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楠

作品数:33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2篇地震
  • 13篇烈度
  • 12篇震源
  • 10篇地震应急
  • 10篇速报
  • 9篇地震烈度
  • 8篇地震速报
  • 8篇震源机制
  • 5篇震源破裂
  • 4篇余震
  • 4篇灾情
  • 4篇震源参数
  • 4篇震源破裂过程
  • 4篇震灾
  • 4篇数据产品
  • 4篇专题图
  • 3篇地震动
  • 3篇地震预警
  • 3篇信息服务
  • 3篇应急产品

机构

  • 32篇中国地震台网...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33篇席楠
  • 13篇杨天青
  • 10篇孙丽
  • 9篇姜立新
  • 7篇杨志高
  • 3篇李小军
  • 3篇黄志斌
  • 3篇帅向华
  • 2篇聂高众
  • 2篇刘敬光
  • 2篇董曼
  • 2篇陈鲲
  • 2篇张维佳
  • 2篇梁建宏
  • 2篇杜广宝
  • 2篇李晓杰
  • 1篇卢永坤
  • 1篇李杰飞
  • 1篇杨波
  • 1篇董翔

传媒

  • 13篇中国地震
  • 6篇震灾防御技术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地震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制图规则的地震应急灾情动态专题图快速生成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结合地震应急灾情专题图的制图需求特点、行业要求和专家制图经验,总结归纳了地震应急灾情专题图的制图需求,基于领域本体和XML的制图规则表达模型实现了基于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和制图规则库的地震应急灾情专题图快速生成系统,在数次大震应急中得到实际应用,不仅提高了地震应急专题图的美观度和清晰度,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应急灾情专题图的制图效率和对于灾情信息动态调整的反应和服务能力。
席楠杨天青姜立新
关键词:地震应急专题图规则库制图系统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被引量:10
2022年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6.9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测试预警系统于震后5.3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震后13min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余震定位、推测烈度等9类16种数据产品。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柴达木-祁连地块、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交汇处,震中位于冷龙岭断裂西段和托莱山北缘断裂交接部位。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主震西侧余震展布呈近EW向,主震东侧呈NW-SE向,与震中区域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区域面积约175km^(2),Ⅷ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442km^(2),涉及四乡一镇。
支明孙丽杨志高席楠杜广宝戴丹青黄志斌
关键词:地震速报震源机制地震烈度数据产品
大震应急产品产出与服务平台建设
2024年
地震时空强参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需求。作为国家级地震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各研究所和试点省局,建设了大震应急产品产出与服务平台。中强震发生后,该平台准实时产出除地震三要素之外的多类地震参数和图件,为及时准确评估受灾区域和灾损程度、揭示地震成因和致灾机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第一时间服务于救援决策和震情会商,显著提升了国家级地震监测中心的应急处置和践行减轻地震灾害的能力。
韩光洁徐泰然戴丹青刘敬光邓文泽席楠
关键词:地震矩张量震源破裂过程地震烈度
基于规则库的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制图系统研究
本文研究的基于规则库的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制图系统实现了对专家经验和规则的存储、管理和表达,并按照既定规则库的规范下快速出图功能,解决了以往地震应急专题图制图中存在的制图不规范、底图模板过多造成的维护效率低、一致性问题修改...
席楠杨天青李小军
关键词:地震应急制图系统规则库
文献传递
基于离散灾情信息的地震烈度分布快速判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根据历次破坏性地震实际灾情反馈特点的分析总结,结合地震灾害的演变机理和分布特点,本文尝试利用3种基于离散灾情信息点推漫灾情分布面的方法在不同灾情获取阶段快速判定地震烈度分布。从计算原理、数据基础、方法特点和判定结果看,三种方法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泰森多边形判定法简单、易行,可用于震后初期灾情量较少时使用,判定结果较粗糙,必须再结合震源特性、破裂过程以及地形地貌条件等对震害分布的影响进行综合判定后才能得出相对合理的震害分布预判结果;克里金插值判定法是一种基于地理统计方法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数据分布有明确要求,其判定结果对灾区范围整体把握较好,可用于已经获取一定量灾情信息但灾区情况尚未明朗时使用,其插值结果再结合地震破裂过程以及震后余震分布信息综合调整后,可作为灾害评估修正和应急决策参考;标准差距离椭圆拟合方法是基于地震烈度分布呈椭圆形的假设提出的,对数据的敏感度较高,可用于对可信度较高的或由专业途径上报的灾情信息进行拟合,其结果可作为现场灾害调查和确定最终烈度分布的参考。
