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镜联合胆道再次手术之临床分析(附26例报告)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在胆道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共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道再次手术2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例中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余24例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2.3%。26例均行T管引流。手术时间110~180min,平均134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30ml;住院时间7~9d,平均8d。肠功能恢复时间2~4d,平均2.5天。术后无胆漏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T管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3例。22例获得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40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应用双镜联合进行胆道再手术探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腹腔镜外科专家推广。
- 雷亿群张建平喻春钊唐朝阳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胆道镜检查再手术
-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单核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均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乌司他丁。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A、B组患者入院第1、4、7、10天和C组采取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免疫印迹法测定NF-κB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患者入院第1、4天单核细胞NF-κB表达较C组明显增高(P<0.05)。入院第7天,A组单核细胞NF-κB表达较B组下降明显[(6.9±2.5)%vs.(17.0±3.1)%](P<0.05);入院第10天,A、B、C三组单核细胞NF-κB检测结果相仿(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
- 雷亿群段宝奇张建平俞春钊唐朝阳
-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核转录因子ΚB
-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万单位/次,3次/d,疗程10 d。观察两组治疗第1,4,7,10天血浆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P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各检测指标值逐渐下降,TNF-α在乌司他丁组第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IL-6和CPR在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 雷亿群张建平俞春钊唐朝阳
-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
- 腹腔镜“杂交手术”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合并隐匿性疝临床体会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壁小切口"杂交手术"修复巨大腹壁切口疝合并腹股沟隐匿疝的手术优势及要点。方法运用腹腔镜联合腹壁小切口"杂交手术",及防粘连补片修复一例老年男性巨大腹壁切口疝并且合并腹股沟隐匿疝的病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30 min,术后3 d拔除皮下引流管,术后48 h排气,术后64 h排便,术后5 d出院,术后9 d拆线,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杂交手术"修补巨大型切口疝伴或不伴隐匿疝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 马翔骆霞岗鲁明唐朝阳喻春钊
- 关键词:杂交手术腹腔镜切口疝
- 林奇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林奇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该病的诊疗经验及风险管控。方法收集一个家族多例结直肠癌、卵巢癌成员的临床资料,绘制系谱图;筛选先证者行基因检测,明确突变位点;进一步对家系成员进行突变位点的基因筛查及访谈,分析疾病临床特征,诊疗及风险管控。结果该家系五代共36人,已连续4代10人发病,其中8例结直肠癌,2例卵巢癌;9例接受手术治疗。先证者筛查26个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基因位点,明确为MLH1突变,确诊林奇综合征。家系13人接受该位点检测,其中8人证实为突变基因携带者(5人已发病)。结论有多个成员罹患肿瘤的家族,需警惕包括林奇综合征在内的遗传性疾病风险,并应进行相应遗传背景筛查,携带者需纳入风险管控。
- 唐朝阳周菲沈健马翔杜娟王国光刘铸雷亿群李远张建平
-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