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锁髓内钉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老年
  • 2篇护理
  • 2篇交锁
  • 2篇交锁髓内钉
  • 2篇骨干骨折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弹伤
  • 1篇医院获得性
  • 1篇医院获得性肺...
  • 1篇肢体
  • 1篇肢体长度
  • 1篇置换手术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解放军第四二...
  • 1篇解放军421...

作者

  • 7篇廖凡琼
  • 3篇郭新辉
  • 2篇蔡伟斌
  • 1篇刘珍春
  • 1篇库建斌
  • 1篇陈晓文
  • 1篇张洪钦
  • 1篇欧阳卫东
  • 1篇曾伟杰
  • 1篇余琦
  • 1篇肖斌
  • 1篇肖斌
  • 1篇肖斌
  • 1篇曹阳
  • 1篇曹阳
  • 1篇王建华
  • 1篇范淑珍
  • 1篇胡开来
  • 1篇管红
  • 1篇许啸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在恢复肢体长度方面的准确性,并与体表标志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2例,男5例,女17例;年龄36~69岁,平均53.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术前检查患肢短缩情况,术中分别采取体表标志测量法、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判断肢体长度。术后检查术肢长度恢复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法在肢体长度恢复方面的准确性及两种方法对手术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标志测量法、克氏针定位测量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分别为(6.0±3.4)mm、(3.3±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生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如何做到双下肢等长仍是手术的一个难点,克氏针定位测量法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体表标志测量法,且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肖斌廖凡琼许啸郭新辉曹阳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髋臼发育不良肢体长度
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围术期合并HAP患者39例(HAP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不合并HAP患者39例(非HAP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OR =23.317;95% CI:2.702~ 60.312;P =0.000)、入住ICU(OR =14.163;95% CI:1.624~112.012;P=0.005)、机械通气(OR =30.210;95% CI:8.164~ 134.203;P=0.007)、手术时间(OR =9.018;95% CI:1.074~ 88.119;P =0.022)为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骨折患者存在COPD、入住ICU、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时应警惕术后发生HAP的可能性.
欧阳卫东陈晓文胡开来廖凡琼张洪钦
关键词:高龄骨折医院获得性肺炎
股骨交锁髓内钉长度选择方法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4种髓内钉长度选择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种髓内钉长度选择法的临床应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肢长度测量法优良率为86.0%,X线片测量法优良率为65.6%。术中导杆测量法和瞄准器测量法的优良率均达到100%。[结论]健肢长度测量法是较好的术前髓内钉长度选择法。术中2种确定髓内钉长度的方法均有满意的临床应用结果,瞄准器测量法方便可靠,值得推广。
肖斌廖凡琼郭新辉蔡伟斌曹阳
关键词:股骨髓内钉
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33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33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28周,平均17周。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评分:优2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固,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肖斌廖凡琼库建斌王建华
关键词:肱骨骨折
股骨交锁髓钉瞄准器术中变形移位原因及对策被引量:3
2008年
肖斌廖凡琼郭新辉蔡伟斌曹阳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瞄准器交锁髓内钉固定临床治疗效果交锁髓内钉治疗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被引量:5
2009年
廖凡琼曾伟杰
关键词:空心钉内固定老年骨折
老年痴呆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总结老年痴呆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体位训练及功能锻炼、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创口引流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防治护理等。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行人工髋关节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手术髋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廖凡琼余琦刘珍春管红范淑珍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