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伟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痔上黏膜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黏膜环切术
  • 2篇吻合器
  • 2篇吻合器痔
  • 2篇吻合器痔上黏...
  • 2篇吻合器痔上黏...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环切
  • 2篇环切术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特征
  • 1篇胆胰
  • 1篇胆胰转流术

机构

  • 8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8篇唐伟
  • 4篇于泓
  • 3篇朱建华
  • 3篇濮伟刚
  • 2篇袁政
  • 1篇顾新华
  • 1篇沈韧斌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浓度与肿瘤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收集了一组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n=84)及健康对照者(n=30)外周血血清,使用EHSA法检测血清中VEGF-A、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浓度,了解这些细胞因子浓度与肿瘤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VEGF-A和PL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D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A和PLGF浓度与患者的肿瘤分期相关,且VEGF-A或PLGF高浓度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低浓度的患者.结论 测定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A和PLGF浓度有助于辅助临床分期并提供预后信息.
朱建华于泓濮伟刚唐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癌肿瘤分期复发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直肠前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应用及术中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34例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排便通畅,梗阻感消失,每日排成形大便1 ̄2次;2例排便改善,肛门坠胀感减轻。治愈率为94.4%。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讨论PPH术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复发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在直肠前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于泓唐伟
关键词:直肠前突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胃袖状切除联合胆胰转流术在重度肥胖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3年
目的探讨胃袖状切除联合胆胰转流术在重度肥胖病治疗中(BMI>35)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结合体质量指数及相关代谢并发症,选择2008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肥胖病患者8例,采取胃袖状切除联合胆胰转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第1、6、12月进行随访,8例患者减重效果显著,相关代谢合并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胃袖状切除联合改良胆胰转流术治疗重度肥胖病效果显著。
朱建华于泓濮伟刚钱筱健唐伟
关键词:胆胰转流术
不同部位胃癌患者根治术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胃癌患者根治术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胃上部癌(42例)、胃中部癌(57例)、胃下部癌(69例)三组,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胃上部癌男性患者比例较高(78.6%),平均年龄亦较中、下部癌高;上部癌、中部癌、下部癌中肿瘤直径≥4 cm的分别占71.4%、49.1%、29.0%(P<0.05);上部癌的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的比例显著高于中部、下部癌(P<0.05);术后3年,上部癌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中部癌和下部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上部癌均是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胃上部癌与中、下部癌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且其预后较差,结合肿瘤生长部位并据此选择合理的术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袁政唐伟沈韧斌顾新华
关键词:胃癌病理特征预后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2024年
评价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病例66例,按照不同疾病分期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组间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在结直肠癌病人中,腹腔镜是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手术方法。
唐伟徐伟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结直肠癌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结果:试验组体质量下降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均能取得颇佳的效果,临床治疗上要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术式。
唐伟濮伟刚朱建华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上部癌
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体重指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探讨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体重指数(BMI)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76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前BMI分为消瘦组(BMI<18.5,n=31)、正常组(18.5~24.0,n=25)、超重肥胖组(BMI≥24.0,n=20)。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FS),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正常组、超重肥胖组与消瘦组高分化、浸润深度T1~T2、临床分期I~II期、无淋巴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超重肥胖组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组中位DFS为26.9个月(95%CI:11.59~40.55),显著低于正常组[41.43个月(95%CI:39.15~44.68)]、超重肥胖组[37.18个月(95%CI:30.53~41.83)](P<0.05)。正常组、超重肥胖组中位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是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化疗次数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果表明,BMI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患者的预后转归评估的辅助性指标之一。
袁政张研顾梦会徐伟唐伟
关键词:体重指数胃癌胃癌根治术临床病理预后
Ⅰ期PPH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Ⅰ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行Ⅰ期PPH手术治疗(Ⅰ期组),并与21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经保守治疗后行Ⅱ期PPH术(Ⅱ期组)作对照,分析Ⅰ期PPH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Ⅰ期组与Ⅱ期组相比,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Ⅰ期组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Ⅰ期PPH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安全有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后Ⅱ期PPH手术。
于泓唐伟
关键词:嵌顿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