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金陵

作品数:85 被引量:983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1篇油菜
  • 42篇甘蓝
  • 42篇甘蓝型
  • 39篇甘蓝型油菜
  • 29篇基因
  • 13篇杂种
  • 12篇白菜
  • 12篇白菜型
  • 11篇埃塞俄比亚芥
  • 9篇种间
  • 9篇白菜型油菜
  • 8篇杂交
  • 8篇基因组
  • 8篇间杂种
  • 7篇种间杂交
  • 6篇育性
  • 6篇植物
  • 6篇拟南芥
  • 6篇芥菜
  • 5篇育种

机构

  • 8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湖北农学院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84篇孟金陵
  • 10篇徐芳森
  • 7篇王运华
  • 6篇刘仁虎
  • 6篇傅廷栋
  • 6篇甘莉
  • 6篇赵建伟
  • 6篇田志宏
  • 6篇石磊
  • 5篇张椿雨
  • 5篇杨光圣
  • 5篇龙艳
  • 5篇赵建伟
  • 5篇栗茂腾
  • 4篇吴江生
  • 4篇饶勇强
  • 4篇王俊霞
  • 3篇年夫照
  • 3篇马朝芝
  • 3篇石淑稳

传媒

  • 10篇作物学报
  • 8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遗传
  • 6篇Journa...
  • 5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油料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Acta B...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自然杂志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种BAC末端重复序列分析
2011年
以芸薹属的3个物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白菜B.rapa、甘蓝B.oleracea)的BAC末端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其重复序列的组成和比例、GC含量做了初步的比较研究。3个物种中BAC末端重复序列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98%、19.37%和19.45%。3个物种的BAC末端重复序列均可分为反转座子、转座子、小RNA、微卫星、简单重复序列和低复杂度序列6种类型,其中反转座子所占比例最大,甘蓝型油菜rDN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物种中该重复类型的含量。
曹睿黎瑞源龙艳孟金陵
用in planta方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被引量:33
2004年
用inplanta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极大地促进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但在农作物中仍少有inplanta的成功报道。我们采用inplanta方法 ,用含有质粒pSG5 2 9、pHTT6 1 3和ApSCO的农杆菌菌株转化中油 82 1、湘油 1 3、宁RS 1、S2 5 0 1 1、华双 3号等甘蓝型油菜品种。在适宜的条件下 ,将根癌农杆菌菌液浸染甘蓝型油菜花序 1 0d至 1 5d ,每天浸染 1至 2次 ,共收获约 1 0 0 0 0 0粒受处理的种子。将种子播撒在含有 2 70mg·L- 1 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选择转化植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分析检测 ,结果在 5个供试品种中均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平均转化效率 0 1 %左右 ,各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的转化效率无明显差异。这种方法方便、快速且无须经过组织培养阶段即可获得上百株转基因植株。
徐光硕饶勇强陈雁张椿雨孟金陵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转基因农杆菌
澳大利亚油料作物科学研究概况
1991年
一、基本情况 近20年来,由于人造黄油被允许大量进入市场,人们在饮食习惯上的改变以及动物脂肪对健康的影响等因素,澳大利亚国内市场对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加。澳大利亚1969年对小麦生产实行配额增税、新油料作物的引进和新品种的发放推广。
孟金陵
关键词:油料作物
用白菜型油菜的Ar基因组和埃塞俄比亚芥的Cc基因组构建新型甘蓝型油菜基因库
千万年的种间隔离导致芸苔属A、B、C基因组在不同种间的分化,因此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提出了亚基因组的概念。从物种形成的早晚看,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ArAr)和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BcBc...
陈伦林田恩堂江莹芬肖勇孟金陵
文献传递
用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抗感菌核病品系间的遗传距离被引量:8
1999年
用离体叶接种法鉴定了甘蓝型油菜选系对菌核病的抗感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抗性品系与感病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两种基于PCR的标记估计所选10 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19 个随机引物扩增出了26 条重复性很好的RAPD 标记,1 对依据植物R基因的NBS区段设计的简并引物扩增出了3 条多态性的带。依据29 个标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感性材料在遗传距离为0.1206 处被明显地区分开。5份抗性材料中,宁RS—1 与中油821、中R888
陈爱武赵建伟甘莉孟金陵
关键词:分子标记甘蓝型油菜
不同物种间共用SSR引物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周以侹郑文竹许莉孟金陵
关键词:简单重复序列引物开发模式生物种间简单序列重复
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杂种苗快速繁殖及激素效应被引量:2
1992年
未能充分成熟的油菜远缘杂种种子可在B_5+NAA0.1mg/L(单位下同)培养基上顺利萌发;附加 6-BA2.5可促壮无菌幼苗。采用MS+NAA0.1+6-BA5 培养基可从无菌幼苗茎尖诱导大量丛芽;在继代培养中不同浓度6—BA诱芽效果无显著差异,但随6-BA浓度的增加,丛芽由壮变弱,出现黄化以至黑化。
刘兴梁孟金陵胡文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叶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1987年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开花后20天、30天和50天的甘蓝型油菜子叶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鱼雷形胚时子叶细胞中富含核糖体和内质网并开始形成脂体。蛋白质的积累迟于油脂,开花后30天时液泡中出现蛋白质体。胚成熟时细胞中大量脂体相互挤压成多边形并围绕在蛋白质体周围,少有细胞器。整个观察过程中质体始终缺乏精细的片层结构,胚成熟时细胞中质体数显著减少。对质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与低亚麻酸育种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孟金陵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胚胎发育质体
甘蓝型油菜种间可交配品系的选育被引量:11
1994年
本项研究以芥菜型油菜的花粉进行了广泛的种间测交基础上,选取7个具各种种间可交配性特征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组配了33个杂交组合。从F_2代中测交筛选出11个种间可交配性较好的单株。另一可交配品系IC34除了可与芥菜型油菜交配外,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亦具有一定的结实率,但尚需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
孟金陵吴江生刘兴梁吕梅
关键词:油菜种间杂交
植物多倍体的形成及其二倍化机制被引量:6
2017年
大约70%的开花植物在进化史上都经历过多倍化的过程,多倍体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形成新物种。而新形成的多倍体往往不能稳定存在,其基因组需要再经历一次二倍化的过程,从而在基因水平上和细胞学水平上更接近二倍体。对多倍体二倍化的机制和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田恩堂贺朱林周平杨梅王天娅孟金陵
关键词:多倍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