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磊磊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重大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YB-1
  • 3篇结合蛋白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白血病细胞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糖蛋白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耐药
  • 2篇抗原
  • 2篇基因
  • 2篇核表达
  • 2篇核抗原
  • 2篇RNA干扰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许文林
  • 7篇周磊磊
  • 6篇沈慧玲
  • 4篇秦茹娟
  • 4篇唐华容
  • 3篇陈巧云
  • 2篇施洋
  • 2篇方丽丽
  • 2篇陈琛
  • 2篇房新建
  • 1篇罗文娟
  • 1篇朱小兰
  • 1篇吕旭晶
  • 1篇王法春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Y-盒结合蛋白-1核定位与P-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2007年
Y-盒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1,YB-1)是冷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与多种基因启动子区的CCAAT盒相结合,调节基因的转录与转译,参与多种生物过程。YB-1的表达及其意义在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我们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研究对象,检测YB-1与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其与肿瘤特性的关系。
周磊磊许文林秦茹娟唐华容沈慧玲施洋
关键词:P-糖蛋白表达大B细胞淋巴瘤结合蛋白-1核定位造血系统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YB-1核表达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 Y-盒结合蛋白(YB-1)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 Envision 两步法检测50例 DLBCL 和10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RLH)患者石蜡标本中YB-1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 YB-1表达与临床参数及 PCNA 表达的关系。结果 DLBCL 组与 RLH 组的 YB-1胞质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DLBCL 组的 YB-1胞核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 RLH 组(P<0.05);DLBCL 临床Ⅲ~Ⅳ期患者的 YB-1胞核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外淋巴组织侵犯组的 YB-1胞核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内病变组(P<0.05);骨髓浸润组的 YB-1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骨髓浸润组(P<0.05);YB-1的胞核阳性表达与 PCNA积分呈正相关(P<0.05);化疗无效组的 YB-1核阳性表达率及 PCNA 积分均明显高于化疗有效组(P<0.05)。结论 YB-1的核阳性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YB-1核阳性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力及肿瘤细胞的高增生能力密切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周磊磊许文林秦茹娟唐华容沈慧玲施洋
关键词:增生细胞核抗原
全文增补中
白血病细胞YB-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YB-1基因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已构建的人YB—1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及随机片段HK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K562/A02细胞中。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阳性转染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差异,逆转录一PCR验证部分基凶表达的改变。应用甲基氮唑蓝比色法和细胞周期测定分析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阳性转染的3组细胞YB-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随机片段组和未转染细胞;芯片中共有表达差异的基因252条,其中143条表达下调,109条表达上调,包括转录调节、蛋白翻译合成、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的免疫调节、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表达等基因。逆转录PCR证实CARD8基因表达上调,RHOC基因表达下调,和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生长曲线提示阳性转染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示阳性转染组G1期细胞增多,G2期与S期细胞显著减少;在小剂量三氧化二砷作用下,阳性转染组细胞的凋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YB-1基因下调可引起白血病K562/A02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这些基因的改变可能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许文林周磊磊陈巧云陈琛方丽丽房新建沈慧玲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芯片凋亡
YB-1蛋白对白血病细胞K562/A0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1年
本研究探讨YB-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白血病细胞K562/A0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已构建的人YB-1基因特异性shRNA及随机片段HK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进白血病细胞K562/A02中,RT-PCR和免疫印迹反应检测Y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采用MTT法和细胞周期测定分析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Ⅴ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程度;采用MTT法检测细胞IC50值变化;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因转染前后细胞中的MDR1 mRNA和P-gp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阳性转染的3组细胞YB-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随机片段组和未转染细胞;生长曲线提示阳性转染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显示阳性转染组G1期细胞增多,G2期与S期细胞显著减少;在小剂量As2O3作用下,阳性转染组细胞的凋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阳性转染细胞的阿霉素IC50明显低于随机片段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转染细胞MDR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gp的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左移。结论:YB-1特异性shRNA能有效降低白血病细胞中YB-1的表达,减慢细胞生长,增加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加速细胞凋亡。
沈慧玲周磊磊陈巧云陈琛方丽丽房新建许文林
关键词:YB-1蛋白白血病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Y-盒结合蛋白1短发夹环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Y-盒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1,YB-1)特异性短发夹环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人U6SnRNA启动子,分别把被9 bp序列间隔的19 bp长短的YB-1靶序列的反向重复序列,置于pGensil-1质粒载体中,构建成YB-1短发夹环RNA,产生重组质粒pGensil-1/U6/YBX11,pGensil-1/U6/YBX12及pGensil-1/U6/YBX13。分别用PstⅠ和SalⅠ酶切鉴定;并将经酶切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作测序分析。结果:YB-1的特异性shR-NA片段被成功克隆进pGensil-1质粒中,SalⅠ酶切鉴定可切出400 bp大小的片段,DNA测序分析显示,重组质粒shRNA编码序列与设计片断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YB-1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sil-1/U6/YBX11,pGensil-1/U6/YBX12及pGensil-1/U6/YBX13,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功能打下了基础。
周磊磊许文林秦茹娟唐华容沈慧玲
关键词:RNA干扰YB-1短发夹环RNA
多柔比星诱导白血病细胞耐药产生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多柔比星诱导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产生耐药的规律,初步探讨耐药产生的机制。方法:在设定的浓度梯度和作用时间下,用多柔比星处理K562细胞,采用RT-PCR法测定mdr-1基因及其他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的表达。结果:多柔比星在体外能诱导K562细胞产生耐药性,随着多柔比星作用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K562中mdr-1及P-gp的表达逐渐上调,MRP,TopoⅡ,YB-1和NF-kappaB基因的表达亦有改变,GST则无明显变化,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其编码的蛋白在耐药产生过程中表达亦上调。结论:多柔比星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K562细胞产生耐药,多种耐药相关基因参与诱导耐药的形成,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亦是其耐药形成机制之一。
秦茹娟许文林周磊磊唐华容沈慧玲王法春
关键词:多柔比星K562细胞多药耐药MDR-1基因P糖蛋白
汉防己甲素预防K562细胞获得性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从MDR1基因转录调控和细胞凋亡两方面探讨汉防己甲素(TTD)预防K562细胞阿霉素(ADM)诱导性多药耐药(MDR)产生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分3组,第1组为K562细胞空白对照组;第2组用ADM作用K562细胞24小时诱导细胞耐药;第3组采用TTD预处理K562细胞24小时后,再用ADM诱导耐药。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转录因子c-Jun、YB-1及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Jun、YB-1的核内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表明,0.6μg/ml阿霉素作用后K562细胞MDR1基因转录上调;与空白对照组(第1组)相比,ADM诱导的耐药细胞组(第2组)c-Jun mRNA和蛋白表达减低(p均<0.05),YB-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均<0.05);Survivin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凋亡率(8.31%)比空白对照组(0.75%)稍有增加;TTD预处理后再用ADM诱导组(第3组)与ADM作用组相比,c-Ju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YB-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97.2%)明显增加。结论:TTD预防白血病细胞耐药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YB-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调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下调MDR1基因表达有关,另外,TTD与ADM联合作用还能抑制Survivin的表达,增加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朱小兰许文林吕旭晶罗文娟周磊磊陈巧云
关键词:K562细胞汉防己甲素C-JUNYB-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