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颖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日报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新闻
  • 3篇媒体
  • 2篇新闻报
  • 2篇新闻报道
  • 2篇报纸
  • 1篇党报
  • 1篇动人
  • 1篇读图
  • 1篇读图时代
  • 1篇新闻奖
  • 1篇新闻生产
  • 1篇用典
  • 1篇语力
  • 1篇纸媒
  • 1篇纸质媒体
  • 1篇中国新闻
  • 1篇中国新闻奖
  • 1篇如何突围
  • 1篇三中全会
  • 1篇社会基础

机构

  • 6篇湖北日报

作者

  • 6篇夏颖
  • 1篇姜平
  • 1篇李云清
  • 1篇李玉麟
  • 1篇周志兵

传媒

  • 6篇新闻前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自媒体勃兴下纸媒如何突围被引量:3
2010年
Twitter的出现,带来了自媒体的勃兴。包括博客、IM、SNS社区等在内的自媒体,有着特殊的传播机制、传播特点,并由此带来了思想变革。传统报纸媒体应借力自媒体,并发挥原有优势,进行新的渠道建设和突围,以实现新的发展。
李玉麟夏颖
关键词:自媒体报纸渠道
近人 动人 服人——浅析国际新闻报道中用典的话语力
2022年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必须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除了国内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报道也越来越重视用典。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文章,还是各级新闻媒体的时事报道,都注重引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体现出用典的近人、动人、服人的话语力。
夏颖李云清
关键词:用典
从“写新闻”到“画新闻”——信息制图在现代报纸编辑中的角色转换
2006年
这是一个媒体飞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时代,处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挤压下的传统纸质媒体无不竭尽所能,求新寻变。它们一方面通过提高报道的深度与力度继续巩固自己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紧跟“读图时代”、“视觉革命”的时代风向,倡导以生动、美观的图形化内容来报道、阐释新闻。图片、插图、图表等视觉元素在现代报纸编辑中已不再是简单地丰富、美化新闻报道,一场从“写新闻”到“画新闻”的角色转换正在悄悄进行。
夏颖
关键词:报纸编辑传统纸质媒体视觉元素
探寻党报民生新闻报道新路径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健全民生安全网,既是改革本身的题中之义,同时也将为政治经济的全局改革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从三中全会精神要义看.政府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姜平周志兵夏颖
关键词:改善民生新闻报道党报社会组织形式三中全会社会基础
智媒时代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价值重塑被引量:3
2018年
2018年3月2日,国内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新华社'媒体大脑',仅用时15秒便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有评论指出,智媒时代已然来临,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
夏颖
关键词:主流媒体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机器人价值重塑
试论时事报道的可视化路径探索——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获奖作品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新闻生产的可视化,是当代全球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使多样化的视觉符号和视觉传播手段频繁而深入地运用于新闻生产中,并逐渐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藉由新闻了解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本文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奖的两件作品为例,通过分析其多种创新方式,探索新闻生产的可视化如何在时事报道领域不断丰富和立体,并呈现出一种所见即所得、所见非所得的趋势。
夏颖
关键词:时事报道可视化大数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