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贵香

作品数:277 被引量:1,232H指数:19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0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3篇中医
  • 66篇健康
  • 47篇亚健康
  • 45篇心病
  • 45篇冠心病
  • 31篇血瘀
  • 31篇证候
  • 30篇国医
  • 30篇国医大师
  • 26篇瘀证
  • 25篇中医证
  • 23篇未病
  • 22篇正骨
  • 22篇治未病
  • 22篇平乐正骨
  • 22篇中医诊断
  • 22篇中医证候
  • 21篇血瘀证
  • 21篇亚健康状态
  • 16篇心肌

机构

  • 265篇湖南中医药大...
  • 2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9篇河南省洛阳正...
  • 18篇杭州师范大学
  • 16篇湖南中医药大...
  • 11篇湖南中医学院
  • 9篇湖南医药学院
  • 5篇河南省洛阳正...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湖南工商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作者

  • 276篇孙贵香
  • 96篇张冀东
  • 94篇何清湖
  • 77篇袁肇凯
  • 58篇简维雄
  • 56篇黄献平
  • 46篇胡志希
  • 33篇王丹
  • 32篇刘琦
  • 23篇刘伟
  • 22篇李杰
  • 22篇莫莉
  • 20篇张婷
  • 19篇陈清华
  • 19篇郭艳幸
  • 18篇肖丹
  • 17篇郭珈宜
  • 13篇郑景辉
  • 13篇王丽萍
  • 13篇刘倩倩

传媒

  • 38篇湖南中医药大...
  • 2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1篇中医药导报
  • 12篇中医正骨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世界中医药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医教育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医研究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2012年朱...
  • 3篇第七届国学国...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年份

  • 8篇2023
  • 11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21篇2019
  • 27篇2018
  • 21篇2017
  • 26篇2016
  • 19篇2015
  • 24篇2014
  • 19篇2013
  • 20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5篇2009
  • 1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论中医临床“六难”
2017年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当前中医临床面临六大主要难题:一是诊断指标自身客观化、精细化、标准化困难;二是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规范化、标准化困难;三是治疗方剂格式化、剂量标准化困难;四是临床用药优选困难;五是临床疗效的评定客观化、标准化困难;六是中医药学国际化困难。孙教授认为,中医的标准化应该是在中医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约定俗成,公认推行。
黎鹏程何清湖何清湖叶培汉孙贵香刘向华孙光荣
关键词:客观化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防治思路被引量:1
2022年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学的高度概况,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治中,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强调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力,落实“治未病”思想。
邱丽婷孙贵香曾小珂孙豪娴毛欣王豪杰张千旭张冀东阳吉长孙光荣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青少年治未病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中医药学五大特色被引量:5
2017年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药文献学家。孙教授认为中医药学的特色体现在五大方面,即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以及天然化的用药取向。本文通过整理和阐发孙教授的理论观点,以期进一步把握中医学本质与内涵特色。
魏一苇魏一苇孙贵香何清湖刘富林孙贵香孙光荣
关键词:辨证论治干预手段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中西医学文化的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陈元陈元孙贵香何清湖刘琦孙贵香孙光荣
关键词:西医学文化比较学科属性诊疗思维
湖南汉族人群FⅦ基因M1/M2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利用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HRR)和连锁不平衡检验(TDT)方法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中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是否为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因素。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1月收集先证者一级亲属中至少有1例冠心病患者的家系40个和健康人家系10个,属CH D血瘀证家系组25个家系81例,其中核心家系18个共60例。PCR-RFLP方法鉴定FⅦ基因M1/M2多态性基因座基因型。在对FⅦ基因多态与冠心病血瘀证基因存在关联的基础上进行HHRR和分析。结果CHD家系FⅦ基因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均未见偏离H ardy-Weinberg平衡。在HHRR中,FⅦ的M1基因可能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联;对13个满足要求的核心家系进行TDT检验,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代的M 1等位基因频率未显著偏离50%。结论在冠心病血瘀证家系中发现FⅦ基因M1/M2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存在关联,但与疾病基因座不存在连锁,说明该基因座可能不是湖南汉族人群冠心病血瘀证的遗传易患基因,而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李杰袁肇凯黄献平陈伶利胡志希孙贵香莫莉陈清华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汉族遗传易感性多态性
国医大师熊继柏辨证化裁运用温胆汤验案举隅被引量:3
2020年
温胆汤首载于《集验方》,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国医大师熊继柏在该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温胆汤方剂,如枣仁温胆汤、大黄黄芩温胆汤、茵芩温胆汤等。本文通过列举熊老师辨证化裁运用温胆汤案例:失眠案、十二指肠淤积症案、黄疸案、肺动脉高压案、脑梗死后遗症案5则,通过对上述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总结其运用温胆汤的临证经验,以示熊继柏教授的辨证思路,为临床上应用温胆汤提供参考。
孙豪娴孙贵香邓琳蓉厉佳俊肖丹肖丹张婷
关键词:温胆汤失眠黄疸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中医脏腑解剖研究现状与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应用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中医脏腑与经络穴位在体表的定位问题。文章从中医脏腑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剖析,明确了中医藏象理论中对脏腑的认识起源于解剖实践,但五脏不仅局限于脏器本身功能,而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解剖物质基础的五大功能系统。中医脏腑与现代医学的脏器和系统之间具有多对多的交叉对应关系。此外,文章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解剖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完善优化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张冀东王丹何清湖孙贵香孙涛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中医脏腑经络腧穴
国医大师熊继柏诊治重症肝病用方思路与经验举隅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从“黄疸持续不退、发热、臌胀、出血、昏迷”五个方面简要地总结了国医大师熊继柏诊治重症肝病的用方思路与经验,为整理国医大师熊继柏诊治危急重症用方经验提供思路借鉴。
尹周安刘朝圣孙贵香刘朝圣孙贵香
关键词:肝病黄疸臌胀
陈氏蜂疗临床验案撷集被引量:2
2017年
陈氏蜂疗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学习和掌握前辈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将中医经络学与西医神经学医理相结合,丰富了蜂疗法内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特选取陈氏蜂疗相关临床验案,以期对蜂疗的发展和弘扬有所益处。
祖湘蒙叶培汉陈海燕王丹郭神国郭汶超孙贵香何清湖
关键词:蜂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经络学验案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观其脉证”被引量:8
2017年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临证中对如何抓住"观其脉证"的重点深有研究,认为"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的高度概括,是四诊合参获知的"主证",并形成歌诀阐述其内涵:辨证元素记心中,四诊最重基本功;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有否精气神;目鼻舌甲需仔细,闻问详参辨假真;脉探生死与逆顺,再参数据诊如神。
叶培汉孙贵香何清湖王丹胡志希张冀东孙光荣
关键词:国医大师中医诊法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