杨天青席楠张翼李杰飞
关键词:地震灾情空间插值
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设计研究被引量:44
2012年
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服务能力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服务能力在研究和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的建设。因此,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的关键构成、设计和实现方式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的初步设计,对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应进行的工作。
姜立新帅向华聂高众杨天青席楠李晓杰
关键词:地震应急指挥协同信息服务
面向服务的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共享的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导致房屋倒塌、生命线工程破坏,继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及疾病等次生灾害,使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及正常社会功能遭受进一步的...
席楠
文献传递
2023年山东平原M_(S) 5.5地震宽频带面波震级和近场地震动反应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023年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发生M_(S) 5.5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获得丰富的测震和强震台站三分量波形数据。使用2°-10°震中距范围内80个台站的宽频带垂直向速度记录,测量该地震的宽频带面波震级;使用震中距200 km范围内1 278个强震仪和简易烈度计三分量记录,计算近场强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结果表明,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平均值为5.5,震中西南侧台站测定震级相对偏小,偏大台站多分布在东北侧。近场强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呈NE-SW走向的条带状分布特征,沿断层破裂方向衰减慢,垂直断层方向衰减快。宽频带面波震级和加速度反应谱的空间分布特征支持本次地震以东北向单侧破裂为主,对照震中区地震断层资料,本次地震可能属于高唐和陵县-阳信隐伏断裂体系。
韩光洁刘奕君席楠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
2023年2月23日塔吉克斯坦M_(W)6.8地震强震数据破裂过程快速反演
2024年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8时37分,在塔吉克斯坦距我国边境线较近区域发生M_W6.8地震。利用新疆地区强震台站(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台站)数据,对此次地震进行破裂过程的快速反演。基于地震破裂方向性效应,通过台站峰值加速度与经验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确定地震的主破裂面。得到的破裂模型表明,此次地震为单侧破裂,破裂面呈NE—SW走向展布,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25s,释放地震矩为1.8×10^(19)N·m,破裂长度约32km,最大滑动量约1.8m,最大破裂点位于震中NE方位约28 km处。基于新疆地区强震数据记录的震源破裂过程的快速产出,为临近我国边境地区强震的震后破裂过程应急产出积累了经验。
戴丹青席楠
关键词:震源破裂过程峰值加速度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初步研究结果被引量:15
2022年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6.1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1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基本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地震矩张量、余震精定位、地震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结合上述应急产品,对本次地震进行了研究,初步刻画了地震的构造环境、震源特征、断层形态和受灾区域,并分析了地震成因。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是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雪门坎—磨西断裂上的一次倾角近直立的走滑型事件,自起始破裂点向南东破裂,破裂长度约20km,最大滑移点深度约6km。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呈NW—SE向展布,长度约50km,深度主要集中在3~14km,展布方向与震中区域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主震震中处断层倾角近乎垂直,与震源机制揭示的特征一致。烈度速报推测与地震烈度图显示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区域面积约280km^(2),Ⅷ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505km^(2),涉及17个乡镇。认为本次地震是青藏高原隆升和高原上地壳物质向南东挤出,导致鲜水河断裂南东段雪门坎—磨西断裂上积累的应力的一次快速释放过程。
徐泰然戴丹青杨志高席楠邓文泽张建勇房立华孙丽
关键词:预警地震速报震源机制地震烈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