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群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废水
  • 1篇蛋白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废水
  • 1篇水处理
  • 1篇中试
  • 1篇中试研究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微生物固定
  • 1篇微生物固定化
  • 1篇微生物固定化...
  • 1篇滤膜
  • 1篇络合沉淀
  • 1篇马铃薯淀粉
  • 1篇马铃薯淀粉废...
  • 1篇膜集成技术
  • 1篇膜技术
  • 1篇抗重金属
  • 1篇回收

机构

  • 3篇甘肃省膜科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张亚群
  • 2篇安兴才
  • 2篇史秀莉
  • 1篇焦光联
  • 1篇吕建国
  • 1篇张明霞

传媒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含氰废水处理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较成熟,对于高浓度含氰废水处理虽然有可行的方法但处理费用非常高。以兰州石化氰化钠生产企业生产排放废水处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经过综合比较确定了络合沉淀与膜集成技术组合的处理工艺。组合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处理后的出水实现回用。
张亚群安兴才史秀莉
关键词:废水络合沉淀膜集成技术
IMO-SBR抗重金属冲击能力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Immoblization Organism,IMO)与SBR工艺相结合,开发出IMO—SBR生物强化工艺处理含铬废水,通过IMO—SBR和普通SBR对生活污水中人工投加不同浓度Cr^(6+)的废水处理对比试验,研究了系统的抗毒性能力、对COD_(Cr)和Cr^(6+)的去除效果以及微生物除Cr^(6+)的机理。
陈善彦张明霞张亚群
关键词:SBR含铬废水
超滤膜技术回收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的中试研究
安兴才吕建国焦光联史秀莉张亚群
超滤过滤粒径介于微滤和反渗透之间,约5-10nm,在0.1-0.5MPa的压差推动下,允许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而截留各种可溶性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酶等相对分子量大于500的大分子有机物及胶体,形成浓缩液,达到溶液的净...
关键词: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