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性疾病
  • 2篇细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2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疗法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性疾...
  • 1篇胸片
  • 1篇血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疾病
  • 1篇血浆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管理
  • 1篇再灌流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左大鹏
  • 2篇张学勤
  • 2篇王秋萍
  • 1篇吴易元
  • 1篇赵相印
  • 1篇刘复强
  • 1篇宋佩茹
  • 1篇张京秀
  • 1篇董宝坤
  • 1篇高玉红
  • 1篇王晨
  • 1篇鞠淑英
  • 1篇赵毅
  • 1篇鲁启超
  • 1篇耿稚萍
  • 1篇余子豪
  • 1篇陈志强
  • 1篇张沪生
  • 1篇黄一容
  • 1篇贺仁诚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风湿性疾病30例肺功能测定被引量:3
1994年
风湿性疾病30例肺功能测定张沪生,王扬,鲁启超,左大鹏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100730风湿性疾病系一组多系统受累的免疫性疾病,以结缔组织、特别是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由于肺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因此是风湿性疾病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风湿性疾病...
张沪生王扬鲁启超左大鹏
关键词:风湿病肺功能胸片
电针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2
1998年
再灌流前电针“环跳”穴30min,观察对左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流模型大鼠早期运动功能、自由基代谢、脑水肿及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针刺组大鼠再灌流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病灶侧脑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恢复到接近假手术对照组的水平。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测量表明缺血侧P1潜伏期及P1N1波幅亦有显著性改善。
张学勤左大鹏王秋萍赵毅高玉红耿稚萍陈志强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电针疗法
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被引量:21
1996年
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王秋萍,左大鹏,鞠淑英,张学勤(北京同仁医院,北京100730)关键词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血浆,D-二聚体随着心、脑血管性疾病对人们生命的威胁日益加重,医学界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正试图寻找一种既持异又...
王秋萍左大鹏鞠淑英张学勤
关键词:心肌梗塞脑梗塞二聚体
疾病对白细胞介素2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1987年
白细胞介素2(IL2)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因子,它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测定了我国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IL2的水平,并观察了实体瘤、白血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分泌IL2的水平,为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提供免疫异常的背景.
吴易元张军黄一容余子豪左大鹏刘复强赵相印
关键词:IL血癌SLE疾病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2系统正常值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随着临床免疫学的不断发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系统在疾病中的变化也越来越普及。为了确定正常参考值,我们筛选了便于临床推广的免疫学方法,对60例正常人血清IL-2/sIL-2R 及 IL-2膜上受体(mIL-2R)进行了检测。一、材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选择体格检查正常,无免疫系统疾病及近期感染性疾患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5~60岁,平均29.6岁。2.实验方法:(1)血清 IL-2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2)mIL-2R 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3)血清 sIL-2R 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
张京秀左大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正常值免疫学检测
临床科室为重点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介绍了我院以临床科室为重点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科室的常规工作,把医院感染贯穿到医疗工作全过程中,进行医院感染的连续监测和目标监测,形成与科室管理同步进行“双轨式”管理方法。此方法的应用不仅漏报率大大下降,而且把医院感染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因而,以临床科室为重点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有推广价值。
宋佩茹左大鹏贺仁诚王晨董宝坤
关键词:医院感染医院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