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鲁杆菌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病(布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判断布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142例布病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样标本来自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检验科。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CD3+淋巴细胞百分比、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布病组CD3+%增多、CD19+%减低、CD3+/CD4+%减低,CD3+/CD8+%增多,CD4+/CD8+比值减低,且P<0.05变化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布病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发生变化。
- 高庆峰赵冬梅张柠孟冬梅李艳丽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 Sysmey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刘景瑶孟冬梅赵冬梅赵琳琳张柠
- 关键词:尿分析
- CRP、WBC、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 :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的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162例诊断为肺炎患儿,其中49例血清MP-IMg阳性,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非支...
- 刘景瑶赵冬梅孟冬梅张柠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抗体白细胞
- 布病快检三项在布鲁杆菌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布病快检三项在布鲁杆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就诊布鲁杆菌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荧光偏振检测方法(FPA)、传统虎红试验(RBVr)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杆菌病。结果布病快检三项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布病快检三项的符合率98.3%和灵敏度97.2%要稍高于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方法。结论布病快检三项较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为临床布鲁杆菌病诊断和治疗节省了时间,值得在临床布鲁杆菌病诊断中推广应用。
- 刘景瑶赵冬梅毕惠梅何晶晶张柠
- TF+MP和PS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乏血小板血浆中表达组织因子微粒(tissue factor microparticles,TF+MP)的数量、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 lserine,PS)及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变化,并研究TF+MP与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PL患者30例,其中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22例(APLDIC组),APL未合并DIC患者8例(APL-非DIC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PL患者外周血TF+MP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PS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D-D的水平,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间TF+MP、PS及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L-DIC组TF+MP数量、PS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APL-非DIC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L-DIC组治疗前TF+MP数量和PS水平均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L-非DIC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PL-DIC组TF+MP数量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APL合并DIC患者外周血中TF+MP数量和PS水平明显升高,其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血栓形成倾向的实验室指标。
- 郭菲孟冬梅张柠高庆峰陆帧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磷脂酰丝氨酸血栓形成
-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变化的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免疫机制参与的一种感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菌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主要侵害骨关节、肝、脾、淋巴结、神经等组织。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还能引起心内膜炎、关节炎、骨髓炎等。急性期布病不能自愈,多数转为慢性期,可致多器官、多系统病变,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
- 高庆峰毕惠梅赵冬梅张柠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自然杀伤细胞
- 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报告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由免疫机制参与的一种感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
- 赵冬梅于占水高庆峰张柠郑遵荣
- 关键词:慢性布鲁氏菌病T淋巴细胞亚群人兽共患传染病变态反应性呼吸道侵入新发病例
- 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急、慢性布鲁杆菌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急、慢性布鲁杆菌病(布病)中的变化,为 辅助诊断布病和急、慢性布病鉴别提供参考.方法 35例急性布病(急性组)、62例慢性布病(慢性组)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样标本来自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检验科.采用细胞流术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3+/CD4+、CD3+/CD8+)、淋巴细胞和C-反应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组CD3+升高(%:74.71±6.79、70.61±8.99比65.00±7.50;F=12.40,P< 0.05),其中急性组高于慢性组(P<0.05);CD19+、CD3+/CD4+降低(%:7.79±3.93、9.94±4.53比11.50±3.25;30.56±6.38、35.56±8.22比39.00±4.00;F值分别为18.62、13.03,P均<0.05),其中急性组低于慢性组(P均<0.05);CD3+/CD8+急性组高于对照组和慢性组(%:34.06±835比29.50±7.25、28.72±8.30;F=12.06,P<0.05).急、慢性组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34.29±10.91、39.12±12.08比30.84±6.45;F=13.78,P<0.05),但急性组低于慢性组(P<0.05).与对照比较,急、慢性组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mg/L:27.43、15.87比0.60;H=19.42,P<0.05),其中急性组高于慢性组(P<0.05);C-反应蛋白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4,P<0.01),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升高(65.7%、61.3%比3.3%,x2值分别为27.54、23.16,P均<0.01).结论 急、慢性布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发生不同的改变,在辅助诊断布病和急、慢性布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高庆峰赵冬梅郭菲李艳丽张柠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
- 倍比稀释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在布鲁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倍比稀释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在布鲁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就诊的布病患者和疑似患者血清350份,同时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倍比稀释(RBPT)检测.结果 倍比稀释RBPT与SAT的检测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符合率分别为96.57%、97.42%、88.57%、75.71%.倍比稀释RBPT的灵敏度分别为97.02%、96.43%、76.19%、48.81%;特异度为92.31%、96.70%、98.35%、100%;约登指数为89.33%、93.13%、74.54%、48.81%.在以1∶2为截断值时诊断的准确性最高,其约登指数为93.13%,要高于其他各截断值.结论 倍比稀释RBPT以1∶2为截断值时诊断的准确性最高,可以为布病诊断提供参考.
- 刘景瑶赵冬梅毕惠梅侯丽萍张柠