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宏先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麻醉
  • 3篇单肺
  • 3篇单肺通气
  • 3篇肺通气
  • 2篇依达拉奉
  • 2篇手术
  • 2篇氯胺酮
  • 2篇肺癌
  • 2篇白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蛋白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牙槽
  • 1篇眼罩
  • 1篇氧饱和度
  • 1篇药品

机构

  • 9篇青岛市市立医...
  • 4篇青岛市第八人...
  • 3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1篇崔宏先
  • 6篇帅训军
  • 6篇艾登斌
  • 2篇范金鑫
  • 2篇王大兰
  • 1篇丁泽君
  • 1篇张海荣
  • 1篇李兆国
  • 1篇王明玲
  • 1篇刘双梅
  • 1篇张宝山
  • 1篇李会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2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术中发生甲亢危象的麻醉处理
2000年
患者男,32岁,体重62kg,体温37.2℃,血压18/10kPa,脉率90bpm。术前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经T12L1向上穿刺置管,麻醉平面可,开腹探查证实为“回盲部肿物”,因肌松不佳,牵拉反应明显遂改全麻,以2.5%硫喷妥钠14ml、芬太尼0.2mg、潘库溴铵8mg快诱导气管插管。持续泵入异丙酚4mg/kg·h,间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病人开始出现高热,大汗淋漓。
崔宏先王大兰王希宣
关键词:甲亢危象艾司洛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牵拉反应硫喷妥钠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麻醉眼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麻醉眼罩,由镜框与镜腿一体成型的复合层镜架、该镜框镜片部位的一对嵌孔、分别嵌设所述镜框嵌孔并固设于镜框内部的水滴状眼睛突起部、该镜框的两端分别垂直弯折的夹持圆角及该夹持圆角的延长过渡部、...
崔宏先
文献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在麻醉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血流动力学平稳,不会延长拔管的时间,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崔宏先高薇丽丁泽君帅训军艾登斌
关键词:老年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
阿芬太尼对单肺通气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阿芬太尼对单肺通气(OLV)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后,2组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1、吸入8%七氟醚、2组分别给予芬太尼3μg.kg-1和阿芬太尼18μg.kg-1。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0.08 mg.kg-1,芬太尼组0.05~0.1 mg,阿芬太尼组0.3~0.6mg。2组均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单肺通气60 min(T1)、膨肺后60 min(T2)采血样,测定TNF-α、IL-6浓度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IL-6浓度及其mRNA表达,2组于T1、T2明显上升(P<0.05);与芬太尼组比较,阿芬太尼组这3项指标于T1、T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OLV患者用阿芬太尼可有效地抑制机体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李兆国范金鑫帅训军崔宏先艾登斌
关键词:阿芬太尼单肺通气肺癌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硬膜外持续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临床观察
2002年
随着剖宫产率的日渐增高,如何解除产妇的术后疼痛也变得更加重要。我院从1999年5月开始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现报告如下。
崔宏先王大兰张宝山王希宣纪绪师
关键词:硬膜外剖宫产术后持续镇痛布比卡因脉搏血氧饱和度氟哌啶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中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苏醒、诱导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麻醉诱导后5min对照组患者HR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手术室时间、体动时间、术后睁眼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麻醉中,七氟吸入麻醉并发症少、易被患儿接受,苏醒迅速,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更易调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崔宏先高薇丽艾登斌帅训军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小儿手术疗效比较
依达拉奉复合氯胺酮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复合氯胺酮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组、氯胺酮组、联合组各12例。四组均先行麻醉诱导,依达拉奉组于诱导后予依达拉奉0.5 mg/kg,氯胺酮组于诱导前予氯胺酮0.5 mg/kg,联合组于诱导前予氯胺酮,诱导后予依达拉奉,剂量同前两组,对照组诱导前后予等量生理盐水。单肺通气时双腔管非通气侧开放,与大气相通,呼吸参数不变。于切皮前即刻、膨肺后60 min、术后60 min取四组血样测定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依达拉奉组、氯胺酮组、联合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氯胺酮组;联合组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及氯胺酮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依达拉奉组;P均<0.05。联合组TNF-α/IL-10、IL-6/IL-10值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结论依达拉奉复合氯胺酮预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维持围术期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相对平衡,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范金鑫崔宏先帅训军刘双梅王明玲艾登斌
关键词:依达拉奉氯胺酮肺切除术单肺通气肺癌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紫外线消毒腔室、高温消毒腔室以及臭氧消毒腔室构成,每个消毒腔室均设有单独的柜门,每个柜门均与柜体铰链连接,所述高温消毒腔室和臭氧消毒腔室下端设有干燥板,所述柜体上端设...
崔宏先
文献传递
一种麻醉科用送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送药器,包括牙槽(1),所述牙槽(1)中部设有通道(2),所述送药器还包括一注射器(3),注射器(3)穿过通道(1)到达病人咽喉部,所述注射器(3)包括储药管(31)、手持部(32)以及推进杆...
崔宏先
文献传递
异体输血对食管癌患者IFN-γ mRNA和IL-10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异体输血对围术期IFN-γmRNA和IL-10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未输血12例(对照组),输异体血28例,其中输入≤2 U浓缩红细胞者15例(观察Ⅰ组),输入≥3 U浓缩红细胞者13例(观察Ⅱ组)。三组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术后第1天(T2)、第7天(T3)取静脉血10 ml采用RT-PCR法测定IFN-γmRNA和IL-10 mRNA表达。结果IFN-γmRNA和IFN-γmRNA/IL-10 mRNA值:与T1比较,观察Ⅱ组于T2~3、观察Ⅰ组于T2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Ⅱ组于T2~3显著低于观察Ⅰ组和对照组,而观察Ⅰ组于T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10 mRNA:与T1比较,观察Ⅱ组于T2~3、观察Ⅰ组于T2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Ⅱ组于T2~3显著高于对照组、于T3显著高于观察Ⅰ组(P<0.05)。结论异体输血可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不利于患者预后。
崔宏先艾登斌帅训军张海荣
关键词:异体输血干扰素-Γ白介素-1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