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惠茹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活检组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上消化道常见疾病的关系
- 崔荣丽周丽雅闫秀娥金珠张贺军韩亚京张颖尚惠茹李松茹
- MMP-2/9和Ⅳ型胶原蛋白与胃癌患者胃液AAAs浓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 刘健崔荣丽金珠周丽雅林三仁张贺军韩亚京张颖尚惠茹李松茹
- 光镜测量EE,NERD,Barrett食管患者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通过光学显微镜(光镜)对糜烂性食管炎患者(EE),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Barrett食管(B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食管下段细胞间隙(ISD)的测量,探讨GERD患者各亚型食管下段细胞间隙的光镜下改变及其对临床...
- 崔荣丽周丽雅林三仁薛艳段丽萍夏志伟金珠张贺军韩亚京张颖尚惠茹
- 文献传递
- MMP-2/9和Ⅳ型胶原蛋白与胃癌患者胃液芳香族氨基酸浓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和Ⅳ型胶原(Col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胃液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s,AAAs)浓度异常升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8月胃镜检查120例符合入排标准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和胃液标本。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胃癌组(GC,n=29)和胃良性病变组(NGD,n=9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胃黏膜组织中MMP-2/9和Col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胃液中3种AAAs(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进行检测。比较MMP-2/9和ColⅣ蛋白在GC和NGD组间表达的差异,并与胃液中3种AAAs的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GC组MMP-2/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NGD组,Col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GD组(P均=0.000);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ρ=0.418,P=0.000),二者均与ColⅣ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MMP-2:ρ=-0.454,P=0.000;MMP-9:ρ=-0.383,P=0.000)。(2)GC组胃液3种AAAs浓度均显著高于NGD组(P均=0.000)。(3)胃黏膜组织中MMP-2/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液中3种AAAs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MMP-2:ρ=0.262、0.295、0.293,P=0.004、0.001、0.001;MMP-9:ρ=0.442、0.437、0.400,P均=0.000),Col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液中3种AAAs浓度呈负相关关系(ρ=-0.283、-0.280、-0.273,P=0.002、0.002、0.003)。结论胃癌组织通过上调MMP-2/9蛋白的表达,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中ColⅣ蛋白,可能是引起胃癌患者胃液AAAs浓度异常升高的原因之一。
- 刘健周丽雅崔荣丽金珠林三仁张贺军韩亚京张颖尚惠茹李松茹
- 关键词:胃癌
- 胶原性胃炎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胶原性胃炎(collagenous gastritis,CG)临床少见,现报道一例CG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患者行胃镜检查,活检组织切片分别行HE染色、Masson染色、刚果红染色及Warthin-Starry染色;分析病例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例20岁女性患者主因无规律上腹痛4年,伴腹胀、呃逆、体重明显下降2个月就诊.胃镜检查于角切迹及窦部可见白色结节(活检).病理诊断为胶原性胃炎,上皮下胶原带厚度为16.6-120.3μm,平均厚度43.8 μm,Masson染色阳性,刚果红染色阴性.给予泼尼松(20 mg/d)4周,配合促动力和胃黏膜保护药,患者食欲好转,呃逆减轻,体重略有增加.结论 目前国外文献报道CG仅40余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综合本病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型CG.综合相关文献及本例治疗经验,无谷胶饮食和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 张贺军金珠林三仁丁士刚白鹏崔荣丽韩亚京张颖尚惠茹
- 关键词:胃镜检查苏木素-伊红染色MASSON染色
- OLGA分期、分级评估系统在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7
- 2014年
- 目的评估慢性胃炎OLGA分期、分级评估系统在国人胃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108例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依据慢性胃炎OLGA评估系统标准,对人组病例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进行分期,对炎症程度进行分级,分析慢性胃炎OLGA分期、分级与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癌的发生以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检出的2例早期腺癌分别位于OLGAⅢ期和Ⅳ期;高OLGA分期(OLGAⅢ-Ⅳ期)患者的胃黏膜癌前病变(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OLGA分期(OLGA0~Ⅱ期)患者(肠化生:100.O%比65.3%,P〈0.001;异型增生:77.8%比13.9%,P〈0.001),且OLGA分期与检出异型增生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01);低OLGA分期患者仅检出10例(13.9%)异型增生病例,且均为轻度异型增生。不同OLGA分级病例之间Hpylon现症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OLGA分级与Hpylori现症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86,P〈0.001)。结论高OLGA分期患者更易检出异型增生及腺癌,慢性胃炎OLGA分期能有效地根据胃癌风险性将胃炎病例进行分层,而慢性胃炎OLGA分级与Hpylori现症感染密切相关。
- 张贺军金珠崔荣丽韩亚京尚惠茹张颖
- 关键词:萎缩性螺杆菌异型增生
- 胃底腺息肉患者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 崔荣丽周丽雅金珠张贺军张颖尚惠茹李松茹
- 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岛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岛(CLI)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与Barrett食管(B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至2013年438例食管下段CLI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下形态学特点及活检病理组织学特点。对比分析27例CLI患者和23例非岛型(环周型或舌型)BE患者的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组织化学染色及MUC-2、MUC-6、CDX2、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1例CLI患者和28例非岛型BE患者的24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结果CLI发现率以40-〈50岁最高(0.61%,104/17164),其次为50-〈60岁(0.49%,107/21794)。438例食管下段CLI患者中,CLI距齿状线距离≤0.5cm者323例(占73.7%),单发266例(占60.7%),最大直径〈0.5cm者338例(占81.8%),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47例(占33.7%),单纯贲门型黏膜220例(占62.5%)。27例CLI患者和23例非岛型BE患者的黏膜AB/PAS组织化学染色及MUC-2、MUC-6、CDX2、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未见两者黏液特点、细胞增殖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例CLI患者和28例非岛型BE患者的24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分析未发现两者在典型症状、食管远端反流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下段CLI以40~〈50岁人群好发,CLI多位于齿状线上0.5cm范围,多单发,最大直径多小于0.5cm,固有腺体多为黏液腺,黏膜固有腺的黏液特点以及反流情况与非岛型BE相似,推测可能是BE的早期阶段。
- 崔荣丽周丽雅闫秀娥金珠张贺军夏志伟徐志洁王晔尚惠茹韩亚京张颖葛颖林三仁
- 关键词:BARRETT食管肠上皮化生胃食管反流病
- 探讨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部不适的可能机制——胃小血管血栓形成
- 目的探讨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部不适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11月门诊病人在我院行胃镜检查患者的病例(由专人做病理诊断),选择住我院初次行胃镜检查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除外上消化道肿瘤、溃疡病、息肉,除外残...
- 金珠崔荣丽林三仁韩亚京张颖尚惠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