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昇

作品数:1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湍流
  • 4篇边界层
  • 4篇大气边界层
  • 3篇下垫面
  • 2篇湍流通量
  • 1篇大涡模拟
  • 1篇代理
  • 1篇代理变量
  • 1篇地表
  • 1篇电厂
  • 1篇订正
  • 1篇多尺度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运动图
  • 1篇运动图像
  • 1篇蒸散
  • 1篇沙尘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甘肃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汉城国立大学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张宏昇
  • 6篇蔡旭晖
  • 5篇康凌
  • 4篇宋宇
  • 3篇朱彤
  • 3篇陈家宜
  • 2篇张小曳
  • 2篇胡非
  • 2篇张强
  • 1篇朴淳雄
  • 1篇何金海
  • 1篇杨永辉
  • 1篇郄秀书
  • 1篇李宗恺
  • 1篇何清
  • 1篇张培昌
  • 1篇车慧正
  • 1篇陆春松
  • 1篇黄昕
  • 1篇刘磊

传媒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辐射防护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单一水平均匀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被引量:37
1997年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单一高度风速、温度湍流资料确定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无须进行风速廓线的测量,可以应用于非单一水平均匀下垫面和非中性层结,避免了主观性.用该方法计算了北京城市北部边缘325m气象塔附近的零值位移d和地表粗糙度z0.结果表明:该处下垫面零值位移d和地表粗糙度z0与风向有很强的依赖关系,与气象塔周围的城市建设相对应.
张宏昇陈家宜
关键词:下垫面大气边界层
干湿地表的湍流特征及其对深对流影响的大涡模拟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大涡模式模拟了对流边界层结构演变以及深对流触发过程。通过改变鲍恩比的敏感性试验研究不同大气初始状况下湿润和干旱下垫面湍流特征及其对深对流触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下垫面的混合层干而暖,厚度较大;湿润下垫面相反。由于地表感热通量对热力湍流形成的作用更大,干旱下垫面上湍流混合和夹卷作用更强,使得水汽和相当位温在边界层内分布更均一,而在边界层顶有较大的负扰动;干旱下垫面上对流强度较湿润下垫面大,但均表现为泡状对流,水平方向上呈网状结构。不同下垫面上深对流的发生与大气初始状况有关,当初始时刻1—3 km的逆温强度较弱时(0.15 K/(100 m)),边界层内湍流迅速发展,深对流首先在干旱下垫面发生,但因对流有效位能较小,云层厚度小于湿润下垫面。当1—3 km的逆温强度增加到0.55 K/(100 m)时,云层形成时间较晚,云层厚度明显减小,仅当边界层顶的比湿较大时,有深对流发生,但仍首先发生在干旱下垫面,考虑贯穿对流在边界层顶引起的较强冷却作用,云层厚度大于湿润下垫面。
张璐黄倩张宏昇张强田红瑛
关键词:湍流特征深对流大涡模拟
农牧交错带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CLM(Common Land Model)模式对我国内蒙古奈曼旗农牧交错带沙漠和农田两种不同典型下垫面的陆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与外场试验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沙漠还是农田试验,CLM都能够较好地模拟其辐射通量和土壤中的热传导特征,CLM的模拟结果能够真实地再现试验期间土壤热传导过程对天气过程的响应。相比而言,模式对沙漠地区长波辐射通量和干燥时期短波辐射通量的模拟结果好于农田,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农田下垫面植被及土壤特征较沙漠复杂,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农田地表反照率和温度模拟的偏差。而对农田热传导的模拟结果好于沙漠,反映了CLM对含水量较大、持水力较强的农田下垫面的热传导模拟能力较好,而对含水量较小、持水力较弱的沙漠下垫面的热传导模拟能力相对较差。
赵海英郭振海张宏昇何金海
关键词:陆面过程农牧交错带热传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被引量:27
201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不断发展,为大气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21世纪以来的突出研究成果,指出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的重点方向和发展建议.
王体健高太长张宏昇葛茂发雷恒池张培昌张鹏陆春松刘超张华张强廖宏阚海东冯兆忠张义军郄秀书蔡旭晖李蒙蒙刘磊佟胜睿
关键词: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大气化学大气遥感
风杯风速仪过高效应的订正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该文基于对风杯风速仪动力方程的数值计算和风杯风速仪与超声风速仪平行对比的观测结果,发现专用于近地面层精细风廓线测量的轻型低阈值风杯风速仪测风的过高效应引起的u-error约为1%,因风速平均方法不同(标量平均和矢量平均)引起的DP-error是风杯风速仪测风过高的主要原因,在小风情况下更为明显.
