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带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经颅磁刺激
  • 4篇磁刺激
  • 3篇重复经颅磁刺...
  • 3篇主观性耳鸣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耳鸣
  • 2篇低频重复经颅...
  • 2篇低频重复经颅...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经颅磁刺激治...
  • 2篇RNA干扰
  • 2篇RNA干扰技...
  • 2篇磁刺激治疗
  • 1篇调节性
  • 1篇中毒
  • 1篇上肢
  • 1篇上肢运动
  • 1篇神经调节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带
  • 6篇马跃文
  • 2篇郑东晗
  • 2篇刘利民
  • 2篇牟宏
  • 2篇赵利娜
  • 1篇赵迎娱
  • 1篇张国华
  • 1篇沈艺莲
  • 1篇海虹
  • 1篇姜冬蕾
  • 1篇孟莹
  • 1篇郇赛

传媒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ESWT)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采用rESWT治疗的ONFHⅢ~Ⅳ期(Ficat分期)患者19例(25髋)。治疗时分别选用R15、D20及DI15探头,每次给予6000脉冲,频率10 Hz,2次/周,强度由2.0 bar渐增至5.0 bar,共治疗2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评估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活动(Harris评分)、髋周肌肉功能[徒手肌力检查(MMT)]。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数字化X线摄影(DR)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髋关节Harris评分及MMT评分显著增加(均P<0.001)。与治疗1个月相比,治疗3个月时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和MMT评分继续显著改善(P<0.01)。对比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患髋DR影像学变化,未见病变进一步发展。结论rESWT能明显缓解中晚期ONFH患者髋关节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对不适合手术的中晚期ONFH患者是一种无不良反应、快速止痛的治疗方式,且效果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更佳。
姜冬蕾张带海虹赵迎娱马跃文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耳鸣患者相关症状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听力的影响。   方法:   共选主观性耳鸣患者25例,病程2个月以上,且经其他治疗无效。予患者耳鸣同侧颞顶叶皮层1Hz,1200...
张带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主观性耳鸣纯音听阈测试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间歇Theta节律刺激联合1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
孟莹张带马跃文
RNA干扰技术在肝癌治疗领域的应用新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几乎没有针对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发展一种新手段意义重大。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一种基因沉默技术,能高效且特异地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希望。对近几年RNAi技术在肝癌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赵利娜郑东晗张带刘利民
关键词:RNA干扰技术肝癌基因治疗
RNA干扰技术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RNA干扰是一种基因沉默技术。目前,它在基因功能研究、肿瘤的基因治疗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已显示出广阔前景。与此同时,RNA干扰分子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包括对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基因甲基化等层次的研究。清晰阐述RNA干扰的作用机制将为大规模基因系统筛查、新基因的发现、人类肿瘤及难治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有力工具。
牟宏赵利娜张带刘利民
关键词:RNA干扰技术分子机制SIRNAMIRNA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有无发生SAP将其分为SAP组(n=35)和非SAP(n=124)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胃黏膜保护剂、脑卒中后吞咽困难(DAS)、卒中史、卒中类型、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鼻饲、吸烟等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脑卒中患者SAP发生率为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P<0.01)、胃黏膜保护剂(P<0.01)、DAS(P<0.01)、低蛋白血症(P<0.05)、意识障碍(P<0.05)、鼻饲(P<0.001),吸烟(P<0.01)均与SAP发生有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DAS、鼻饲、吸烟是SAP发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其他因素,鼻饲饮食患者发生SAP风险最高,是非鼻饲患者的5.119倍。结论 SAP的发病率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鼻饲饮食患者发生SAP的可能性最高。
马跃文郇赛张带
关键词:脑卒中肺炎鼻饲吞咽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
2010年
近几年,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慢性酒精中毒影响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它可以分别通过抑制脑星形胶质细胞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蛋白的表达,影响脑星形胶质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和细胞超微结构引起和加重炎症反应。
郑东晗牟宏张带张国华
关键词:酒精中毒胶质细胞
经颅磁刺激对耳鸣神经调节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3年
主观性耳鸣是一种无外界听觉刺激情况下产生的声音或噪声的感觉,常导致焦虑、失眠,甚至引发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耳鸣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热点集中于皮质重组在耳鸣的产生和维持中的重要作用。大脑皮质声音投射区重组、振荡活动异常、听觉处理高级区域的异常兴奋都与耳鸣的产生密切相关。脑刺激技术已进入此领域,
张带马跃文
关键词:主观性耳鸣经颅磁刺激调节性病理生理机制大脑皮质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耳鸣患者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主观性耳鸣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每组15例。真刺激组患者行耳鸣同侧颞顶叶皮质1HzrTMS磁刺激,而假刺激组用1HzrTMS行假刺激,每天1200次,共10d。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0d和20d后,采用耳呜致残量表(THI)、阿森斯失眠量表及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0d和20d后,真刺激组的THI、AIS评分和V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d后,真刺激组中有9例(60%)患者THI评分降幅≥20分,有效达60.0%;假刺激组仅有2例患者THI评分降幅≥20分有效率为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以显著改善主观性耳鸣患者临床症状。
马跃文张带沈艺莲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主观性耳鸣
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物理治疗-2例病例报告
张带马跃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