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永祥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天地深一体化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更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地深一体化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更新方法,根据SAR卫星的存档数据获得卫星维度的目标区域地面沉降信息,构建地面监测网获得地面维度的目标区域地面沉降信息,构建地下监测网获得地下维度的目标区域地面沉降信息,根...
- 龚绪龙闵望陆华喻永祥蔡田露卢毅刘明遥刘源张岩顾春生
- 江苏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与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江苏以平原地形为主,地面沉降及特殊岩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广泛。在开发强度较高的各类开发园区探索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代替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能有效降低建设单位的行政审批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阐述了江苏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试点、推广实施、应用等方面的成果与进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范围确定的规范性、规划的针对性、查询服务系统或平台的建设提升、相关地方标准的制定、社会认知度的提高5个方面提出建议。
- 李伟李伟郝社锋李明袁崇铭郝社锋
- 关键词:地质灾害
- 基于机载LiDAR技术植被茂密区小型滑坡识别与评价
- 2024年
- 山体滑坡会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获取完整的滑坡空间分布图及对易发区域的准确判定有利于指导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在滑坡调查过程中,茂密的植被覆盖使滑坡调查难度加大,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技术的穿透能力使真实地形特征得以呈现,从而实现植被茂密区滑坡识别。该文通过仿地飞行获取研究区LiDAR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数据得到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在山体阴影分析、彩色增强显示及三维场景模拟基础上,识别出区域内已有滑坡的位置与规模,经野外核实,滑坡解译精度为86.4%。针对滑坡易发区评价问题,以现有滑坡为样本,首次采用遥感分类思维开展滑坡易发区划定,采用小区域内与滑坡发育有关的高程、坡度和地表起伏度组合成影像,以支持向量机为分类方法,判定出滑坡易发区域,经滑坡检验样本分析,滑坡识别精度为81.91%。研究表明:基于高精度的LiDAR数据及其视觉增强后的图像能识别小型滑坡,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可以准确确定滑坡易发区,为下一步三生空间规划与优化提供依据。
- 陈刚郝社锋蒋波喻永祥车增光刘汉湖杨容浩
- 关键词:LIDAR滑坡支持向量机
- 一种岩质边坡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质边坡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于开挖岩质边坡表面选取典型的岩样作为研究对象;S20使用相机拍摄所述岩样的照片,获取裂隙参数赋分值;S30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岩样进行扫描,生成所述岩样的...
- 喻永祥刘玲金洋李明李伟理继红刘瑾汪媛媛
- 文献传递
- 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区地下水水动力模式及致塌作用研究
- 2020年
- 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典型的平原深覆盖型塌陷之一,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主导性动力因素。从含水层结构及分布、水位动态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横林地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及历史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基岩潜山式基底构造、“天窗式”砂层—灰岩含水层结构以及主采层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地下水水动力模式的不断演变,依据水位与基岩面的关系,将塌陷期内的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概化为承压、承压—负压、负压3种模式,岩溶塌陷的发生、发展与承压—负压、负压两种模式的形成基本具有同步性,地下水的渗流潜蚀、失托加荷和真空吸蚀是岩溶塌陷产生的主要致塌作用。
- 车增光喻永祥刘洪
- 关键词:岩溶塌陷地下水活动
- 剑麻纤维复合黏性土裂隙发育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土体开裂一直是地质工程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由于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水分的蒸发将导致黏性土表面及内部产生干燥,进而收缩、开裂,发育成纵横交错的裂隙,使地面及其上建筑物产生破坏。本文针对黏性土干缩开裂的问题,通过添加剑麻纤维制备得到纤维复合黏性土,并开展一系列干湿循环试验。试验以添加不同剑麻纤维含量(Cf=0、0.1%、0.3%、0.6%)作为变量,共制备4组试样,且每组均含3份对照试样。将试样置于20℃的恒温养护箱中进行干燥,实时记录其裂隙发育过程,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CAS),对土体表层裂隙网络的几何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究纤维对黏性土裂隙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黏性土中所添加剑麻纤维含量的不断增加,其表面产生裂隙的长度、宽度及被裂隙所分割的土体区块面积均不断地减小。(2)通过对黏性土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可知,试样中剑麻纤维含量越高,每一次干湿循环后其表面裂隙"愈合"效果越好,同时整体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 喻永祥闵望闵望郝社锋蒋波郝社锋卜凡
- 关键词:剑麻纤维干湿循环
- 南京某山体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其加固措施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该文以南京察哈尔路西北侧山体滑坡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暴雨工况下,该处边坡的坡脚会因软化受剪而发生牵引式滑坡,位移最大为43cm。根据该边坡的破坏模式,提出了锚杆加固和抗滑桩加固两种主要的加固方式,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结合治理效果以及工程成本,证明锚杆满足工程稳定的要求的同时更为经济。
- 王鹏翔孙少锐蒋波喻永祥何伟宋京雷
- 关键词:边坡锚杆加固抗滑桩加固数值模拟FLAC3D
- 含水率对粉砂质泥岩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以清明山软硬互层边坡中的粉砂质泥岩为样本通过配置不同含水率的重塑样进行直剪试验,研究含水率对粉砂质泥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干燥试样、5%含水率试样的切向应力—切向位移曲线表现为明显的峰值曲线; 10%含水率试样表现为不明显的峰值曲线;对于饱和含水率试样,曲线表现为指数型曲线。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粉砂质泥岩的抗剪强度急剧减弱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弱;内摩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
- 宋京雷郝社锋蒋波喻永祥王武超孙少锐
- 关键词:含水率抗剪强度直剪试验
- 雪浪山横山寺西侧顺层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治理方案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雪浪山横山寺西侧顺层岩质高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离散单元法计算边坡在自重、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并对其薄弱部位进行监测,分析其稳定性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边坡产生拉张破坏,坡体产生较大位移。通过开挖放坡、锚杆(索)联合加固、在坡顶、坡脚及各级平台布设截、排水沟等治理措施后,边坡稳定性显著提高。通过测斜仪和裂缝计对治理后的边坡进行监测得出,边坡水平位移较小,裂缝的发展得到控制,边坡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 喻永祥何伟李勇李后尧张纪星刘德飞
-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离散单元法治理措施
- 高位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及加固处理措施研究
- 2023年
-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高位危岩体的稳定性问题,合理的分析判断危岩体的形成条件、破坏模式及稳定性情况尤为重要。以某工程高位危岩体的实际工程状况为依托,对危岩体的形成条件、破坏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说明,并应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对含危岩体的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发现含有危岩体的边坡在天然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稳定性都比较差。
- 闵望宋京雷喻永祥陈福春张丽李凯
- 关键词:危岩体破坏模式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