张宏昇陈家宜朴淳雄
关键词:订正
陆域蒸散的测算理论方法:回顾与展望被引量:7
2022年
蒸散是地球水分循环与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陆域蒸散的精准测算是地球物理、生物乃至环境过程研究的共同科学难题.以英国Dalton和Penman等人为代表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大气边界层湍流交换理论与实验的不断发展,奠基了现代主流的蒸散测算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趋于成熟的涡动相关系统和卫星遥感等观测手段,跨越寒带到热带、干旱区到湿润地区,涵盖水体、湿地、森林、农田、草地、裸地、城市等不同下垫面类型,极大地拓展了对蒸散过程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捕捉了诸如地表夜间蒸散、蒸散迟滞现象、非均匀下垫面的湍流间歇、平流关联的岛屿效应、下垫面转捩效应等新的现象和事实,对经典相似性理论和蒸散测算理论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最大熵增蒸散模型和非参数化蒸散模型等新方法和新理论的萌芽已经出现.与此同时,点位高频观测和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构筑了从植物气孔到叶片、植株、冠层、景观、流域等跨尺度测算手段,在地表蒸散过程观测及机理解析上,形成纵向深化及横向综合的新进展.陆域蒸散新理念、新模型、新技术的综合性发展,成为突破蒸散精准测算难题的基础条件,这将为揭示地球系统的水-热-碳循环机理等全球性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为满足农业灌溉与粮食安全、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热环境调控与全球升温适应对策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更为严谨坚实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
刘元波邱国玉张宏昇杨永辉张寅生张寅生赵文智贾立赵文智熊育久鄢春华吉喜斌韩淑敏崔逸凡
关键词:蒸散大气边界层非均匀下垫面不确定性
松弛涡旋累积法获取细颗粒物湍流通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2018年12月27日-2019年1月8日山东省平原县大气环境实验站观测资料,基于近地面层各物理量湍流输送特征的相似性,以温度(T)作为代理变量,采用松弛涡旋累积法(The Relaxed Eddy Accumulation,REA)计算了重霾天气过程细颗粒物湍流通量,并给出了可信度验证.结果表明:实验观测期间,温度(T)、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等不同物理量的REA法获取的湍流通量的经验系数b分别为bT=0.56、bH2O=0.56、bCO2=0.56.经验系数b的中位数随归一化采样阈值HREA的增大而逐渐减小;b值的离散性随HREA的变化存在一个极小值;考虑到温度b值的离散性最小,建议选取温度作为代理变量.REA法计算的细颗粒物湍流通量结果与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测量装置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代理变量的REA法适用于细颗粒物湍流通量的获取.
卫茁睿张宏昇葛红星蔡旭晖宋宇康凌
关键词:代理变量细颗粒物湍流通量
华北平原霾污染天气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综合观测——COATS实验
2023年
华北平原霾污染问题严重,霾污染的演变与大气边界层密切相关,但华北平原边界层理化过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尚且不足,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2016~2020年,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平原开展了霾污染天气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综合观测COATS实验(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during haze pollution).COATS实验空间上构成“点-线-面”的实验布局,全面获取了冬夏季边界层气象和环境要素的时空剖面及细颗粒物湍流输送资料.研究成果包括:给出了华北平原边界层结构及细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基本特征;揭示了持续性重霾天气的典型热力结构和低空急流的清除机理;阐明了太行山对边界层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华北平原霾污染非均匀分布的重要原因,指出山地诱发的垂直环流可以促进高架污染层的形成,强调了大气内边界效应对污染物水平扩散具有约束作用;对比分析并定量估算了冬夏季边界层对霾污染的贡献;解析了边界层高度与地面污染物浓度关系的湍流输送本质,定义了“物质聚集层”并阐明了物质法确定边界层高度的适用性;研发了PM2.5浓度湍流通量测量系统,获取了PM2.5浓度湍流通量并给出PM2.5浓度的湍流特征.COATS实验对深入理解霾污染期间的边界层物理机制、弥补边界层空间结构对霾污染影响的认识空缺有重要理论意义,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为制定区域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倩惠张宏昇张小曳蔡旭晖靳茜芃张璐宋宇康凌胡非朱彤
关键词:华北平原
山东石岛湾核电厂址热内边界层观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2007年夏末(8月21日~9月11日)在山东石岛湾地区进行的3测站联合低空探测资料,分析各站逐时次的热内边界层高度。结合近地面流动和反向轨迹分析方法判断单次探测资料代表的上风风程(fetch),以估算空气从海面进入陆地后到达观测点的行进距离。统计3个测站的资料获得当地热内边界层随深入陆地距离的变化,并归纳出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当地热内边界层高度偏大,但变化趋势基本符合距离的1/2次方律,与前人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
康凌蔡旭晖张宏昇张敏王志远陈家宜
关键词:核电厂
深厚大气边界层演变与湍流运动、沙尘滞空的研究
2022年
大气边界层是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水热、动量、能量和痕量气体等物质交换和输送的重要通道,在天气和气候的演变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深厚大气边界层现象和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天气气候效应是大气边界层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科学难题。着眼于对天气和气候高敏感、高影响的极端气候区和特殊地理区域,回顾梳理了深厚大气边界层的观测事实,归纳总结了不同地区深厚大气边界层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描述深厚大气边界层演变过程中独特的湍流运动图像,解析探讨了深厚大气边界层演变与沙尘滞空之间的关联。最后,提出了深厚大气边界层的未来研究关注重点和实现突破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以期为更加系统地开展深厚大气边界层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张璐李倩惠孟露张强张宏昇何清赵天良
关键词: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