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视网膜
  • 14篇网膜
  • 12篇切除
  • 11篇玻璃体
  • 10篇切除术
  • 9篇血管
  • 8篇视网膜病
  • 8篇视网膜病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糖尿病视网膜
  • 8篇糖尿病视网膜...
  • 8篇糖尿病视网膜...
  • 8篇病变
  • 8篇玻璃体切除
  • 6篇晶状体
  • 5篇增生
  • 5篇内障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机构

  • 14篇淮安市第二人...
  • 9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淮安市蔬菜科...

作者

  • 23篇周林
  • 10篇徐岬
  • 8篇康建芳
  • 6篇李芳芳
  • 4篇冯军
  • 4篇冯军
  • 4篇黄素英
  • 3篇邹玉平
  • 2篇孙昊
  • 2篇孙昊
  • 1篇张丽娟
  • 1篇周岚
  • 1篇王文山
  • 1篇姚进
  • 1篇严晓腾
  • 1篇阎莉
  • 1篇张春艳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海南医学
  • 2篇Eye Sc...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和后路晶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73只眼),分2组,术式1组40只眼,为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标准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光凝、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式2组33只眼,为经扁平部玻璃体术中先切除晶状体及后囊膜,保留前囊并吸刮上皮层、后段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光凝后,再从角巩膜缘切口,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囊上、睫状体沟内,环型切除前囊中央直径4.5~5 mm左右的前囊组织。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术式1组视力改善32只眼,占80.00%,术式2组视力改善23只眼,占69.70%,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5)。术式1组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只眼,占2.50%;术式2组术后发生INV 7只眼,占21.21%,两组术后I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7,P<0.05)。结论在治疗白内障合并PDR患者中,术式1组优于术式2组,其术后并发症和INV的发生率也明显低,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的视力改善。
周林冯军邹玉平黄素英
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切除术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均行硅油充填.术后随访12~ 25个月,观察眼压、视力、眼前段及眼后段情况.结果 术后58眼(82.86%)视力提高,12眼(17.14%)视力未提高.术后2眼(2.86%)虹膜新生血管(INV)进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INV逐渐消退.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15眼(21.43%),虹膜后粘连4眼(5.71%),前囊3级浑浊6眼(8.5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5眼,视网膜前增生膜形成8眼,重度黄斑水肿2眼,视神经萎缩2眼.最终59眼(84.29%)接受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治疗PDR是安全有效的,能维持前后房的正常生理屏障,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视力恢复较好.
周林黄素英李芳芳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切除术前囊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12/2014-12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70例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6、12mo时治疗总有效率及瘘口面积。结果:术后1mo,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与研究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与对照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mo,研究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瘘口面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mo瘘口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置管治疗的效果显著。
孙昊康建芳周林
关键词:鼻腔泪囊吻合术鼻泪管阻塞
VEGF、IL-6的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眼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获取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房水,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VEGF和IL-6的含量。根据手术后散瞳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实验组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21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BDR)26例、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DR)19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结果:NDR组、BDR组、PDR组的房水VEGF含量分别为(240.30±26.15)pg/ml、(292.27±58.91)pg/ml、(477.41±91.01)pg/ml,IL-6含量分别为(160.83±33.41)pg/ml、(238.60±62.23)pg/ml、(389.13±90.35)pg/ml,对照组房水VEGF含量为(140.58±26.27)pg/ml、IL-6含量为(82.72±21.53)pg/ml,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67,P<0.01;F=106.53,P<0.01)。实验组房水中的VEGF与IL-6含量有相关性(r=0.995,P<0.01);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房水中VEGF(r=0.792,0.826,0.841均P<0.01)、IL-6(r=0.829,0.817,0.896均P<0.01)含量有相关性。结论:VEGF、IL-6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周林孙昊徐岬康建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脱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各种原因所致的晶状体脱位30例(全脱位11眼,不全脱位22眼,共33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或晶状体摘出。其中7眼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入口,26眼采用角膜缘入口。30例(33眼)均同时行Ⅰ期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1眼,视力不变2眼,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稳定的眼内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周林孙昊徐岬康建芳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缝线固定术晶状体脱位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76例85眼,依据术前是否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将患者分为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手术治疗组。联合药物治疗组41眼在玻璃体切除术前5~7 d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0.5 mg/0.05 mL;单纯手术治疗组44眼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术中出血、电凝止血、填充物类型、术后玻璃体再出血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结果联合药物治疗组的平均手术用时、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术中出血、应用电凝止血频率、术中硅油填充率、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70.55±23.08)min、12.20%、19.51%、17.07%、34.15%、4.88%、(0.374±0.211),单纯手术治疗组分别为(99.57±28.86)min、50.0%、65.91%、43.18%、65.91%、18.18%、(0.263±0.1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电凝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降低硅油填充率以及手术后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最终提高患眼视力。
周林李芳芳
关键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RB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RB中MMP-2、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40例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57.5%和72.5%。未分化型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分化型(P<0.05);有视神经浸润的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水平均高于无视神经浸润的RB(P<0.05)。RB中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RB中MMP-2、MMP-9和VEGF高表达与RB的浸润和转移相关,且MMP-2、MMP-9表达与VEGF表达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反映RB浸润、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筛选转移高危病例及评价患者预后。
周林徐岬康建芳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局部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干眼症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价局部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双眼干眼症患者7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在患者的两只眼下泪小点周围眼轮匝肌注射肉毒毒素A(观察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随访6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3个月和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fluorescein,Fl)染色和中央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T、SIt、Fl、T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2周、4周,3个月,观察组TMH、BUT、SIt大于对照组,Fl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6个月,观察组F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H、BUT、SI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干眼症疗效肯定,但并非永久有效。
李芳芳李芳芳姚进周林
关键词:局部注射肉毒毒素A干眼症泪膜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病区住院并确诊为NVG的22例(22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0 mg/0.05 ml),8~1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术后随访3~15个月。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17只眼虹膜新生血管1周内完全消退,5只眼2周内完全消退。注药前平均眼压(41.53±3.37)mm Hg,注药后1周平均眼压(40.12±2.13)mm Hg,与注药前比较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11.43±1.68)mm Hg,术后1个月眼压(12.15±1.46)mm Hg,术后3个月眼压(12.81±1.56)mm 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12.03±2.31)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4眼,视力0.01~0.1者15眼,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周林周岚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复合小梁切除术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VEGF和IL-6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IISA)法,测定88例房水中VEGF和IL-6的含量,根据散瞳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后,实验组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21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BDR)27例、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DR)20例;对照组为健康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结果 NDR组、BDR组、PDR组的房水VEGF含量分别为(240.29±26.14)pg/ml、(292.32±58.43)pg/ml、(477.65±90.08)pg/ml,IL-6含量分别为(160.81±33.40)pg/ml、(238.82±62.01)pg/ml、(389.42±90.08)pg/ml;对照组房水VEGF含量为(140.56±26.24)pg/ml、IL-6含量为(82.74±21.51)pg/ml,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67,P〈0.01;F=106.53,P〈0.01).各组房水VEGF和IL-6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房水中的VEGF含量与相应的IL-6含量有统计学意义(r=0.995,P〈0.01);房水中VEGF、IL-6含量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22,P=0.01;r=792,P〈0.01)、(r 0.869,P〈0.01;r=0.865,P〈0.01).结论 VEGF、IL-6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周林康建芳冯军徐岬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