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2
- 2010年
- 通过分析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TOC)、常量元素氧化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P2O5,TiO2,MnO),探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常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常量元素氧化物组成较为稳定,含量最高的2种组分为SiO2和Al2O3,两者组分占沉积物总量的72%左右。常量元素氧化物的含量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SiO2,CaO,P2O5倾向于富集在粗颗粒沉积物中;Al2O3,K2O,MnO则倾向于富集在细颗粒沉积物中;而MgO,Na2O,Fe2O3和TiO2基本不受沉积物类型影响。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氧化物可以分为3组,第1组包括SiO2,Al2O3,Fe2O3,MgO,TiO2,P2O5和MnO;第2组包括CaO,K2O,CaCO3和TOC;第3组包括Na2O,可能分别代表了陆源碎屑沉积、海洋生物沉积和海洋化学沉积。
- 刘升发石学法刘焱光朱爱美宋晓红
-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
- 1998年特大洪水后长江悬浮颗粒物直接向冲绳海槽的输运:来自稳定同位素和C/N比值的证据
- 同陆地每年通过河流向海洋输送大约0.25×10g 溶解有机碳(DOC)和0.15×10g 颗粒有机碳(POC)。陆源有机质在海洋中归宿的问题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兴趣。
- 蔡德陵石学法宋晓红
- 关键词:POCC/N
- 文献传递
- 氨基酸在黄东海食物网关键种--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食物链中的传递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活体饵料对黄东海生态系统食物网关键种食物链的中下营养层次"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以了解氨基酸在该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通过76 d的培养实验,对采集样品做了14种氨基酸含量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营养层次中中华哲水蚤起着十分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它不仅将小球藻的植物性蛋白转化为动物性蛋白,大幅度地提高了赖氨酸的含量,而且将氨基酸总含量从小球藻的6.10%提高到24.16%。作为该食物网主要经济鱼类重要饵料的鯷鱼则进一步将氨基酸含量提高到27.06%。中华哲水蚤的氨基酸相对组成与小球藻有明显的相关性(r=0.606,p<0.05),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而非必需氨基酸的相关性明显较强。鯷鱼的食性由合成饵料转变为活体中华哲水蚤时,其氨基酸量也随饵料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从与合成饵料相关转为与中华哲水蚤有更紧密的相关。鯷鱼排泄粪便中的氨基酸含量主要由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所决定。
- 蔡德陵刘海珍宋晓红徐晓琴杜德文
- 关键词:氨基酸食物链
- 氨基酸在黄东海食物网中的传递
- 蛋白质作为动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本文研究氨基酸在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鯷鱼-兰点马鲛等关键种食物链中的传递,将有助于深刻认识海洋食物网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机理。
- 刘海珍蔡德陵宋晓红张龙军苏远峰
- 关键词:蛋白质氨基酸浮游植物食物链质谱分析
- 文献传递
- 洪水及截流对长江入海悬浮有机质分布和扩散的影响
- 论文根据国内外对陆架边缘海域悬浮颗粒有机质的研究现状,通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海水颗粒有机碳(POC)、氮(PN)测定的先进方法,即利用元素分析仪和MAT-251质谱仪和Finnigan Delta plus同位素比值质谱...
- 宋晓红
- 关键词:长江口TSMPOCPNC/N
- 文献传递
- 三峡截流后长江口秋季TSM、POC和PN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2
- 2007年
- 基于2004年11—12月长江口56个站位的悬浮体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区悬浮体总量(TSM)、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质量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探讨该区TSM及颗粒有机质的物质来源和三峡截流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底层TSM与POC、PN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并都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说明了长江悬浮颗粒物入海后主要沿东南方向输运。POC、PN质量分数与POC、PN的质量浓度不同,它们与TSM质量浓度对数有负相关关系。由于河口区底质再悬浮作用显著,TSM和POC、PN质量浓度呈现表层低、底层高的特点。长江口悬浮体主要来自长江径流和底质沉积物的再悬浮。与三峡截流前数据的对比表明,截流对目前长江口区的TSM和POC尚未造成明显的影响。
- 宋晓红石学法蔡德陵王国庆王江涛
- 关键词:长江口TSMPOCPN
- 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有机碳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线性较好,精密度较高,方法检出限为0.024 mg/L;所测海水样DOC质量浓度的最高值为3.95 mg.L-1,最小值为1.47 mg.L-1;采样点距离海岸越远,DOC质量浓度越低。海水样品置于4℃下冷藏保存,滴加饱和HgCl2溶液的水样,其保存效果要好于不加饱和HgCl2溶液的水样,且在55 d内,其DOC质量浓度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 高晶晶刘季花邹建军宋晓红朱爱美
-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
- 1998年特大洪水后长江悬浮颗粒物直接向冲绳海槽的输运:来自稳定同位素和C/N比值的证据
- 本工作测定了长江特大洪水期后黄东海中悬浮颗粒物与沉积物中碳氮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以了解在特大洪水期后陆源有机质在黄东海边缘海中的输运特征,井获得了长江悬浮物质可以直接输运到冲绳海槽的证据。
- 蔡德陵石学法宋晓红
-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比值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