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养殖
  • 3篇控制区
  • 2篇遗传分化
  • 2篇鱼类
  • 2篇片段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鲈鱼
  • 2篇线粒体
  • 2篇疾病
  • 1篇大泷六线鱼
  • 1篇东北大口鲶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亚科
  • 1篇养殖方式
  • 1篇养殖密度
  • 1篇养殖面积
  • 1篇养殖品种
  • 1篇养殖水体

机构

  • 13篇辽东学院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13篇宋林
  • 9篇高天翔
  • 2篇肖永双
  • 2篇韩志强
  • 1篇刘奇
  • 1篇赵林林
  • 1篇罗家聪
  • 1篇孟玮
  • 1篇张岩
  • 1篇宋娜
  • 1篇方华华
  • 1篇胡自民
  • 1篇王亮
  • 1篇毕潇潇
  • 1篇宋娜

传媒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科学养鱼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黑龙江水产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鲻科鱼的同工酶分析及鉴别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3种鲻科鱼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情况。在分析的8种酶(G3PDH,IDHP,LDH,MDH,MPl,PGDH,PGM,SOD)中,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棱梭、梭鱼和鲻鱼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0.333 3,0.166 7,0.083 3,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和预期值分别为0.074 8,0.039 6,0.003 5和0.095 9,0.047 4,0.003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201 3,1.071 2,1.003 5,3种间遗传距离在0.607 4~1.731 5之间,棱梭和梭鱼亲缘关系较近。种间在10个位点(LDH~*,IDHP~*,MDH-2~*,MDH-3~*,MDH-4~*,G3PDH~*,SOD-2~*,PGM~*,PGDH~*,MPI~*)存在基因置换或近于基因置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以上8种同工酶谱的分析能够有效地进行这3种鲻科鱼的鉴别。
孟玮高天翔宋林孙利元
关键词:梭鱼鲻鱼同工酶
松江鲈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线粒体控制区特征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测定分析了中国和日本沿海共8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识别出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特征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69个松江鲈个体共检测到47个单倍型,呈现出核苷酸多样性(0.0079)较低和单倍型多样性(0.978)较高的特点。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松江鲈分为中国和日本两大世系。遗传分化系数(F_(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松江鲈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较显著,中国沿海各群体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该分化主要由历史环境变动、当代环境因素和自身生态习性等原因造成。
赵林林毕潇潇宋林高天翔
关键词:松江鲈控制区结构遗传分化
斑尾复虾虎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了斑尾复虾虎鱼丹东和天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在长度为478 bp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上,两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丹东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以及两两序列比较的平均碱基差异数分别为(0.006 3±0.003 8),(0.889 5±0.050 8)和(3.000 0±1.634 3),均大于天津群体。基于控制区单倍型序列构建的邻接关系树可以看出,两群体个体相互混杂,没有明显的分支与之相对应。两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239 5(P=0.000),表明两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并且确切P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群体不存在随机交配现象。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单峰类型,Fu’sFs和Tajima’D中性检验的结果也提示斑尾复虾虎鱼经历过近期群体扩张事件。基于核苷酸不配对分布的峰值τ计算得到斑尾复虾虎鱼发生群体扩张事件的时间在52 400~104 900年前。
宋娜宋林高天翔孙希福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
北黄海大泷六线鱼主要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变量解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开展了北黄海丹东、大连及烟台3个海区的160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7个分节特征和16个量度特征的比较分析。多重比较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分别在3~6个形态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丹东群体与大连、烟台群体有明显差异。丹东群体在体长、体重、性腺成熟度等方面比大连、烟台群体高。而丹东群体体长-体重关系式(W=aLb)参数a,b及相关系数R也与其它两海区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可以认为北黄海大泷六线鱼种群间已有一定程度的分化。
刘奇王亮高天翔宋林
关键词:大泷六线鱼形态学特征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鰶亚科两种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对鰶亚科两种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两种间的序列差异。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572bp,在3个个体中检测到2个单倍型,花鰶(Clupanodon thrissa)序列长度为575bp,两种间存在30个核苷酸位点(5.2%)的变异。基于木村双参数进化模型得到两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43。以太平洋鲱和寿南小沙丁为外群构建的NJ树表明,斑鰶和花鰶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美洲真鰶(Dorosoma cepedianum)的亲缘关系较远。
宋林韩志强高天翔
关键词:RRNA基因
怀头鲶疾病的防治被引量:1
2006年
宋林李秋鄂春宇罗晓东
关键词:常见疾病怀头鲶养殖品种东北大口鲶养殖密度养殖面积
水产养殖几种变色水质的调节技术
2007年
水产养殖首先是要养好水,水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水生生物的疾病发生,更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水体颜色、氨氮含量、池底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我们对几种变色水质的调节方法介绍给各位养殖用户,仅供参考。
宋林李秋鄂春宇张岩岩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质水生生物水体颜色疾病发生氨氮含量
不同群体江鳕耳石形态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对3个不同群体江鳕矢耳石的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鳕左、右矢耳石的9个测量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3个群体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的形态指标;逐步判别分析以3个形态指标建立的判别方程,其判别成功率达97.3%,典型判别函数散点图显示3个群体明显分离;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49.552%、25.679%和12.734%,累积贡献率为87.965%;聚类分析将多布库尔河和布尔津河的江鳕聚为一支,与判别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耳石形态指标可以作为江鳕群体鉴别的有效工具。
方华华宋林高天翔
关键词:耳石主成分分析
河豚肝病防治初探
2006年
李秋鄂春宇李东占罗晓东宋林
关键词:河豚鱼肝病养殖水体工厂化养殖养殖方式
南沙群岛密斑马面鲀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密斑马面鲀Thamnaconustessellatus是在我国南海海域较为常见的一种马面鲀属鱼类。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南沙群岛密斑马面鲀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密斑马面鲀的控制区序列变异程度较大,86尾个体序列的变异位点数为38个,共定义了28个单倍型;3个密斑马面鲀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较高,且相差不大;密斑马面鲀群体间未检测到显著的群体遗传结构,分子方差分析表明,99.67%的遗传差异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差异仅为0.33%。贝叶斯树和最大似然树均显示出密斑马面鲀单倍型间松散的分布,未检测到显著的谱系结构。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密斑马面鲀的群体经历了更新世的群体扩张事件。
高天翔王志杨宋娜宋林
关键词:南沙群岛控制区群体遗传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