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德华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焉耆盆地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开发
  • 1篇凝析
  • 1篇凝析气
  • 1篇凝析气田
  • 1篇盆地
  • 1篇气层
  • 1篇气田
  • 1篇自动识别
  • 1篇孔隙
  • 1篇孔隙度
  • 1篇灰色聚类
  • 1篇测井
  • 1篇测井解释
  • 1篇测井解释方法
  • 1篇稠油
  • 1篇稠油储层
  • 1篇储层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篇岳德华
  • 1篇刘恩超
  • 1篇吉雪松
  • 1篇蒋龙生
  • 1篇张海全
  • 1篇王宁
  • 1篇王民伟

传媒

  • 1篇河南石油
  • 1篇测井技术信息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焉耆盆地凝析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1999年
根据焉耆盆地凝析气层的储层条件、油气特征、试油等资料,运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固井后补尝中子延迟测井资料,提出了双中子孔隙度差值法,固井后补偿中子延迟测井识别法和双压缩波模量差值法三种凝析气层识别方法。应用效果明显,解释成果经实际资料检验,符合率达80%以上。对类似油气层的评价,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蒋龙生张海全吉雪松王民伟岳德华刘恩超
关键词:测井解释孔隙度测井气层凝析气田
稠油与稀油层判别的灰色聚类方法研究
2001年
稠油储层和稀油储层的电性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和,利用一般方法难以实现定量自动识别,文中根据储层灰色系统与测井信息白色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储层稠油与稀油灰色聚类识别系统,为研究区域内稠油与稀油的自动快速识别,提供了有效方法。
王宁岳德华
关键词:稠油储层自动识别储层油田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