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丹丹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隔震
  • 1篇地震
  • 1篇地震荷载
  • 1篇地震记录
  • 1篇动力反应
  • 1篇动力反应分析
  • 1篇三角函数
  • 1篇时段
  • 1篇结构动力
  • 1篇结构动力学
  • 1篇基础隔震
  • 1篇基础隔震结构
  • 1篇隔震技术
  • 1篇隔震结构
  • 1篇函数
  • 1篇荷载
  • 1篇反应谱
  • 1篇傅立叶变换
  • 1篇概率法
  • 1篇ATC

机构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姚丹丹
  • 2篇刘文锋
  • 2篇孔令林
  • 1篇梁伟

传媒

  • 1篇工程质量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反应谱三角函数解析表达式的确定方法
2015年
为了使反应谱的应用更加方便、更加灵活,提出了采用三角函数解析表达式计算反应谱的新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将地震动转化成三角函数。推导了单自由度体系在弹性状态下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地震影响系数的三角函数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实际地震记录中控制反应谱的主要时段,采用与求解单自由度体系动力微分方程计算反应谱相比较的方法,验证原始完整地震记录和主控时段地震记录反应谱的三角函数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主控时段地震记录的地震影响系数与原始完整地震记录的地震影响系数具有一致性。采用三角函数解析表达式计算反应谱的方法是正确和可行的。三角函数解析法计算反应谱,从解析表达式中可以看出频谱与幅值之间的关系,为反应谱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姚丹丹刘文锋高彦强
关键词:反应谱傅立叶变换
反应谱特征周期分析
2015年
特征周期是反应谱的重要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特征周期为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根据概率法选取28条完整地震记录,利用自编Fortran程序进行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得到反应谱曲线.通过概率法计算不同面积百分比下的特征周期;按美国ATC3-06规范确定有效峰值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计算特征周期,进行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分析.统计表明:特征周期随面积百分比减小逐渐增大.特征周期与反应谱曲线形状有关,当平台段末端的反应谱曲线波动时,特征周期值会有明显变化.概率法求特征周期当面积百分比在90%~97%时,特征周期取值比较稳定,和平均值接近.概率法计算得到的特征周期平均值与美国ATC3-06规范计算得到的特征周期平均值相差不大,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孔令林刘文锋姚丹丹
关键词:概率法ATC
基于主控时段地震记录的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基础隔震结构通过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形成柔性底层,吸收消耗地震能量。最近三十多年基础隔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已经多次在地震中得到验证。由于实际地震记录时程较长,但并不是所有记录的时程段都...
姚丹丹
关键词:隔震结构地震荷载结构动力学
文献传递
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6
2014年
近年来,在隔震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隔震技术设计,隔震产品生产、检测、施工以及隔震产品设计标准日趋成熟。目前,隔震技术在中低层砖混结构上应用广泛,但在与各种新的复杂建筑结构体系结合的过程中存在难点,复合隔震结构以及新型材料在隔震技术上的应用成为趋势。论文总结整理了国内外现有的隔震建筑,剖析了隔震技术的应用实例,对其各项参数进行了比较,在地震作用中,隔震建筑表现良好;比较了国内隔震产品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对国内外关于隔震技术的规范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隔震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预测了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对工程建设有参考价值。
姚丹丹梁伟孔令林杨昆
关键词:隔震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