT乳腺癌保乳术
- 安徽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NSCLC患者481例,其中石蜡组织样本361例,血液样本94例,胸水样本26例。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EGFR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EGFR突变率为38.88%(187例/481例)。其中女性突变率(52.68%,108例/205例)高于男性(28.62%,79例/276例);腺癌突变率(42.93%,173例/403例)高于非腺癌突变率(17.94%,14例/69例),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石蜡组织和胸水的EGFR检出率高于血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患者中,19-del突变率为47.59%(89例/187例), L858R突变率为40.11%(75例/187例),女性突变率高于男性;腺癌突变率高于非腺癌突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地区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腺癌患者,突变类型主要为19-del和L858R,不同类型样本EGFR突变存在差异,临床医师送检时应正确选取样本。
- 张新晨吴齐兵沈兵陶晓成白宗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石蜡组织胸水
- COX-2和HER-2/neu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HER-2/neu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者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
- 吴齐兵
- 关键词:大肠癌COX-2HER-2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PD-1抑制剂联合根治性放化疗在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 2024年
- 探讨PD-1抑制剂联合根治性放化疗在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初诊初治II期~IV期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114例,均接受调强放疗+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根据是否使用PD-1抑制剂分为免疫组(n=57)和对照组(n=57),通过在院资料和随访情况比较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免疫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7.0个月和15.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33.5个月和20.6个月。在近期疗效中,免疫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5.1%和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6.0%和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髓抑制、肝肾损伤、胃肠反应、放射性肺部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中,1~2级免疫性皮疹17例,1级甲状腺功能减退11例,1级免疫性肺炎1例,4级免疫性肺炎1例。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根治性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是安全可行的,不良反应可控,无进展生存期有获益,但总生存期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探究。
- 陈功黄晓雨陈其威叶静雅吴齐兵
- 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对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在基于4D-CT的三种呼吸门控技术下接受SBRT治疗的肿瘤靶区(GTV)、计划靶区(PTV)体积和受照剂量,并比较三种呼吸门控技术下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三种不同技术下,患者GTV与PTV体积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其中自由呼吸(FB)技术下的GTV与PTV体积较主动呼吸控制(ABC)、呼吸门控(RG)技术下高,RG技术下GTV与PTV体积较ABC技术下高(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PTV受照剂量参数靶区适形度指数(C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PTV受照剂量参数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G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FB技术下的GI较ABC技术和RG技术下低,HI水平较ABC技术和RG技术下高,ABC技术下的HI水平较RG技术下低(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以及脊髓的受照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不同技术下双肺V_(5)、V_(20)以及平均照射剂量(ML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B技术下的V_(5)、V_(20)以及MLD较ABC、RG技术下高,RG技术下V_(5)、V_(20)以及MLD较ABC技术下高(均P<0.05)。结论:基于4D-CT的ABC与RG技术相较于FB技术更有利于缩小靶区体积,提高治疗剂量,同时更有利于降低病灶危及器官与组织的受照剂量。
- 管浩然闫冰李骁扬李迪迪吴广军吴齐兵
- 关键词:4D-CT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受照剂量
- 放射肿瘤学教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65%~75%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机、因不同的治疗目的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如何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使临床医师充分运用肿瘤治疗的三个主要手段之一的放射治疗来治疗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务之急。
- 吴齐兵王凡孔令玲
- 关键词:放射肿瘤学循证医学多媒体心理关怀
- 探讨COX-2在结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2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OX-2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1.99%。在肿瘤体积≥5cm时,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88.80%;在侵及质膜结肠癌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84.67%。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89.08%,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期结肠癌组织中,COX-的阳性表达率为85.71%(P<0.05)。COX-2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Duke's分期、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阳性组生存期明显低于COX-2阴性组。结论 COX-2蛋白的表达是反映结肠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记物,COX-2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结肠癌的预后。
- 吴齐兵孙国平
- 关键词:结肠癌COX-2免疫组化预后
- 术前放化疗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估术前同步放、化疗加微创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远、近期疗效及与病理的对应关系。方法将68例行微创食管Mckeown术式的局部进展期(Ⅱb~Ⅲa期)食管癌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再行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一般指标与并发症、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观察组部分缓解率30%(9例),完全缓解率16.667%(5例),手术切除率100%。观察组围手术期一般指标及并发症等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转移率明显减低、无进展生存期延长(P<0.05)。观察组经过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出现大片癌灶坏死消退,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与Casepase9表达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促进肿瘤降期,联合微创食管Mckeown手术疗效满意,并且有对应病理学改变,是一种临床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 熊克品胡向阳吴齐兵丁伯应陶正
- 关键词:食管肿瘤局部进展期新辅助放化疗
- 胸中下段食管癌放疗计划中使用广义等效均匀剂量进行优化的剂量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食管癌容积调强计划中基于剂量体积(Dose-Volume,DV)目标优化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广义等效均匀剂量(Generalized Equivalent Uniform Dose,gEUD)优化参数a值再进行优化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16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每例患者设计6种食管癌容积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其中仅使用DV进行优化的命名为DV,基于DV给心脏添加a=1,全肺a=1,脊髓a=20进行优化,命名为DV_a1;基于DV为心脏和全肺添加mean目标参数,脊髓a=20进行优化,命名为DV_mean;基于DV为心脏添加a=1,全肺a=0.1,脊髓a=20进行优化,命名为DV_a0.1;基于DV为心脏添加a=3,全肺a=3,脊髓a=20进行优化,命名为DV_a3;基于DV为心脏添加a=1,全肺a=1,脊髓a=40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命名为DV_a40。所有计划均满足靶区目标剂量覆盖靶区体积达到95%以上。比较靶区的适形性(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HomogeneityIndex,HI),双肺的V5、V10、V20、V30和平均剂量,心脏的V30、V40和平均剂量,脊髓的最大剂量。结果计划DV、DV_a1、DV_a3、DV_mean之间的CI无显著性差异(P>0.05),DV_a3的HI显著低于DV和DV_a1(P<0.001和P=0.016),且低于DV_mean,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1.000)。DV_a0.1相比DV、DV_mean、DV_a3可以显著降低全肺V5(P<0.05),但比DV_a1、DV_mean、DV_a3显著增加V20(P<0.003),DV_a3可以显著降低全肺的V30(P<0.02)和心脏的V40(P<0.001)。DV_a1相比DV_mean可以降低全肺和心脏的平均剂量,但差异不显著(P=0.189和P=1.000)。DV_a40相比DV_a1和DV可以显著降低脊髓最大剂量(P=0.014和P<0.001)。结论在基于剂量体积计划的基础上对危及器官添加gEUD upper优化目标可以在保证靶区剂量覆盖的同时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g EUD upper优化目标参数a的不同取值可以实现危及器官不同程度剂量体积大小的降低,使用a=1的目标优化往往比添加平均剂量目标函数优化更能降低危及器官的平
- 曾华驱张慧张慧
- 浅析医疗欠费成因及防范对策被引量:1
- 1999年
- 高庆农吴齐兵
-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