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琴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轻度胃肠炎伴惊厥的患儿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及意义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惊厥(CwG)的婴幼儿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确诊为CwG的56例婴幼儿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的外周血TNF-α、IL-6、IL-10表达水平,分析CwG患儿在不同惊厥发作次数和不同惊厥发作时间的外周血TNF-α、IL-6、IL-10表达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TNF-α、IL-6、IL-10指标在CwG婴幼儿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发作次数≥2次的患儿血清TNF-α、IL-6、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惊厥发作次数<2次的患儿,惊厥发作时间≥5 min的患儿血清TNF-α、IL-6、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惊厥发作时间<5 min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及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血清TNF-α、IL-6、IL-10指标最大AUC面积的截止值分别为:TNF-α截断值为1.71 pg/mL(灵敏度=81.70%,特异度=92.20%),IL-6截断值为5.47 pg/mL(灵敏度=69.80%,特异度=84.60%),IL-10截断值为5.84 pg/mL(灵敏度=77.50%,特异度=91.20%)。[结论]CwG婴幼儿外周血TNF-α、IL-6、IL-10水平呈高表达,其水平越高,预示着发生惊厥次数越多,发生惊厥时间越长。临床上监测CwG婴幼儿外周血TNF-α、IL-6、IL-10水平变化,可辅助临床诊断婴幼儿发生惊厥的情况。
- 张彦博张滟张学琴
- 关键词:炎性因子
-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开胸患者氧化应激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术中选择常规单肺通气,观察组40例在单肺通气中选择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包括小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低吸入氧浓度[Fi(O_2)],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_1)、单肺通气1 h(t_2)、单肺通气2 h(t_3)、术后2 h(t_4)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氧合指数,检测t1与t4时点肺泡灌洗液IL-6与TNF-α水平,统计2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t2、t3、t4时点的p(CO_2)、pH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t_2、t_3、t_4时点的OI明显低于t_1时(P均<0.05),而观察组t2与t3时点的氧合指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2组t4时点肺泡灌洗液IL-6与TNF-α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t4时点肺泡灌洗液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胸手术中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以有效减轻肺部炎性,增强肺通气效果,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张学琴张彦博田玉红
- 关键词: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开胸手术氧化应激肺部并发症
- 勿留置导尿管的硬膜外镇痛配方的可行性研究
- 于佳丽田玉红郑秋凤闫惠萍杜久玲李晖李海渊王晓丽张学琴
- 该研究随机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70岁、体重45-80kg,下腹部、下肢手术120例,按手术性质、病人情况随机分为四组。均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手术,术后施行硬膜外腔术后切口镇痛,采用扬州华夏镇痛泵,施行48小时镇痛。...
- 关键词:
- 关键词:硬膜外腔麻醉手术治疗
- 小潮气量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与常规通气模式对老年腹腔镜气腹全麻手术肺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比较老年腹腔镜气腹全麻手术应用小潮气量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与常规通气模式肺部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潮气量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机械通气1 h(T_1)、拔管后15 min(T_2)、术后6 h(T_3)各时间段血气分析及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PaO_2在T_0时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_1、T_2、T_3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PaCO_2与MAP在各时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Ppeak与Pplat在T_1时段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SpO_2在T_0时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pO_2在T_1、T_2、T_3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中,采用小潮气量低水平呼气未正压通气模式能显著改善术中及术后血气结果,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张学琴张彦博田玉红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6、IL-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9例轻度胃肠炎患儿(单纯肠炎组)、36例BICE患儿(BICE组)、30例健康婴幼儿(正常对照组)。检测对照组体检时,以及其他两组入院24 h内(急性期)、发病后5~7 d(恢复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NOS活力以及SIL-2R、IL-6、IL-8水平。结果(1)在急性期,BICE组、单纯肠炎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NOS活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且BICE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单纯肠炎组(均P<0.05),但在恢复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ICE组恢复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NOS活力均较急性期降低(均P<0.05),而单纯肠炎组急性期与恢复期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急性期,BICE组、单纯肠炎组血清SIL-2R、IL-6、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在急性期及恢复期两组间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ICE组、单纯肠炎组恢复期血清SIL-2R、IL-6、IL-8水平均较急性期降低(均P<0.05)。结论BICE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NOS活力增高,可能是引起惊厥的原因之一;BICE患儿机体存在免疫失衡,动态监测SIL-2R、IL-6、IL-8水平有助于评估其免疫功能紊乱纠正情况及病情变化。
- 张彦博张滟张学琴
- 关键词:惊厥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min)。对照组则于结束前改为生理盐水。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h、术后1d不同时间点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1h和术后1d的MDA和SOD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其中以观察组评分最低;观察组麻醉后1h和术后1d的IL-1β、IL-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麻醉前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麻醉1h和术后1d的IL-1β、IL-17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以更好抑制患者麻醉后应激反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药物。
- 孙宏广龙志鑫魏喜静张学琴李广伟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妇科外科手术右美托咪啶
-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妇科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记录T_0(麻醉诱导前)、T_1(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即刻)、T_2(拔管前即刻)、T_3(拔管时)、T_4(拔管后1 min)、T_5(拔管后5 min)、T_6(拔管后10 min)等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两组异氟醚每小时的消耗量情况、呼气末浓度、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围术期的影响等。结果术中及术毕,试验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气管插管及拔管时试验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下腹部手术患者异氟醚消耗量,降低呼气末浓度,提高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恢复。
- 孙宏广龙志鑫魏喜静张学琴李广伟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异氟醚吸入
- 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对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针对泌尿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同时比较常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和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治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保护性通气策略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仅给予常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aCO2值及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1、T2两时间点的PaCO2值无明显差别(P>0.05);在T3与T4时间点观察组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且PaCO2>8.00kPa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FVC、FEV1及FEV1/FVC值均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时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提高肺功能指标,建议广泛应用。
- 张学琴
- 关键词:肺功能全身麻醉泌尿外科肺保护性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